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茹 傅 天 李志麗 韓聚強 楊江霞 白建英
(河北中醫學院生理教研室,河北 石家莊 050200)
女性乳腺增生患者的膳食結構調查
李杰茹 傅 天 李志麗 韓聚強 楊江霞 白建英
(河北中醫學院生理教研室,河北 石家莊 050200)
目的 了解女性乳腺增生患者的膳食結構及營養素攝入,分析膳食結構與乳腺增生的關系。方法 采用以醫院為基礎的1∶1配比的病例對照研究,對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石家莊新華區婦幼保健站婦女疾病普查項目中確診的300例乳腺增生患者和300例對照者進行膳食調查。采用3 d連續稱重法、24 h膳食回顧法和食物頻率調查問卷法相結合的膳食調查方法,分析樣本人群膳食結構、營養狀況及和乳腺增生病的相對風險度。結果 乳腺增生患者禽畜類、奶類、食用油、食鹽人均攝入量高于豆類、果蔬類人均攝入量低于推薦食物攝入量;膳食結構與乳腺增生相對風險關系分析顯示,膳食纖維、豆類優質蛋白是乳腺增生的保護性因素,動物源性蛋白攝入過多乳腺增生患病風險增加。結論 乳腺增生患者膳食結構不盡合理,應加強膳食指南和營養干預的健康教育以有效降低乳腺增生的患病風險。
乳腺增生;膳食結構;相對風險度
目前已知乳腺增生發病涉及諸多因素,飲食與乳腺增生之間的關系備受關注。本研究旨在探討女性乳腺增生患者膳食結構與乳腺增生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石家莊新華區婦幼保健站婦女病普查項目中確診的300例18~55歲的乳腺增生患者。其中已婚195例,單身105例;腦力勞動者212例,體力勞動者88例;絕經期前192例,絕經期108例;平均年齡(56.09±11.71)歲;平均受教育年限(14.60±3.18)年。同時按1∶1病例對照研究方法選擇同期在上述醫院選取經體檢無乳腺增生的女性300例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與病例年齡相差≤2歲,且居住地區、民族、職業、婚姻狀況和文化程度相近。
1.2 方法 根據統一的調查表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年齡、生活居住地址、職業、文化程度和月經生育史等一般情況,生活飲食習慣和各種食物攝入情況。調查員由經過培訓的人員擔任,通過訪談式調查或電話調查獲得資料。飲食部分的調查采用3 d連續稱重法、24 h膳食回顧法和食物頻率調查問卷法相結合的膳食調查方法。
1.3 質量控制 在調查前對所有調查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調查項目的定義、膳食調查的方法、食物及餐具照片的使用、標本的采集、臨床資料收集等。在正式調查前進行預調查,根據反饋信息進一步完善調查表。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中國食物成分表(2004)計算膳食成分〔1〕,采用SPSS13.5.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 乳腺增生患者膳食情況
2.1.1 乳腺增生患者膳食結構與膳食寶塔推薦量的比較 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但植物性食品的消費量低于寶塔推薦量;動物性食物,尤其是畜禽肉類、蛋奶類食物的攝入量偏高;同時烹調油和食鹽的消費量也超標,見表1。
2.1.2 調查人群膳食中各種營養素攝入狀況 與相應的營養素攝入參考值相比,蛋白質、脂肪高于參考攝入量,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A、B1、B2、E低于參考值(P<0.01)。見表2。
2.2 膳食與乳腺增生患病的相對風險 將膳食纖維攝入量<20 g/d作為參照組進行乳腺增生發病相對危險分析,結果顯示,膳食纖維攝入量≥20 g/d可降低乳腺增生癥的患病風險,提示膳食纖維可能是乳腺增生癥的保護性因素。以動物蛋白攝入量<40 g/d為對照組進行相對風險分析,結果顯示,攝入量≥40 g/d可提高乳腺增生癥的患病風險,提示動物蛋白可能是乳腺增生的危險因素。將豆類及豆制品攝入量<20 g/d作為參照組進行乳腺增生發病相對風險分析,分析顯示,攝入量≥20 g/d可降低乳腺增生癥的患病風險,提示植物優質蛋白可能是乳腺增生癥的保護性因素,見表3。

表1 乳腺增生患者各類食物 每日人均攝入量

表2 乳腺增生患者膳食營養素 攝入情況

表3 膳食因素與乳腺增生相對風險分析(n=300)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乳腺增生患者膳食結構和營養素攝入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尤其是膳食纖維、維生素A、B2、E這些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明顯缺乏,而蛋白質攝入量嚴重超標,食鹽攝入量超過了國際衛生組織推薦的每人6 g/d〔2〕。 與膳食金字塔的推薦量相比較,水果蔬菜的攝入偏低,肉、蛋、奶和油脂攝入過量。建議對乳腺增生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積極地給予膳食指導的健康教育,建議患者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和薯類等高纖維食物〔3〕,控制肉類、食用油和食鹽的攝入量。豆類是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各類氨基酸,增加豆類的攝入可以彌補減少從肉蛋奶類中獲得的優質蛋白,既保證優質蛋白的供應,又減低因動物蛋白攝入過多而增加患某些與營養相關慢性病的危險〔4,5〕。還應對乳腺增生患者開展增加豆類及豆制品的教育,鼓勵女性增加豆類及其制品的攝入量,從而幫助降低乳腺增生的發病風險。
1 楊月欣,王光亞,潘興昌.中國食物成分表 2004〔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5:75-215.
2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9-31,59-64.
3 李桂香,付立平,董會紅,等,懷柔地區女性乳腺疾病的流行學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1):113-5.
4 Montonen J,Boeing H,Fritsche A,etal.Consumption of red meat and whole-grain bread in relation to biomarkers of obesity,inflammation,glucose metabolism and oxidative stress〔J〕.Eur J Nutr,2013;52(1):337-45.
5 Lajous M,Tondeur L,Fagherazzi G,etal.Processed and unprocessed red meat consumption and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among French women〔J〕.Diabetes Care,2012;35(1):128-30.
〔2015-12-14修回〕
(編輯 苑云杰/杜 娟)
2012年河北省人口計生委科研計劃項目(No.2010-C12);2015河北省科技廳計劃項目(152777131)
韓聚強(1968-),男,副教授,主要從事老年病研究。
李杰茹(1969-),女,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抗衰老、乳腺疾病研究。
R151.41;R655.8
A
1005-9202(2017)08-203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