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梅+王榮霞+楊蕊
(河南省濟源市沁園中學)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進行,傳統的教學課程已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也在進行相應的改革和創新。但在我國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對于整體教學效率的提升卻效果不大。因此,積極開展初中英語活動課程是英語教學的有效輔助手段,主要對初中英語活動課的開展方向和策略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相應的創新策略和開展方法,以切實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益。
關鍵詞:初中英語;活動課;長效
傳統的初中英語課教學,一直秉承以教師為主的傳授式教學法,重知識傳授,輕實踐運用,學生在課堂上很難提起學習興趣。為了改變這樣的狀況,國內的初中英語教師開始探索、嘗試采用活動課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優化教學質量。開展英語活動課主要以新課標為依據,通過開展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教學活動課的開展,必然是一個全新的教學思路,但其中的影響因素很多,諸如: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對學生的尊重程度,學生喜歡的教學活動類型。如果過于以教學任務為主,將會使整個活動失去其本質意義。為此,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長效地開發初中英語教學活動課程。
一、初中英語活動課的開展方向
初中英語活動課的開展,本質上是服務學生、幫助學生形成全新的學習興趣,并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英語學習技巧,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首先,教師需要高度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將整個課堂的活動時間完全交給學生,由學生自主地參與進來,并愉快地進行活動。教師和學生相互信任、學生之間相互幫助,每一個同伴都不能逃避,彼此接納和支持,“同舟共濟”建設性地解決英語學習的問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尊重是開展英語活動課的前提。
其次,教師創設的教學活動要依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開展,給學生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初中英語活動課是在英語課程改革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有一個不斷磨合、完善的過程。英語活動課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己親身實踐,在活動中掌握英語。英語教師必須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放手發動學生,讓學生大膽嘗試,自行安排自己和同伴在英語活動中的角色,能否讓學生“動”起來是開展英語活動課的關鍵。
最后,教師不能忽略英語活動課的評價,包括集體活動評價、學生個人評價。教師應做好活動中的記錄,在活動結束后,給予專業的評價及總結。評價是英語活動課持續開展的動力。
二、初中英語活動課的開展策略
1.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給予他們自主學習的空間
當前的英語教學,雖然名義上給了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時間,但時間相當的短,許多時候又恢復了傳統的傳授式教學模式,學生也對這種教學方式十分反感。究其原因,教師對英語教學存在錯誤認識:萬一活動課占用時間過多,影響教學成績。因此,在英語活動課中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始終使學生處于活動課的主角,參與活動的策劃、準備及總結,使學生成為活動課上真正的主人。同時,在活動內容的創設上,教師應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發現學生喜歡的活動內容,并引導學生進行相關優化,吸引每一位學生自主地參與進來。例如,七年級可采取趣味性較強的單詞接龍、繞口令等游戲類活動;八年級學生詞匯量增加,教材內容也豐富起來,教師可以感恩節、聚會、志愿者為主題開展活動,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自主參與活動課實踐。
2.分析挖掘教材開展活動,提升英語教學效益
為了上好英語教學活動課,教師首先應認真分析教材,找出適合活動課開展的話題,同時分析學生的知識水平現狀,對于不同的活動形式,在活動課前提出不同的準備要求:單詞背誦、對話練習、話劇表演等,讓學生在準備活動課過程中,鞏固課本所學,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完英語短劇《糖果屋》后,我們拓展進行了一系列課本劇展示活動,如《狐假虎威》等,并對學生的口語及表演進行專業指導,在練習及展示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鞏固和運用了知識,還提高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3.課內外活動形式多樣,優化英語教學效果
英語活動課在開展過程中應集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于一體,才能保證活動開展的有效性。初中學生具有好奇、愛說、愛模仿、思維敏捷的特點,教師可根據教材及學生特點,多角度開展話劇、小品、曲藝等喜聞樂見的活動,目前在我校的初中英語活動課中,依托英語社團,積極開展了英語角、海報制作、英語短劇展演、英語演講比賽、感恩節晚會等活動,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給學生提供了學習語言結構、理解語言現象、參加英語語言實踐的機會,從而優化了學中做、做中學的效果。
三、師生共同總結得失,以形成教學活動長效
英語教學活動是一種教學技能、教學策略在共同研究、共同合作中的嘗試和運用。教師必須勤于總結,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勤于反思,在理論指導下提高實踐效果。學生可以當英語教學活動課中的記錄員、匯報員。每次活動開始,讓學生寫出關鍵詞;每次活動結束,讓學生邊討論邊寫作,從而形成集體的智慧、共同的作業。通過這種方法,較好地處理集體活動與獨立學習的關系、集體活動與競爭學習的關系。
初中英語活動課的開展,本身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相當高的效益,教師應當正確地認識學生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全面有效地提升學習能力,使得整體的教學效果得到合理優化。
參考文獻:
[1]史琴綠.初中英語“活動教學法”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08.
[2]謝菊玲.新課程英語情境教學策略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注: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初中英語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JCJYC16051811)研究成果。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