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妍
摘要:小學六年級學生面臨小升初的壓力,語文又是三大主科之一,教學要求較高,而課堂教學效率一直是關注的焦點,所以本文對提高語文教學課堂效率的方法與策略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效率;方法;策略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語文教學又是小學三大主要科目之一。小學六年級是小學的最后階段,面臨小升初,無論從內容的廣度還是深度方面,語文學習都將跨上一個新的臺階,所以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然而在小學階段,隨著年級的升高,尤其來到了五、六年級以后,學生們沒有低年級那么踴躍了,回答問題也不積極,靜悄悄的課堂反映了課堂教學亟需改進[2]。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特別是對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來說更具特殊的意義,因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討論。
一、提高課前預習效果,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1、為什么要做好課前預習。“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中的這句話道出了事前準備的重要性。許多學生進入課堂后茫茫然而不知所為,既不會思考,也不參與探討,究其原因是課前沒有預習,思維跟不上課堂講授內容,所以只有提高課前預習效果,才能讓學生心中有數,不僅跟得上課程內容,還能將不明白的內容提出來討論,正如葉圣陶先生總結的“預習實為學生必須做的工作”。
2、提高課前預習效果的方法。從教師的角度來說,要讓學生課前有效預習必須先教會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針對語文課的特點,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預習:一是教會學生標注課文中的自然段、生字、生詞,找出其中的疑難點,傳授學生借助工具書、網絡等途徑查閱資料,還要教導學生正確朗讀課文;二是提高預習提綱的編寫質量,為此教師應以新課標為依據,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學生實際為切入點,設計問題和練習;三是注重預習效果的檢查和評價;四是邀請學生家長參與也可提高預習效果。
二、準確掌控課堂節奏,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1、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的必要性。據介紹[3],小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頂多只有20分鐘,如果不能將一堂40分鐘的課合理分配時間,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所以經常出現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開小差的現象。分配課堂教學時間的主動權在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效率非常有必要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2、把控課堂教學時間與節奏的方法。教師應針對小學生注意力集中和轉移的特點安排教學內容,例如根據學生興趣、內容靈活劃分課堂時間。新課標要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所以必須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用來安排以他們為主的學習活動,讓他們互相討論和交流,這樣便于學生思考和掌握新知識。掌控教學節奏應動靜結合,方法靈活,又切合實際。例如針對重點、難點,不僅要講清、講細,還應通過提問讓學生思考和消化;而對于比較簡單的內容,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學掌握,相應地教學節奏也可適當加快。
三、精心創設教學情境,誘發學生求知欲望
1、關于情境教學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意識地創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又形象生動的場景,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驗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使學生在心理機能方面獲得良好發展,這種教學方法稱為情境教學法。該方法的核心是激發學生的情感,因而教師善于利用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就能被激發出來,進而主動融入到教學活動中。
2、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與策略。首先,用心靈構筑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用愛心營造溫馨寬松的課堂氛圍。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面臨升初的壓力,教師應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每一個學生,努力營造民主、平等、自由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下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其次,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優化學習小組,激發學生潛能,讓學生學習課文時自己提出討論提綱,通過集思廣益與合作探索,提高其自學能力。
四、創新引導,巧妙設問,活躍語文課堂氣氛
1、如何通過引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閱讀理解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讓學生讀得進去是閱讀教學的關鍵,而引導得好又有助于讀得進去。由于學生在學習一篇文章時最先接觸的必然是文章題目,題目往往也是一篇文章的點睛之筆,教師可通過題目引導學生解題和破題,進而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例如在講授人教版《彩色的翅膀》(陳慧瑛作)時,教師做這樣的引導:播放張韶涵的《隱性的翅膀》。隨著音樂聲響起,(師問)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首歌?(生答)聽過?,(師問)“隱性的翅膀”是真的翅膀嗎?有說是,也有說不是,有一位同學說隱性的翅膀不是真的翅膀,而是象征希望、力量和理想。(師說)很好,我們今天一起學《彩色的翅膀》這篇課文,希望大家通過學習了解彩色的翅膀有什么象征意義,這樣學生們就會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彩色的翅膀的內涵。
2、深入淺出,層層深入,巧設問拓展學生思維。前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對兒童教育有這樣的觀點:兒童發展水平有兩個,一個是現有水平,另一個是即將達到的水平。后者是要發展兒童潛能,也就是教育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教師應以整節課、整篇課文的視角,系統地謀劃提問,全方位發展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能力,將復雜的問題分解為若干簡單的問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逐步引導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例如人教版《凡卡》中凡卡給爺爺的信沒有寫地址,爺爺當然收不到,可以設問:如果爺爺收到凡卡的信,會怎么想?采取什么行動?思考爺爺可能采取的行動,并陳述理由。通過這樣的設問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向更深、更廣方向發展。
五、結語
提高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效率的關鍵是轉變教學理念,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圍繞教學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讓語文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充分發揮語文基礎學科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趙一英.做好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期待精益求精[J].新課程學習(上),2015(5):85.
[2] 曹惠娟.如何讓安靜的小學語文課堂活躍起來[J].新課程學習(下),2011(12):16-17.
[3] 王曉斌.淺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