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蕓 劉世雄 王 晶 王一慶 馬志遠 劉 蓉 孫 潔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老年二科,甘肅 蘭州 730000)
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濃度對結腸動力的影響
周 蕓 劉世雄 王 晶 王一慶 馬志遠 劉 蓉 孫 潔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老年二科,甘肅 蘭州 730000)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大鼠不同血糖濃度對結腸動力的影響。方法 對比10只非DM大鼠與20只DM低血糖組和12只DM高血糖組大鼠的結腸推進率及結腸縱行肌收縮活動,同時對結腸推進率及結腸縱行肌收縮活動與血糖水平及腦利鈉肽(BNP)水平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 DM高血糖組結腸推進率低于DM低血糖組(P<0.05)和非DM組(P<0.05),DM低血糖組又低于非DM組(P<0.05),且結腸推進率與血糖濃度水平存在負相關(P<0.05),DM高血糖組及低血糖組結腸縱行肌收縮活動振幅及頻率低于非DM組(P<0.05),但與血糖濃度水平無相關性(P>0.05);BNP水平及血糖濃度與結腸推進率呈負相關性。結論 隨著DM大鼠血糖濃度的升高,結腸推進率下降。
糖尿病;血糖;結腸動力;腦利鈉肽
糖尿病胃輕癱(DGP)是因糖尿病(DM)并發癥所致胃排空顯著延長,胃內液體和固體食物儲留,因而出現一系列臨床癥候群,但目前對DM所致胃腸動力障礙的機制仍不完全清楚〔1,2〕。因結腸內平滑肌主要有著消化食物及促進食物排泄的作用〔3〕,故其功能受損后,常可導致食物消化及排泄功能嚴重受損,重者甚至可發生腸道梗阻而危及患者生命。鈉尿肽(NP) 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聚肽類,以激素或神經遞質形式發揮生理作用〔4〕。 NP家族包括ANP,BNP,CNP,DNP,VNP 和MNP,ANP和BNP分別主要在心房和心室產生,但BNP的分布要比ANP廣泛,最近許多學者發現在胃腸道內也存在BNP,而且還有其受體分布,這使BNP的研究擴展到了胃腸道。本研究分析血糖濃度對DM大鼠結腸動力的影響,并與大鼠血漿中BNP含量進行相關性分析。
1.1 動物建模 選擇健康的SPF級Wistar大鼠50只作為建模對象,雌雄各25只,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非DM組(n=10)、DM低血糖組(n=20)、DM高血糖組(n=20)。非DM組大鼠進行正常飼養,DM低血糖組及DM高血糖組大鼠均先進行DM建模,禁食不禁水12 h后,按照55 mg/kg的劑量給予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STZ),于注射2 d后檢測大鼠尾靜脈隨機血糖,血糖≥16.7 mmol/L,并且可持續1 w以上則建模成功〔5〕,DM低血糖組大鼠在建模成功后通過注射豬胰島素,1次/d,初次根據體質量注射100 μl/g;注射后12 h檢測血糖水平;根據血糖水平調整注射劑量,將血糖控制<16.7 mmol/L,DM高血糖組大鼠建模成功后通過注射豬胰島素,1次/2 d,初次根據體質量注射50 μl/g;注射后24 h 檢測血糖水平;根據血糖水平調整注射劑量,控制血糖≥16.7 mmol/L〔6〕。本研究成功建模DM低血糖組大鼠20只,DM高血糖組12只。3組大鼠建模前體質量、血糖、BNP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建模后3組大鼠體質量、血糖、BNP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見表1。

表1 三組大鼠建模前后體質量、血糖、BNP比較±s)
1.2 觀察指標及方法
1.2.1 結腸推進率 在大鼠成功建模并飼養2個月后進行,在對大鼠進行禁食不禁水1 d后,按照10 ml/kg的劑量給予活性炭懸濁液灌胃,于成功灌胃12 h后應用脫臼法將大鼠處死。開腹后取出完整結腸,對結腸推進率進行計算。對比3組大鼠結腸推進率。腸推進率為黑染部分結腸占全部結腸的百分率。
1.2.2 結腸縱行肌收縮活動 在測量完結腸推進率后,立即將結腸放入重碳酸鹽緩沖液(KH) 中清洗,于結腸中段剪取3 mm×8 mm結腸組織,并應用BL420/820生物功能實驗系統進行觀測。初始張力給予1 g,待組織穩定收縮后,觀測30 min時間內組織的振幅及頻率。對比3組間大鼠結腸縱行肌收縮振幅及頻率。
1.2.3 相關性分析 于建模前及處死大鼠前均分別應用框內取血法進行取血,并對三組大鼠血漿中BNP含量進行測定,對BNP、血糖濃度同DM大鼠結腸推進率、腸縱行肌收縮振幅及頻率進行相關性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檢驗,相關性采用直線相關分析。
2.1 結腸推進率和結腸縱行肌收縮活動 DM低血糖組和DM高血糖組結腸黑染長度及推進率低于非DM組(P<0.05),DM高血糖組又低于DM低血糖組(P<0.05);DM高血糖組及低血糖組結腸中段振幅低于非DM組(P<0.05),但DM高血糖組結腸中段振幅高于低血糖組(P<0.05)。DM高血糖組及低血糖組結腸中段頻率低于非DM組(P<0.05),但兩不同血糖組間比較未見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結腸推進率和結腸縱行肌收縮活動±s)
與非DM組比較:1)P<0.05;與DM低血糖組比較:2)P<0.05
2.2 相關性分析 DM大鼠血糖濃度與結腸推進率呈負相關(r=-0.829,P<0.05),但是血糖濃度與腸縱行肌收縮幅度(r=-0.032;P>0.05)及頻率(r=-0.157,P>005)無相關性。BNP水平與結腸推進率呈負相關(r=-0.509,P<0.05),但是與腸縱行肌收縮幅度(r=-0.286,P>0.05)及頻率(r=-0.078,P>0.05)無相關性。
