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喜民 李健明 張孟超 喻 駿 劉云霞
(武警吉林省總隊醫院放射線科,吉林 長春 130052)
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與對比增強成像診斷中老年小腸疾病的效果
崔喜民 李健明1張孟超1喻 駿 劉云霞1
(武警吉林省總隊醫院放射線科,吉林 長春 130052)
目的 比較彌散加權成像(DWI)與對比增強成像診斷中老年小腸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該院80例中老年人患者因腸病行磁共振成像,對其DWI與對比增強成像進行分析比較。結果 對所有小腸疾病的診斷,對比增強成像的準確率明顯高于DWI(P<0.05)。診斷腸道腫瘤方面,對比增強成像的診斷靈敏度、診斷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及準確率明顯高于DWI(P<0.05);診斷炎性腸病方面,對比增強成像與DWI診斷靈敏度、診斷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及準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中老年腸道腫瘤性病變診斷,對比增強成像較DWI診斷率高;二者診斷炎性腸病方面無明顯差別。
小腸疾病;磁共振成像;彌散加權成像;對比增強成像
小腸病變不易被發現〔1〕,常借助常規影像學檢查如小腸氣鋇雙重造影〔2〕、CT等。但CT及透視等檢查方法不易發現小腸隱匿病變〔3〕,且存在的電離輻射不利于患者的健康。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磁共振成像越來越普及〔4〕,本文主要通過臨床病例比較彌散加權成像(DWI)與對比增強成像診斷小腸疾病的能力。
1.1 一般資料 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于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80例患者因腸病行小腸磁共振成像檢查,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齡49~88〔平均(59±12)〕歲。
1.2 檢查方法 (1)檢查前準備:①導瀉:患者檢查前1天晚8點服用聚乙二醇(除外腸梗阻患者〔5〕)。②禁食:患者于檢查前12 h開始禁食。③充盈腸道:患者于檢查前1 h口服甘露醇混合液1 500 ml。④抑制腸蠕動:檢查前10 min,肌注東莨菪堿20 mg。⑤無禁忌證。(2)磁共振檢查:①采用GE Sigma 1.5T 超導型MR掃描儀及體部8通道控陣線圈,掃描序列為FRFSE、FIESTA、FSPGR。見表1。②增強掃描:肘靜脈團注對比劑后,掃描序列選擇FSPGR進行掃描。③掃描范圍:膈頂-恥骨聯合。(3)診斷標準:需由至少3名且臨床、影像診斷經驗不少于10年的醫生組成診斷小組對小腸疾病確診〔6〕。本文中采用診斷敏感性對DWI與對比增強成像診斷小腸腫瘤、炎性腸病能力進行比較。診斷敏感性指將實際患病者判斷為陽性的百分比。診斷敏感性=TP/(TP+FN),TP代表真陽性的患者數,FN代表假陰性的患者數。對有統計學意義的參數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確定閾值,計算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及準確度。ROC曲線下的面積(AUC)越大,則診斷價值越大。

表1 FRFSE、FIESTA、FSPGR序列掃描具體要求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軟件進行χ2檢驗。對有統計學意義的參數繪制ROC曲線,確定閾值,計算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及準確度。
2.1 對比增強成像與DWI對小腸疾病診斷 確診腸病62例,對比增強成像診斷結果為真陽性59例、真陰性18例、假陽性1例、假陰性2例,診斷靈敏度76.62%,診斷特異性94.74%,陰性預測值98.33%,陰性預測值90.00%。DWI診斷結果為真陽性40例、真陰性18例、假陽性3例、假陰性19例,診斷靈敏度67.80%,診斷特異性85.71%,陽性預測值93.02%,陰性預測值48.65%。對比增強成像的準確率(96.25%)高于DWI(72.50%,χ2=16.17,P<0.05)。
2.2 對比增強成像與DWI對腸道腫瘤性病變診斷 腸道腫瘤(包括良性與惡性)16例,對比增強成像斷結果為真陽性12例、真陰性2例、假陽性1例、假陰性1例,DWI診斷結果為真陽性10例、真陰性2例、假陽性2例、假陰性2例,對比增強成像的診斷靈敏度(87.50%)、診斷特異性(98.44%)、陽性預測值(93.33%)、陰性預測值(96.92%)及準確率(96.25%)明顯高于DWI(62.50%、92.31%、81.82%、89.71%、87.50%)(χ2=16.67,4.25,4.85,4.17,4.10,均P<0.05)。
