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明 劉金輝 廖 昆 黎開谷 龔光輝 樊 靜 楊 華
(興義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貴州 興義 562400)
早期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對老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預后的影響
龔 明 劉金輝 廖 昆 黎開谷 龔光輝 樊 靜 楊 華1
(興義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貴州 興義 562400)
目的 探討早期實施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對老年高血壓腦出血(HICH)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預后的影響。方法 老年HICH患者30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治療組各150例,研究組采用常規治療聯合早期高壓氧和康復治療,治療組采用常規治療+早期高壓氧方法,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歐洲卒中評分量表(ESS)、簡易智能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評估兩組神經及運動功能變化,采用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標準評估治療情況。采用中文版Nasreddine檢查表(MOCA)評價患者的認知功能,按照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評估患者的肢體運動情況,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量表評價兩組日常活動能力。對比分析治療30 d后神經功能恢復情況,治療6個月后預后情況。結果 治療30 d后,研究組NIHSS、ESS評分均低于治療組,MMSE評分高于治療組(P<0.01);治療6個月后,研究組認知功能、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治療組,GOS評分顯示研究組預后良好率明顯高于治療組(均P<0.01)。結論 早期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具有緩解老年HICH患者昏迷情況,促進患者神經及日常運動功能恢復,改善預后、提高生存質量。
高血壓腦出血;高壓氧;康復治療;神經功能
高血壓最嚴重的并發癥是高血壓腦出血(HICH),50~70歲是該病發作的高發階段,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1〕。外科手術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HICH的主要手段,雖能清除大部分血腫,但術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運動、語言、認知及感覺等障礙,且腦瘀血可引發血腫周圍腦體積增大,嚴重者出現腦組織水腫或壞死〔2〕。HICH患者術后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行高壓氧聯合早期康復治療有助于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神經及運動功能狀態,有效管理血液循環和增強神經營養。然而目前關于HICH術后給予早期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的臨床報道較少。本文旨在探討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對老年HICH患者神經功能及預后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興義市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HICH患者300例,均根據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HICH診斷標準〔3〕,經頭顱CT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確診,具有外科手術適應證,年齡≥55歲,簽署知情同意書,發病至入院時間<24 h;排除伴有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凝血功能障礙者、動靜脈畸形者、顱內腫瘤導致的出血者以及不能或未能完成本研究中所有調查項目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治療組各15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治療方法 兩組術后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常規給予抗生素治療預防感染、常規應用腦保護劑治療、脫水處理、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營養神經支持、積極預防并發癥等。治療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早期給予高壓氧治療,研究組在治療組的基礎上給予康復治療。
1.2.1 高壓氧治療方案 采用單人醫用純氧高壓氧艙進行治療,壓力0.2 MPa,連續加壓10 min后穩定吸氧60 min,中途休息10 min后穩定吸氧60 min,1次/d,以10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一般在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及病情穩定后開始高壓氧治療。

表1 兩組基礎資料比較
1.2.2 康復治療 實施時間為患者病情穩定48 h后,由具有康復高級職稱的專業醫師根據患者個人情況制定針對性康復治療方案:(1)肢體運動訓練:運動訓練依據翻身→起坐→站→行的發展順序,按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進行,康復醫師指導患者依次進行主動和被動肩、肘、腕、指等關節活動訓練,同時給予按摩和拍打皮膚肌肉,關節訓練強度20 min/次,3次/d;適時進行床頭抬高坐位訓練及步態平衡練習,訓練過程中康復醫師仔細觀察患者的運動訓練情況,糾正其錯誤動作并加以指導,強化患者對運動的控制能力。(2)認知訓練:在患者昏迷的時候給予聽覺、味覺和觸覺刺激,當患者清醒后播放其熟悉的音樂,讓患者聽熟悉的聲音或觀看熟悉的影視節目等,增強患者的認知功能。(3)日常活動訓練:盡量讓患者自己練習吃飯、穿衣、洗漱、整容等日常活動訓練,若患者自己訓練有困難則提供適當幫助。
1.3 觀察指標 (1)神經功能:于治療前及治療30 d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3〕、歐洲卒中評分量表(ESS)〔4〕、簡易智能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5〕評估兩組神經功能。(2)預后評價指標:于治療6個月后采用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標準評估預后,GOS 4、5分為預后良好,優良率=預后良好例數/總例數×100%;于治療6個月后采用根據臨床經驗并參考MMSE的認知項目和評分而制定的標準(MOCA)〔6〕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水平,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根據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標準〔7〕進行評估,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量表〔8〕評價兩組ADL。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秩和檢驗。
2.1 兩組神經功能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NIHSS、ESS、MMS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0 d后兩組NIHSS、ESS評分均明顯降低,且研究組低于治療組,MMSE評分明顯升高,且研究組高于治療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NIHSS、ESS、MMSE評分比較,分,n=150)
與治療前比較:1)P<0.05,下表同
