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柱
[摘 要]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幾年,人民生活質量和消費能力顯著提升,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是維護農產品質量的重要工作環節,主要由各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負責。現階段,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農藥、化肥、飼料添加劑、動植物激素的應用,在提高產量和質量的同時,也存在嚴重的質量安全問題,近些年出現染色饅頭、紅心鴨蛋、瘦肉精事件給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部門帶來的巨大的工作壓力,需要我們切實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存在的問題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助益。
[關鍵詞] 農產品 質量安全檢測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2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3-0007-01
為了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我縣在抓好常規監管的基礎上,深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按照“生產可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質量可追溯”的總體要求,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了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準出、質量追溯等全程質量管理制度,形成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全面提升了優質安全農產品品牌形象,提高了優質農產品的價值,樹立了企業的知名度和公信力。
1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存在問題分析
1.1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不健全
目前,在廣大基層地區,尤其是村鎮沒有相關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對農產品市場監測能力十分薄弱。同時對農業成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等農產品銷售主體的質量檢測處于監控盲區。現階段,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還不是很健全,還沒有建設比較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網絡體系,這樣就導致很多不合格的農產品能夠擺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部門的監管,直接進入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只靠銷售人員自覺開展,根本不能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1.2 農產品流通環節檢測把關不嚴格
在農產品市場中,不少農產品在采摘、加工之前是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而經過上市、再加工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往往出現不符合標準的現象。流通環節的監管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但是在農產品流通檢測過程中卻存在責任不明晰,檢測把關不嚴格的現象,導致了不合格農產品在市場上流通。很多農產品具有鮮活性、季節性和不容易保存性等特征,在市場流通過程中很容易腐敗變質,大大增加了農產品流通風險,如果在農產品流通環節不能夠保證正常儲存和運輸,很容易造成農產品腐壞變質,有害成分堆積,最終導致農產品質量不符合相應的標準。
1.3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人員和技術匱乏
在很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中能夠真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監控的工作人員少之又少,并不能很好的服務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現有的工作隊伍大多數都是從事管理工作,真正具備專業水平的工作人員少之又少,常常存在檢測人員和管理人員混用的現象。此外,每天流入農產品市場的產品成千上萬,這就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檢測機構的設備不足,儀器設備嚴重老化,實驗室建設落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資金難以得到切實保障,檢測結果準確性較差,難以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提供科學依據,嚴重影響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在提高農產品質量方面的作用發揮。
2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對策分析
2.1 創新體制機制,健全完善“兩個平臺”
積極應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互聯網+”監管模式,進一步加快“兩個平臺”建設。首先,農產品質量監管平臺。全面重視對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監管,強化對農藥等物資的入市經銷備案審核管理,加大宣傳引導和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入市經銷農藥產品進入平臺統一登記。建立農藥企業信用信息庫,強化企業信用分類監管。推進平臺升級拓展建設,督促指導獸藥企業完成終端設備配置,全面完成安裝培訓和門店規范化改造,將全縣獸藥企業全部納入農資監管平臺監管,形成農藥、獸藥信息化監管網絡,實現農藥、獸藥產品購、銷、用流向全程可追溯;其次,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升級改造縣級追溯平臺,完善已經納入平臺監管的主要農業生產企業、地方龍頭企業、規模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擴大可追溯管理覆蓋面,積極推動進入超市的規模種植養殖場(基地)生產的農產品逐步納入平臺監管,積極探索整縣推進模式,通過市場準入倒逼生產管理。
2.2 強化日常巡查和監督監管
首先,強化日常巡查。對風險隱患大的企業、產品和問題易發多發區,要建立重點監管名錄制度,加大檢查頻率。要按照《農業部推廣隨機抽查工作實施方案》的有關要求,完善日常巡查檢查制度,實行網格化監管,建立企業聯絡人制度,強化日常巡查檢查。要將監管關口前移,監管重心下移,利用好縣、鄉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充分發揮他們貼近生產、熟悉情況的優勢,加大巡查檢查力度;其次,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強化監督抽查與檢驗檢測的銜接,充分利用檢測結果,實施精準打擊。加大監督抽查力度,對在省市兩級風險監測中發現的問題,要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嚴格規范地開展監督抽查,加強檢測機構與農業綜合執法機構的協調配合,強化“檢打聯動”,對監督抽查發現的問題,要及時開展相關執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大力推廣統防統治、綠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養殖和高效低毒農(獸)藥使用等技術。加快“戶轉場、場入社、社聯合”發展,實行農業標準化生產整村、整鄉、整縣推進。
參考文獻
[1]榆林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J]. 孫榕,高強,楊治彪. 現代農業科技. 2014(09)
[2]可定制農產品產地環境數據采集系統研究——基于M/S模式[J]. 楊光,潘瑜春,趙春江. 農機化研究.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