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卉
摘 要: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基礎技能,這直接關乎到學生的英語理解和掌握程度。聽力教學理應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但卻在實際教學中存留諸多問題。一直以來的英語教育模式都偏向讀寫,聽力是較為薄弱的環節,加上教師未能加以有效重視,聽力教學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關鍵詞:高中英語;聽力教學
有數據表明,在外語學習中,聽占整個過程的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由此可見,聽力在外語教學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了,尤其是隨著我國中學英語教學體制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新課程標準里對各階段的聽力提出了詳盡、具體的要求,高中新教材也在教材內容上強化了對英語“聽”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以及全國各省市先后把英語聽力測試納入高考,都體現了對英語聽力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為加強學生聽力訓練,提高學生英語聽力理解水平,廣大英語教師對聽力越來越重視。
一、高中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現狀
語音是語言的基本要素,發音不準,就不可能正確理解所聽內容。在中學期間,教師只注重語法和單詞的學習,對口語和聽力缺乏練習,對語音的知識的和語音技能訓練不夠重視,在教學中對意群、重音、語調、連讀、弱讀、同化、失去爆破、失音等知識往往一筆帶過甚至只字未提。此外,教師不同的發音和說話腔調,也會成為學生聽力理解的一個障礙。詞匯量的問題也在聽力理解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分量,甚至可以說是聽力理解的基礎。詞匯量不足這個問題對高中學生來說尤為嚴重。很多學生通常都是死記硬背單詞書,按照字母順序從A到Z開始背,但由于時間和其他因素往往不能背完,結果只是前幾頁單詞掌握得很好,后面的根本背不到。而在課堂之外也沒有有意識地記憶單詞,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英語視而不見。聽力理解過程是一個較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處于轉型期的高中學生,由于自身基礎薄弱,部分學生只要一上聽力課就產生“聽不懂”的想法,心里焦慮,對所要聽的內容從心理上排斥,又礙于面子不愿和教師、同學詢問和交流,這樣每次都帶著排斥心理上聽力課,效果可想而知。然而不少學生還有一個極其錯誤的想法,他們認為聽力能力就是在聽錄音教材時每個單詞都能聽懂,所以一旦在聽力過程中有一些單詞沒有聽見或者沒有聽明白的,就不會用心去聽后面的內容,因為自己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整篇聽力教材的內容,從而放棄后面的聽力測試。所以,教師應該從心態上去糾正學生們的這個錯誤觀點,引領他們走出這樣的一個誤區,讓他們認識到并不是錄音材料中的每一個線索都是同等重要的,即使漏掉了一些信息,也沒有必要焦慮或放棄,因為很有可能其他線索也可以幫助你理解錄音材料中的信息。
二、提高聽力水平的方法
首先語音知識應該放在首位。學生應該掌握音節、重讀、弱讀、連讀、意群、不完全爆破等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在學生跟讀聽力材料時,讓學生意識到英語發音和美語發音的差別,體現在語音、語調、重讀、弱讀甚至韻律等方面。學生長期在這種氛圍下接受英語教學肯定大大地降低或避免一些無謂的小錯降低錯誤理解的風險。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最大限度的拓展詞匯量同時也不能輕視語法知識的重要作用并致力于讓學生形成善于利用各種渠道對資料和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積累的好習慣,以便在聽力接收和理解的過程中達到隨取隨用的目的。知識的儲備可借助多種渠道加日常出現最多的各類閱讀材料教師可以提供出一些時間進行拓展訓練赴這些材料不僅僅作為閱讀材料出現,更重要的是開發成為寶貴的聽力材料并借助各種教學工具將材料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在此掌握基本的朗讀知識顯得尤其重要。聽力理解和接收的過程就是一個在記憶中搜索的過程。在接收語音信息進行理解的過程中,如果在記憶里已經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就會使已有的知識體系與剛輸入的信息進行相互作用這樣就可以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因此,一定要致力于引導學生豐富各類知識儲備焙養學生利用多種渠道收集資料、積累知識、善于記憶的好習慣,以備聽力理解時隨時提取使用。教師在此過程中將發揮指導作用,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進行合理的設計和科學的編排。在接受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加何使聽力材料充分的發揮其作用首先,我們選擇聽力材料時要注意對時間的把握,即“短而勤”的原則。不一定每天都有但是也要保證一定的訓練頻率,已形成一種習慣性的動作。每篇材料都不宜過長否則不符合聽力訓練中對學生學習接受性的掌握,反而適得其反教師在聽力訓練中應經常變換訓練的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側重點,從而提高聽力練習的效率岸生自主學習才是我們教育的最高以及最終的目的。在聽力材料的選擇中,以精選為準則,以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為標準,使其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其次根據新教材對學生聽力能力及技能的要求來看教師要選擇側重于日常交際、語言使用規范的材料,使學生在真實語境中的培養其對語言的應變及應用能力。
三、破除學生聽力障礙,培養聽力技巧技能
很多學生都對英語聽力有一定的畏懼,存在心理上的障礙。英語教師要利用日常教學或課后時間,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潛移默化中告訴學生聽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只要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聽力其實很容易學好的。這樣才能慢慢轉變學生聽力學習的抗拒性心理,建立起聽力學習的自信心。與此同時,英語教師要通過激勵性的評價來鼓勵學生,通過贊揚的話語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聽力訓練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聽力技巧。如聽前的及時準備,對情節內容進行預測,上下文間未聽清內容的合理猜測,主抓要點理解大意的靈活性,隨聽隨記抓住特殊細節的能力,從對話者語句中迅速判定其職業身份的能力,等等。這些都是培養學生聽力技巧技能的重要方面,需要在聽力教學中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提高聽力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不斷摸索總結聽力教學規律,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外在資源,克服心理障礙,扎扎實實在時間、方法、訓練和量上得到保證,就能使學生一步一個腳印的得到提高,達到教學大綱提出的要求。當然學生如果能在業余時間創造一個語言學習環境,聽力能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參考文獻
[1]高考英語聽力編寫組.高考英語聽力新范式[M].中國書籍出版社,2005.
[2]陳洪友.多角度培養農村學生英語聽力水平[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