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梅
(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育新小學)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課的成效,一線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對英語閱讀課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教學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學情情況等內容進行準確的把握和剖析。首先闡述了小學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多年小學英語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切實有效的對策,從學生的生活實際角度出發,將閱讀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小學生在體驗中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感受英語帶來的快樂。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問題;對策
現在無論是中考英語還是高考英語,對閱讀題的考查是越來越多,學生的理解材料能力和分析材料能力成為近年來考查的重點,這就對學生英語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開始階段,影響著今后學生進入初中和高中英語閱讀的學習,小學英語閱讀基礎打得好勢必將推進之后的學習,反過來,如果小學覺得英語閱讀學習困難,產生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勢必對今后英語閱讀的學習產生不良的影響,所以,小學英語教師更應該有責任意識,把小學生英語閱讀的基礎打好,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是每一位小學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下面,就目前小學英語閱讀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敘述,最后提出了應對策略。
一、小學英語閱讀課堂存在的問題
1.重視跟讀,忽視對閱讀材料的理解
現在小學課本上都配有光盤錄音,教師在上課時非常重視讀,采用了多種方式的讀:跟著錄音讀、教師領讀、學生領讀、小組讀、自己讀等,教師重視學生的閱讀沒有錯,但是在學生沒有理解材料內容的情況下長期反復地簡單重復,會讓學生喪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2.注重詞匯語法,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對于閱讀材料的教學沒有形成整體的感知,而是采用老一套的辦法:對閱讀材料中出現的某個詞、句法特別關注,將它當作一篇課文去進行詞匯和語法的分析,過分強調了詞匯與語法,而沒有讓學生在閱讀中產生情感的體驗,學生完全沒有閱讀的興趣,學習閱讀積極性低。
3.問題提問不恰當,不能引發學生思考
對于同一篇閱讀材料,教師這樣問會讓學生無從下手,難以回答,激發不了回答的興趣,而另一種問法卻能讓學生活躍起來,所以在閱讀材料的提問環節,教師應多關注自己的提問方式是否恰當,是否能引發學生的思考。
4.走過場式的教學,學生無法接受
教師有時在上閱讀課時,學生閱讀完成之后,教師不加以點評和分析,就直接進入到下一篇的閱讀中,這樣的閱讀只增加了學生的閱讀數量而忽視了學生閱讀的質量,俗語量變而無質變,這一問題需要一線小學英語教師在上英語閱讀課時注意。
二、小學英語閱讀課堂對策的分析
1.創設情境,有效導入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創設非常豐富的語境,引導學生接觸和熟悉所學語言,調動廣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喚起學生真實的閱讀欲望。這樣小學英語閱讀課堂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主動地參與到閱讀的學習中,提高閱讀水平。
2.整體呈現,初步感知
小學英語閱讀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指導學生從閱讀材料中整體把握所學材料內容,從英語學習的整體性去出發,讓學生在真實、自然的情境中學習英語,感知整個材料的含義,從而準確把握主題。教師也應該特別重視問題的設計,引發學生的思考。在學生初步感知材料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的主要內容,比如,聽力活動導入教學,不僅聽力水平提高,而且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看圖標號方式,使學生加深了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在尋找信息中把握整體思路。
3.反復品讀,培養技能
在學生了解了閱讀材料的基本含義,并對材料有了整體感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反復重復,分別進行泛讀、精讀、再讀。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提示閱讀方式,設計不同任務,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品悟,也充分理解了材料的含義,學生良好的語感逐漸形成,也提高了閱讀效率。
4.回歸本文,拓展運用
學習知識就是為了知識的運用,在學生完成閱讀后,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辦法幫助學生去內化本節課中所學的知識,通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加以運用,學生的語言水平才得到了不斷的充實與鞏固。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展現的舞臺,表現他們的語言能力,將學到的知識內化、升華。
綜上所述,小學學生閱讀問題的解決不是一日之事,需要每一名小學英語教師肩負起高度的責任意識,將解決小學英語閱讀問題當作分內事去研究、去實踐,只有每一名英語教師都腳踏實地地去認真對待這一問題,我們的小學英語閱讀水平才能得到整體的提高,我們的未來之星才能夠更健康、更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宋桃娟.從一節研究課談語篇教學的有效性[J].河北教育,2014.
[2]馮勝男.如何在生活化中開展語篇教學[J].河北教育,2014.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