馬理
摘 要:肢體語言作為口頭語言的書面語言的補充,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有著積極的作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恰當的使用肢體語言,有助于學生對英語語意的理解,有助于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果,有助于教師搞好課堂組織教學管理工作,提高課堂教學的魅力。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肢體語言的作用,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肢體語言;初中英語;教學;作用
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語言。教師傳播知識、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都依賴于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但是僅僅依靠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試想學生一節課始終面對著一個表情木納、刻板,身姿僵硬的教師,學生會是怎樣的感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又會從何而來。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調動肢體語言,使它成為口頭語言及書面語音的有效補充及輔助。通過身體的各種動作,舉止和表情、神態來代替有聲語言,提高課堂組織和管理的效率。
一、肢體語言運用于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肢體語言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在溝通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交流中,人們用這些表情和手勢來表達他們的情感。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很多,有的老師可能會采取教具,簡筆畫等多種形式。但是肢體語言的使用它不受環境和外界條件的影響,也是最直接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通過手勢.眼神.面部表情等無聲的語言對學生加以教學的暗示,能極大的抓住學生心理。因此,肢體語言的合理使用是提高課堂效率重要的方式之一。
隨著英語教學的改革,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素質。然而,中學生由于受詞匯量、表達能力的限制以及社會實踐等影響,她們的聽力以及口語都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局限性使得在課堂上實現全英交流變得困難。根據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實際情況,肢體語言就顯得很必要了。有時候一個復雜的問題,如果說出來,學生聽不懂。但如果配上簡單的手勢和表情,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有一次,在聽一節外教的課上,老師采用全英教學,但孩子參與性非常強,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跟上。其實這個老師最善于運用的就是肢體語言。如果學生表現突出,老師就會用特別夸張的表情或手勢來表揚他,學生特別高興。有時候他直接去擁抱學生。教師善于借助肢體語言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當他給學生講他小時候的一些經歷,有一些學生聽不懂,但他加上了一些表演和動作。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他所表達的意思。整節課上學生非常自信,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完成了教學內容。可見,肢體語言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是必須的,也是實用的。
二、肢體語言應用于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聽力是英語學習中的一項主要內容,學生聽力程度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聽力無論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英語學習過程中都至關重要重要。聽是我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也是交流的前提。因此,聽在英語的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聽力水平的提高是提高語言的基礎。在聽力的訓練過程中,如果能合理的運用肢體語言,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有一次給學生上聽力課,遇到的聽力材料比較難,正常情況下,學生根本聽不懂。我大概把材料闡述了一遍,在闡述的同時我充分利用手勢和表情。比如,當我說:“她非常的苗條”時,我用身體及手勢描繪出了苗條的造型。當說:“She is so beautiful.”,可以把雙眼睜得大大的,同時張開嘴,做出一副很羨慕喜歡的樣子。在肢體語言的幫助下,學生大概就能猜出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通過這種方式的引導,學生在也不害怕聽力了。久而久之,她們的聽力慢慢提高了。
2.肢體語言有助于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有一位語言學家說過:“詩,只有讀過,才真正成為詩”。任何一篇好的文章,只有讀出來,才能體現他的美感。朗讀最能體現語言的魅力。作為教師,如果能充分運用肢體語言來展現語言的美,更能感染學生。怎么才能做到這些,平常我們閱讀的時候,要注意抑揚頓挫、要注意面部表情、讀句子要注意哪兒該輕柔,哪兒該強調、哪兒該升、哪兒該降、哪兒該停頓。在讀的時候配上手勢。這樣更能把學生帶到真實的語言環境中。一般情況下,我們在陳述句和特殊疑問句中用降調,在一般疑問句中讀升調。在選擇疑問句中是前升后降。這樣學生會隨著語音和語調進入到語言情景中。如果在合適的情景中配上一些表情和動作。學生就會充分感受語言的魅力。手勢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它的運用避免用一種語言來解釋另一種語言的蒼白無力。眼神的運用,它不但能傳達語言的一種美感,更能體現老師的情感。通過學生的眼神老師可以看到學生的內心世界,能夠看出他們的好惡和疑問。停頓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的注意力。喧鬧中的停頓能讓停下來思考,還能給他們一個自我消化的過程。有時候在課堂上一些學生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如果老師這時能停下來,教室也就安靜下來。此時的停頓可能比你大聲說:“不要吵了”效果更好,還能讓學生檢查自己的行為,對學生也是一次小小的教育。肢體語言的使用,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對書本上的語言有著自己的理解。讀的越多這種能力就會越強,久而久之,閱讀能力就會慢慢提高,閱讀能力提高了,寫作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三、結束語
英語學習是學生的非母語學習,缺乏必要的學習環境,不理解詞義是學生經常遇到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揮肢體語言的輔助功能,幫助學生理解詞義,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果。為了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就要求教師采用著實有效的教學方法。肢體語言的運用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使用肢體語言完全符合“聽覺-視覺”教學原理客觀要求。符合學生的心里特征。因此,教師應該選用相應得體的肢體語言在英語教學中,這樣,就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互動高效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