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風陶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然而,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視導中,發現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已經影響了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改革,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文章分析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問題;對策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小學數學教學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依然還存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因此,筆者結合自身的實際,認真深入地進行了分析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措施。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問題一:說一套做一套。嘴上說更新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但實際上,仍然穿新鞋走老路,課堂仍以灌輸為主,搞題海戰術,導致學生厭學情緒嚴重。
問題二:自主、合作學習只流于形式。在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欠缺,很多時候學生的探究學習只停留在表面,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合作交流也同樣如此。
問題三:評價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在教學中,評價歸評價,發展歸發展,評價的核心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
二、對策及建議
1.少一些低效甚至流于形式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多思考感悟
在數學教學中,必要的課堂活動不但可以促進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而且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但是,現實中很多的課堂活動學生的“手”動了,“心”卻未動,操作多了,氣氛活躍了,可思考、感悟少了。
案例(一):《圓柱和圓錐的認識》教學片斷。
師:請同學們摸一摸圓柱的底面,你發現它是什么形狀的?
生:圓形。
師:它有幾個這樣的底面?
生:兩個。
請各小組的組長把圓柱的側面沿高剪開,看看展開后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動手操作反饋:長方形或正方形。
……
在上面的案例中,學生“剪”的方式被固定了(沿高剪開),得到的結論只有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這樣學生心里不禁會問:假如沿著側面任意一條線剪開,會是怎樣的呢?學生的探究性思維缺少了。這個活動只是按照教師的指令機械地進行了一回操作,按部就班地經歷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并沒有自己的探究和發現。這樣的活動缺乏好奇心的驅使、缺少學生思維的探究以及批判性的質疑,而真正有效的課堂活動應是帶有一定目的性、指向結果的,并又能達成一定“過程性目標”的探究活動。所以類似這樣的活動也就變成了沒有內涵和精神的空殼。
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活動要注意它的使用價值,應通過活動,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給學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機會,引導他們合作交流和反思,真正把學習知識的過程交給學生。所以,好的數學活動應該是寓教于樂,具有實效性,能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悟數學知識、總結方法、揭示數學的本質。因此應該讓數學課堂活動少一些低效甚至流于形式的操作,多一些有效的思考和感悟。
2.處理好小學教學管理中各個方面的關系
小學教學管理上承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下接教師的教學模式。因此,小學管理影響著教學工作各個方面能否有效進行,教學政策和教師的教學又對教學管理產生著相應的制約作用。只有協調好小學教學管理中各個方面的關系,才能使小學教學管理能夠正常進行。因此,管理工作首先應著眼于素質教育這一大前提,充分了解這一政策的要求,以便制訂出相應的管理方法與之形成有效呼應。在對老師的管理方面,應充分調動老師的教學積極性,與老師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及時解決與老師之間的矛盾,以保證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
3.制定合理的小學教學管理計劃
制定合理的小學教學管理計劃,能夠保證小學教學管理工作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有條不紊地進行。首先,要做到對教學工作有合理的計劃,也就是要根據整體的教學目標,將教學任務進行劃分,從而在不同的階段完成不同的教學任務。其次,是要合理計劃教研任務。根據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新興的科學文化知識,進行積極地研討,并將結果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最后,則是要對具體的教學工作進行合理的計劃。不同的學科之間、不同的教學階段,如何分配教學任務等,都要有合理的計劃,才能在教學中更順利地進行。
4.提高教師素質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小學教師作為人生的啟蒙引導者,對學生的一生發展都有重大影響。提高教師素質,體現在兩個方面:①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學校要督促教師備課,規范教室布置作業的內容,要求作業有針對性且分量適宜,保證在減少學生負擔的同時能提高學習效率;②轉變教師的認知,糾正小學教學簡單隨意的態度,提高對小學教育重要性的意識。小學不僅是知識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生心智成長各方面的源頭,小學教師要謹記小學教育的重要性。
5.營造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努力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多思考,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生在探索和思考問題的過程中, 使數學課堂教學成為師生互動的過程。老師根據課堂內容,有針對性的設計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課堂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不斷發散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探索中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生活中,真正體會到數學的學習價值, 從而培養起學習的興趣,萌發出主動探索的學習欲望,為學生學好數學知識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6.培養學生的合作和交流意識
首先,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全班互動等方式幫助學生加強人際交往,鼓勵他們敢想敢說,自由交流,最終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其次,生活中充滿數學知識,我們要鼓勵學生走進生活,鼓勵合作交流。在學習中,老師應該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數學的關系,從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中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體驗數學的魅力。
三、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困難和問題,都直接影響了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所以,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面對的問題進行深刻地認識,通過改變教學方法、制定教學目標、提高教師專業知識以及積極地培養學生的興趣,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逐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竇春.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學習.2010(12).
[2]林淑珠.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和對策分析[J].小學數學教學.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