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迎秀
摘要:我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經濟的發展互動,齊步發展,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從人民幣國際化和互聯網經濟兩個角度分析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協同發展,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促進的作用,并且占據世界經濟重要部分。
關鍵詞:中國經濟;世界經濟;互動;GDP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8.021
1.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系
要使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保持良好的互動發展,一方面既要求中國自身進一步加強法制化、規范化建設,另一方面也要求國際社會與中國共同形成有效的平衡機制和修復機制,不斷平衡與及時修復中國與世界經濟的互動關系。我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經濟的發展關系密不可分,我國經濟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是重要的,同時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是全球經濟的“穩定器”。經濟學家認為,在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穩健運行對世界尤顯重要。世界銀行本月初發表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仍維持對中國經濟今明兩年的增速預期不變,分別為6.7%和6.5%。近年來全世界的經濟增長緩慢,某些國家的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負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有所減緩,但是保持增長速度平穩6%左右,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GDP在逐步穩定增長,2015年我國GDP增速為6.9%,2015中國GDP對世界增長貢獻在25%以上。如表1。2015年世界經濟增長比較慢,中國經濟增長也有放緩,大部分商品價格下跌,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預測2016年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是3.24%,中國經濟預測增長速度為6.78%。近年來美國經濟增長相對穩定,英國和德國經濟增加速度穩固,日本和法國經濟有好轉,印度和印尼經濟穩中下降,俄羅斯和巴西經濟呈現出負增長。世界經濟走向新常態,中國經也走向經濟新常態。
2.人民幣國際化
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人民幣也走人了國際化趨勢,我國政府對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各方面都在推動人民走向國際化,在區域多邊與雙邊貨幣互換、本幣跨境貿易結算、境外人民幣離岸市場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自2009年我國開始進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改革、資本項目可兌換改革、金融業對外開放等相關改革措施堅持市場化方向,受到市場主體廣泛歡迎,人民幣國際化成為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根據中國金融信息網人民幣頻道數據顯示,2016年6月1日-2016年6月30日,人民幣國際化信息關注度前十位的是如表2。中國金融信息網人民幣頻道大數據顯示,6月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的關注度明顯上升,其中最受關注的人民幣國際化信息是中國將向美國提供2500億元RQFII額度并設立人民幣清算行。在世界經濟發展的浪潮中,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是世界經濟出現多極化的一個客觀要求和表現,也是國際上的貨幣實現多元化發展的一個客觀性的要求,人民幣的國際化與中國經濟的崛起,與中國經濟的發展與世界經濟互動發展密不可分,世界經濟離不開中國的經濟,意味著世界貨幣離不開人民幣,所以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協同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表現和一個發展的結果。近年來,我國經濟的發展在世界經濟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也意味著人民幣在全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近。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是我國經濟走向強大的一個重要和必要趨勢。
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脫離歐盟舉行全民公投。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英國人贊成脫歐。根據最新的新聞顯示,2016年7月2日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英國的脫歐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英國和中國的聯系,在客觀上一定程度上可能會促進中國與英國經濟的發展,促進中國和英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英國選擇退出歐盟,倫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將受到沖擊,隨著歐元業務的遷移,倫敦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的競爭力也將大幅削弱,人民幣國際化戰略面臨的不確定性上升。同時,從英國方面的角度來看,英國脫離了歐盟,說明英國與歐盟的關系逐漸的變遠,而英國面臨保住自己在世界的地位和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有可能會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從而擺脫英國的困境。中國將獲得與削弱的歐盟和英國進一步的邊緣貿易協議,英鎊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人民幣將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國際貨幣,如果中國能實現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和低通脹,人民幣就將在全球金融市場被廣泛使用。
人民幣國際化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人民幣國際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可以減少企業的一些外匯風險,可以緩解政府的外匯儲備的壓力,可以促進我國和貿易伙伴之間貿易的平衡發展,人民幣國際化在貿易結算過程中作為一種結算的貨幣,加強了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和發揮積極的作用。
3.互聯網經濟
互聯網經濟把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聯系得更加緊密,密不可分,互聯網的發展縮短了中國和整個世界的距離,資源和技術共享。而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是現代社會的一股新生力量,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方向,互諒網經濟已經全球化,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世界經濟的發展都離不開互諒網,互諒網經濟的崛起是未來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互動發展的新的動力和方向。在世界這個經濟體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美,歐洲等已經形成了跨地域,跨國家的互聯網。根據有關調查顯示,全球互聯網的用戶數在1995年還是3500萬戶,還不是很多,但是到了2014年,這個數據已經翻倍幾十,達到了28億用戶。而從不普及手機到普及手機到智能用戶。1995年的手機用戶是8000萬人,到了2014年已經達到了52億人,增長的速度驚人而且快速,互聯網用戶數額的劇增一定會給中國的互諒網經濟和全世界的互聯網經濟帶來契機,中國應該抓住這樣的機會,在世界經濟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來“互聯網+”經濟的重心將會在中國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已擁有6.68億網民,5億多微博、微信用戶,近三分之一的網民使用手機購物;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更是為傳統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智能化發展讓互聯網服務于社會各領域,越來越多的國人正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捷;商業領域,多家互聯網巨頭公司已經占據世界前列;中國關于互聯網安全、互聯網管理等方面的諸多理念在世界互聯網領域已成為共識——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大國。在充分互聯互通的世界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能夠做到獨善其身——所有國家,都是網絡空間E命運共同體的一部分,因此,只有國家與國家之間不斷加強交流和溝通,在陽光下共同協商,一些互聯網發展、管理與安全方面的問題才能得到更好的解決。
4.結論
中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需要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以“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等國家發展戰略為指引,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適應把握經濟新常態,著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繼續為世界經濟的發展發揮積極重要的作用。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相互促進,互動發展,中國經濟為世界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世界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大的平臺。人民幣國際化和互聯網經濟是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共同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在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的發展中還有很多方面體現著彼此的共同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