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桂花
(姜堰區勵才實驗學校)
摘 要:語文閱讀是信息輸入的過程,語文寫作是信息輸出的過程。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積累素材,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下筆如有神。首先分析了讀寫結合在教學中的優勢,然后闡述了具體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思路
一、讀寫結合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優勢
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沒有輸入就不會有輸出,沒有輸出,輸入就沒有意義了。因此學生應當多讀,學生能夠在讀的過程中掌握作者寫作時所勾勒出的基本框架,學習寫作的順序,例如,如何自如地運用倒敘、插敘等,使自己的文章更具看點,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獲得更高的分數。另外,學生還應當多注意文章中所使用的修辭,在讀文章時可以多注意一下作者是怎樣在合適的位置運用合適的修辭手法,當遇到優美的語句時,學生可以摘抄下來,也可以進行仿寫,加強練習,久而久之就會提升自己的語文寫作能力以及閱讀水平。
學生應當學會觀察生活,“讀”不僅僅停留在書籍報刊這種紙質的工具,新聞、談話都是學生補充知識的有效渠道,尤其是近年對學生了解時事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學生能夠在自己的文章中用到最新的事例,那么就會給閱卷教師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會提高寫作成績。
二、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思路
1.讓學生明確閱讀和寫作兩者之間的關系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主體是學生,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和寫作的內在關系,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寫作鍛煉,這樣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與教師的教學思路同步。
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對閱讀材料進行結構分析,然后帶領學生了解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通常情況下,閱讀練習中都有問答題,讓學生自主答題,并指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如果學生對答案有異議,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在這個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會有所提高。這會積極作用于其寫作方面,使其作文思路清晰,切實達到了以讀促寫的教學目的。最后要給孩子們一段時間,讓孩子們暢所欲言,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經過訓練,孩子們的思維會活躍起來,有利于學生寫作思路的拓展,寫出有創意的作文。這不僅能夠培養孩子自己獲取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還能夠對孩子的思想活動進行了解,有助于教師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
2.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練習寫作
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寫作練習,能夠有效地使學生的思維發散開來。這樣的寫作篇幅比較小,是作文的一個小部分。通過這種寫作練習,能夠讓學生逐步積累寫作能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針對閱讀中的材料進行積極思考,有利于學生材料作文寫作能力的提升。
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練習寫作能力有以下三個小技巧。第一種方法是教師對閱讀材料進行單方面的講解,比如說積極評價文章中的正能量或者全面否定閱讀材料中的內容,這樣就能激發學生辯論的欲望。然后趁熱打鐵,讓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分析,并抒發自己的觀點。學生此時會奮筆疾書,將心中的不同想法和盤而出。這樣利用閱讀材料來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主要是通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快速形成自己的思維。第二種方法是對閱讀材料進行課外延伸,與文章背景有關的內容都可以講給學生聽,然后在短篇幅的寫作訓練之后讓學生在語文周記中表達自己的其他想法。這樣就將閱讀和寫作徹底聯系在一起,并且給了學生一周的時間對寫作材料進行思考和分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第三種方法是讓學生互評寫作作品。對習作的文字結構和主題思想進行分析,這種做法能夠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結構與內容的理解,這是利用寫作促進閱讀能力提升的有效方法之一。
3.明確寫作思路和語言表達之間的關系
寫作是將學生的思想活動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說話也是表達自己觀點的方式。由于寫作練習所用的時間比較長,可以用說話的方式讓學生表述自己的觀點。通過讓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分析和闡述,各抒己見則能在單位時間內表達更多的想法。這樣的練習方式主要是對學生的寫作思路進行培養,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理清自己的思緒,并進行適當的表達。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閱讀習題質量、課堂容量、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剩余時間來靈活安排讀寫結合訓練的方式。通常情況下,如果剩余時間較多,學生可以進行課堂習作;如果剩余時間較少,并且學生的討論熱情高漲,則可以考慮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來培養寫作思路。
總之,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方法能有效地發揮閱讀的作用,讓閱讀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讓學生在寫作時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入思考,理清自己的邏輯思維,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增強。因此,教師在講解閱讀時要充分利用好閱讀材料,利用教材優勢,創新教學思路,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同時進行提升和優化。
參考文獻:
周愛敏.初中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研究與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