2.2 兩組預后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MOCA、Fugl-Meyer、AD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月后,兩組評分均明顯提高,且研究組均明顯高于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治療6個月后,GOS評分顯示研究組預后良好率為73.33%(5分73例,4分43例,3分16例,2分11例,1分7例),明顯高于治療組的61.33%(5分58例,4分34例,3分29例,2分18例,1分11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3 兩組MOCA、Fugl-Meyer、ADL評分比較,分,n=150)
HICH會直接損害大腦局部神經功能,而腦出血可導致腦內血腫,血腫可對其周圍腦組織形成壓迫,破壞了患者的血腦屏障和神經結構,易出現繼發性腦損傷。外科手術治療對HICH患者能得到有效救治,降低死亡率,但其僅能清除腦組織局部壓迫,術后腦組織缺血缺氧情況依然存在。而老年HICH患者機體器官功能減退,神經損傷后恢復緩慢,常伴有運動功能和認知功能障礙,嚴重影響了其生存質量。有研究證實,腦出血后血腫周圍局部腦血流量降低〔9〕,為高壓氧治療HICH提供了理論依據。
本研究結果提示,早期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能夠明顯改善老年HICH患者神經功能缺損,促進神經功能恢復。HICH術后早期高壓氧治療的作用機制主要表現為:(1)減輕術后腦水腫,迅速降低顱內壓;(2)迅速提高腦組織氧含量以改善腦組織及周身組織供氧情況,減少腦組織因缺氧發生變形或壞死;(3)加速殘留血腫清除,促進膠原纖維和毛細血管再生及病灶修復;(4)增加椎-基底動脈血流量,維持正常活動;(5)增強對自由基和抗氧化的清除能力,減少再灌注損傷。中樞神經系統具有可塑性,康復治療能促使缺失神經支配的組織由鄰近神經組織軸突的芽生激活喚起知覺,獲得新生,促進突觸與靶組織準確連接,從而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10〕。HICH患者術后進行康復訓練可促進肢體血液循環能夠有效防止肌肉萎縮,同時增強神經營養功能。因此,聯合治療可進一步改善HICH患者的神經功能。Mohrien等〔11〕、龔燕梅等〔12〕的研究表明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能明顯改善HICH患者的神經功能,本結果與其基本相符。
本研究結果還提示,對老年HICH患者的治療中,與單純的高壓氧治療比較,早期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可進一步改患者的認知、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而提高預后水平。Tanaka等〔13〕、許金仙等〔14〕的研究顯示高壓氧聯合康復治療可顯著提高HICH患者的預后水平,本結果與其基本一致。早期高壓氧通過增加HICH患者腦組織氧含量、提高氧彌散、降低顱內壓、減輕腦出血,改善了腦缺血所致的腦功能障礙和腦屏障的通透性,促進患者腦電活動,使患者的腦功能得以改善;而術后肢體運動訓練增強了患者肢體運動能力,日常活動訓練增強了患者日常行為協調管理能力,認知訓練刺激了患者的聽覺、味覺和觸覺,使其獲得精神上的愉悅,情感得到釋放。所以兩者聯合治療可進一步改善HICH患者的預后水平。另外,血壓過高是高壓氧治療的禁忌證,如果患者高血壓不能有效控制,不宜行高壓氧治療;高壓氧治療中,壓力幅動不宜過大,加壓或減壓的速度應緩慢,若出現反復需盡早行顱腦CT檢查;全程規范操作,避免或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
1 路 楷,徐彬彬,查海峰,等.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治療與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4;13(4):354-6.
2 劉宏浩,王少雄,張杰偉,等.73例老年高血壓腦出血外科手術方法的療效比較〔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32):6325-7,6346.
3 孫 政,卞 上,王家文,等.細孔鉆顱和小骨窗血腫清除術治療老年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對比〔J〕.安徽醫學,2016;37(8):957-61.
4 曾龍英.全身亞低溫治療老年重型高血壓腦出血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3):383-4.
5 薛承景,董 彬,趙雅寧,等.血漿ET-1和Hcy變化與OSAHS加重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關系〔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6):1138-41.
6 李曉宇,周利民,畢家香,等.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認知功能篩查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2014;34(12):24-5.
7 劉 兵,馬笑宇,楊曉輝,等.早期高壓氧治療對腦出血術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19):2088-90.
8 李慧萍,秦澤紅,趙 暉,等.腦出血患者早期康復治療對神經功能、肢體活動程度、自理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7):937-9.
9 Zeng L,Guo J,Wang J,etal.Clinical re-evaluation of removing blood stasis therapy in treating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afety and efficacy:a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controlled,multicenter study(CRRICH Trial)〔J〕.Springerplus,2016;5(1):1466.
10 李延萍,景 蓉,李水清,等.早期肢體康復訓練對高血壓腦出血偏癱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6):844-6.
11 Mohrien KM,Elijovich L,Venable GT,etal.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during the hyperacute phase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patients at risk for resistant hypertension: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J Crit Care,2015;30(2):369-74.
12 龔燕梅,劉文斌,孫曉萍,等.高壓氧對急性腦出血患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及腦水腫和神經功能的影響〔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5;32(1):60-3.
13 Tanaka E,Koga M,Kobayashi J,etal.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on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the stroke acute management with urgent risk-factor assessment and improvement-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udy〔J〕.Stroke,2014;45(8):2275-9.
14 許金仙,廖佳奇.高壓氧聯合三級康復訓練對老年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預后、生存質量及心理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2):2919-21.
〔2016-12-20修回〕
(編輯 袁左鳴/滕欣航)
楊 華(1965-),男,碩士,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腦血管疾病研究。
龔 明(1975-),男,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神經外科研究。
R743.2
A
1005-9202(2017)08-1921-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8.043
1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