目前臨床研究顯示,胃腸道功能障礙在DM患者中的發生率極高〔1〕。但是對于DM性胃腸道功能障礙的發生機制尚不十分明確,目前有研究顯示,發生與DM血糖代謝異常后所導致的氧化應激、神經細胞凋亡及神經系統及其微環境的改變有著密切相關〔1~7〕。DM體內糖代謝出現異常,糖分解減慢,糖原類物質大量的產生,可刺激體內氧化應激反應的發生,大量氧化應激介質釋放,可使得胃腸蠕動減慢〔8~12〕;同時因糖代謝的異常,導致神經細胞的代謝同樣也受到嚴重的影響,糖原類物質大量沉積于胃腸道神經細胞內,加速了神經細胞的凋亡的發生〔13~16〕。在胃腸神經受到嚴重損傷后,胃腸蠕動功能出現障礙,最終導致腹脹、便秘等消化道癥狀的產生〔17,18〕。本研究顯示DM高血糖組結腸推進率明顯低于DM低血糖組及非DM組,DM低血糖組又低于非DM組。DM大鼠的胃腸蠕動功能明顯低于非DM組,同時隨著血糖濃度升高,結腸推進率也越低,但是雖然不同血糖濃度組的大鼠腸縱行肌收縮活動均低于非DM組,不同血糖濃度組間的結腸中段頻率無差異,其原因可能與DM大鼠胃腸細胞在長期高血糖的狀態下,已經對血糖出現耐受而導致〔19〕。在胃腸道中BNP具有調節水、電解質的吸收和分泌,還影響并參與了胃腸運動功能的調節〔20〕。本研究結果顯示BNP水平與結腸推進率存在顯著負相關。目前雖然在臨床工作中,DM患者常可出現胃腸道功能紊亂的癥狀,但是卻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11〕。但是通過本文研究可見DM大鼠胃腸動力與血糖水平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其血糖水平越高,胃腸動力受到的影響越大,因此如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可能對臨床改善DM患者的胃腸動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1 Chandrasekharan B,Anitha M,Blatt R,etal.Clonic motor dysfunction in human diabetes is associated with enteric neuronal loss and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J〕.Neurogatroenterol Motil,2011;23(2):131-8.
2 Szarka LA,Camilleri M.Stomach dys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emerging technology and pharamacology〔J〕.J Diabetes Sci Technol,2010;4(1):80-9.
3 周 呂,柯美云.神經胃腸病學與動力:基礎與臨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31-40.
4 Tingberg E,Roijer A,Thilen U,etal.Neurohumoral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the effect of nitrate therapy: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long-term study〔J〕.J Cardiovasc Pharmacol,2006;48(4):166-72.
5 孫 潔,嚴 祥,劉世雄,等.不同血糖濃度糖尿病大鼠結腸動力研究〔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3;3(15):1-4.
6 America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1〔J〕.Diabetes Care,2012;34(Suppl 1):163-5.
7 Bagyánszki M,Bódi N.Diabetes-related alterations in the entric nervous system and its microenvironment〔J〕.World J Diabetes,2012;3(5):80-93.
8 Kim SJ,Park JH,Song DK,etal.Alterations of colonic contractility in long-term diabetic rat model〔J〕.J Neurogastroentrol Motil,2011;17(4):372-80.
9 楊衛紅,李裕明.葡萄糖對小鼠間充質干細胞增殖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8;16(10):625-8.
10 吳增祐,羅和生,梁成柏,等.胃動素對大鼠近端結腸平滑肌細胞鈣鉀電流的影響〔J〕.中華消化雜志,2012;32(7):445-9.
11 孫曼怡,劉 燕,馮 憑.糖尿病結腸動力障礙大鼠遠端結腸平滑肌細胞bax、bcl-2及caspase-3的表達〔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7(3):344-7.
12 劉 燕,孫曼怡,馮 憑.Bax、Bcl-2在糖尿病大鼠結腸動力障礙中的作用機制〔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11;17(2):198-200,203.
13 吳高玨,羅 云,林 琳,等.血紅素氧合酶與Cajal間質細胞在糖尿病大鼠結腸動力障礙中的作用〔J〕.胃腸病學,2010;15(3):133-8.
14 Farrugia G,Lei S,Lin X,etal.A major role for carbon monoxide as an endogenous hyperpolarizing factor in the gastrointerstinal tract〔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14):8567-70.
15 陳 娟,林 琳,許新芳,等.血紅霉素氧合酶-2在糖尿病大鼠結腸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6(1):14-6,43.
16 吳高玨,林 琳,張宏杰,等.血紅素氧合酶的干預對糖尿病大鼠結腸動力障礙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7;15(1):14-21.
17 姜柳琴,林 琳.血紅素氧合酶/一氧化碳體系在胃腸道的作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6;14(16):1612-6.
18 許娟娟.電針刺激對糖尿病大鼠結腸動力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19 沈 甜,李忠仁.針灸與MAPK信號轉導通路研究進展〔J〕.中國針灸,2012;32(3):284-8.
20 田衛花,邢福軍,梁 勤,等.腸毒清口服液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大鼠BNP水平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2;25(12):13-5.
〔2015-12-02修回〕
(編輯 苑云杰/曹夢園)
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1308RJZA219);甘肅省胃腸病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No.gswcky-2012-004)
周 蕓(1978-),女,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老年醫學研究。
R587.1
A
1005-9202(2017)08-1876-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