2.3 對比增強成像與DWI對炎性腸病診斷 常見的小腸炎性病變有Crohn病、憩室、回盲部炎癥、潰瘍性結腸炎及小腸嗜酸性腸炎等。80例患者中診斷為腸道炎性病變的46例,對比增強成像斷結果為真陽性24例、真陰性19例、假陽性1例、假陰性2例,DWI診斷結果為真陽性23例、真陰性20例、假陽性2例、假陰性1例,對比增強成像的診斷靈敏度(88.24%)、診斷特異性(97.83%)、陽性預測值(91.34%)、陰性預測值(90.01%)及準確率(92.75%)略高于DWI(86.96%、97.14%、90.91%、88.33%、90.50%),二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95、5.85、4.51、18.19、9.88,P>0.05)。
患有小腸疾病的中老年病人常因腹痛、腹瀉、惡心、嘔吐〔7〕等就診,由于高齡及多病等因素,診斷常缺乏特異性,常借助于常規影像學檢查如小腸氣鋇雙重造影、CT等進行診斷。但是影像學檢查存在一定的缺陷〔8〕。DWI是一種新興的磁共振成像技術,在中樞神經系統檢查中的應用比較成熟,在腹部的應用效果尚處于探索階段。對比增強成像需口服對比劑,對比劑多由帶有很大磁力的物質組成,可增強質子的弛豫從而縮短弛豫時間,增加組織與病灶之間對比度,但是具有一定的生物學毒性及副作用。本研究在診斷過程中發現,對比增強成像更能準確地發現早期淋巴結轉移,不僅有助于診斷小腸腫瘤性病變,而且有助于判定腫瘤的分級、惡性程度等,有助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另一方面有助于手術時徹底清掃淋巴結,根治小腸腫瘤。本研究結果提示,對比增強成像更有助于發現小腸的隱匿性病變,對病變的部位定位更準確;而對于炎性腸病的診斷,DWI與對比增強成像診斷效果相當,對于青少年克羅恩病等患者,為避免對比劑毒副作用,必要時去除對比增強檢查。小腸磁共振成像對小腸疾病的治療也有一定幫助,防止醫生盲目進行的開腹探查〔9〕,避免不必要的治療,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1 張會如,吳 濤.小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進展〔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2;22(6):1031-4.
2 竇婭芳,梁宗輝.小腸影像學新進展與臨床應用〔J〕.上海醫藥,2013;34(10):8-12.
3 Theillac M,Jouvet JC,Boussel L.Meckel′s diverticulum revealed by microcytic anemia:the contribution of CT enteroclysis〔J〕.Diagn Interv Imaging,2014;95(6):625-7.
4 Towbin AJ,Sullivan J,Denson LA,etal.CT and MR enterograph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Radiol Graphics,2013;33(7):1843-60.
5 劉 宇,彭新桂,居勝紅.磁共振小腸造影的檢查方法及其臨床應用〔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5(3):464-7.
6 任小軍,章士正.小腸MRI的臨床應用和進展〔J〕.磁共振成像,2013;3(6):471-5.
7 Scharitzer M,Ba-Ssalamah A.Modern MRI of the small bowell〔J〕.Radiologe,2015;55(12):1067-76.
8 Kucharzik T,Petersen F,Maaser C.Bowel Ultrasonography in Inflammatory Bowel〔J〕.Dig Disease,2015;33(1):17-25.
9 Anupindi SA,Podberesky DJ,Towbin AJ,etal.Pediatr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maging issues with targeted solutions〔J〕.Abdom Imag,2015;40(5):975-92.
〔2016-12-22修回〕
(編輯 袁左鳴)
劉云霞(1961-),女,碩士生導師,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腹部影像診斷研究。
崔喜民(1964-),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影像診斷及磁共振研究。
R445.2
A
1005-9202(2017)08-200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8.083
1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放射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