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萍
(黑龍江省綏濱縣綏濱農場學校)
摘 要:實驗教學是將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應用,是一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關鍵平臺,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途徑。但是,目前很多老師都忽略了實驗教學對生物教學的重要性,以至于生物的課堂效率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對如何利用生物實驗教學提高課堂效率進行研究,以此來更好地指導生物課程的開展。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課堂效率
一、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
1.缺乏正確的教學理念
生物實驗教學是一種輔助性的教學,但是在很多老師心中卻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教學途徑,生物實驗教學的教學目標存在一定的問題:(1)老師大多重知識輕能力;(2)重視思維能力,輕動手能力。老師所堅持的理念,導致對教學目標的定位出現一定問題,以至于出現了重實驗結果,輕實驗過程;重知識記憶,輕能力培養。另外,由于大多數老師認為教師是實驗的管理者,對實驗的過程老師都是步步把關,這種約束行為抹殺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創新思維,限制了他們探究能力的發展。
2.缺乏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
雖然很多學校的教學設施在不斷地更新和改造,但是教學理念的滯后導致對實驗器材的利用率不高。據觀察可以發現,很多老師對不同類型的實驗都采用相同的實驗環節開展,都是讓學生模仿老師的演示,或者是按照書本上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這種操作大多屬于驗證,都是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與實驗結果進行對比。在這種實驗模式下,學生在實驗中除了對知識有進一步的了解,根本沒有發揮實驗創新能力,在實驗操作中缺乏思考,不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驗原理進行靈活的運用。
3.缺乏科學評價方法
書面評價和操作觀察是對實驗教學最常用的評價方式,前者主要是對學生的知識進行檢驗,看是否達到其目標;后者是看學生是否能正確地使用顯微鏡等基本的實驗儀器。而這兩種評價完全不能夠說明學生實驗的水平,對實驗的能力、創新、態度等都難以進行準確的評價。例如,有些學生對實驗原理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并且有創新的想法,但是沒有達到滿意的結果,如果只是看實驗結果就否定其實驗能力是不全面的。
二、初中生物實驗提高課堂效率的策略研究
1.做好演示實驗,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生物作為一門自然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書本上的大多結論都是通過實驗得來的,通過實驗的演示,讓學生清楚地觀察到實驗是如何對疑問進行探究、認證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講到“發酵現象”時,老師在課前讓學生找些飲料瓶,并且在瓶中分別放入不同等份的白砂糖、干酵母、水,然后在瓶口套上干癟的氣球,過一段時間,會發現氣球會變大,并且不同等份原料的水瓶的氣球大小不一,有的甚至爆裂,這樣的實驗現象會讓學生感到無比好奇,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如果老師能夠把較難的知識轉化為簡單的實驗演示進行講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例如,在講解“肺類的氣體交換”,如果單憑對書本內容進行講解,學生不僅會被繁雜的知識所困惑,還會失去一定的興趣。但是為了讓學生明白從肺部呼出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可以在課前事先準備一杯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上課時,先讓一個學生對著澄清石灰水吹起,直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通過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現象,學生可以知道,從肺部呼出的氣體確實是含有二氧化碳的。通過實驗演示,不僅讓學生知道了腹部呼出的氣體成分,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探究欲望。
2.建立開放實驗,激發創新意識
多樣、個性、動態的實驗能夠使學生驗證各種想法,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老師不應禁錮學生的思想,在實驗中,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驗證,在實驗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對學生的猜想進行肯定,也可以進行糾正。例如,在了解“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時,老師可以給學生提供鯽魚和水,并且給一段時間讓學生進行觀察。對于學生提出的觀點:鯽魚靠什么來進行靈活的游泳?從魚的外形來看,胸鰭、背鰭、尾鰭在游泳中具有什么作用,每個學生對每個部位的看法不一致,老師可根據學生對其三點的看法對學生進行分組,觀點一樣的同學為一組,一共為三組,如果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單獨一組,各組再進行觀察,例如,堅持胸鰭的學生,可以采用對比的方式進行驗證,剪掉魚的背鰭、尾鰭,看魚的運動狀態。通過實驗,學生可以發現,被剪掉尾鰭的魚運動狀態明顯減慢很多,并且魚身體的方向也是搖搖晃晃的。通過這樣的實驗,學生明白了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然后加上老師的引導和講解,能夠對其知識進行完整的了解。這樣開放性的實驗不僅能夠讓學生自己找到問題的所在,還能夠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
實驗教學的開展除了本文所提及的兩個方面,還可以通過拓展課外實踐等實驗進行,生物本就是一門自然類學科,并且初中生物是生物的入門,在自然界中就很容易進行生物實驗。生物老師應該結合生物的教學特點,在強調生物知識的同時,運用科學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孫麗歡.如何提高初中生物的課堂效率[J].中學時代,2014(16).
[2]趙進,陳士元.對待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教師要規范更要創新[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