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東+耿興濤
摘要: 滑坡治理已經成為當代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文章通過對滑坡成因的分析,提出清方+框格錨桿護坡+擋墻+截排水溝的治理措施,有針對性地、科學有效地、及時地保護居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Abstract: The landslid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Through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landslide, the treatment measures of landslide + slope protection with anchor frame + retaining wall +drainage ditch are proposed, which can provide targeted,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imely protection to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residents.
關鍵詞: 滑坡;成因分析;治理
Key words: landslide;cause analysis;treatment
中圖分類號:U216.4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5-0067-02
0 引言
順層滑坡是一類極易發生且危害極大的滑坡災害,嚴重威脅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1]。本文提到的就是典型的順層滑坡,滑坡出現于2015年8月,滑坡坡腳為一住戶及南東側農貿市場,常住人口約8人,房屋價值約300萬。滑坡總體地形坡度10~25°,前沿變陡,陡坎高1~2.5m,目前已被下滑的土體掩蓋。斜坡總體不穩定,已形成滑動,后沿裂縫已被村民采用挖掘機填實,防治雨水直接從裂縫滲入造成更大的滑動。
1 工程地質
1.1 概況 滑坡區屬于川滇臺背斜構造區,區內斷裂、褶皺等地質構造走向以北西-東南方向為主。滑坡地層可分為第四系全新統覆蓋層(Q4)和厚度41m左右的寒武系中統陡坡寺組(ε2dp),其中前者按成因分為第四系殘坡積層(Q)厚0.0~3.0m、滑坡堆積物(Q)等。滑坡北東高西南低,地面高程1946.89~1995.97m,相對高差49.08m,坡頂渾圓平緩,滑坡以10~25°左右的斜坡為主。微地貌為上中緩下陡型斜坡,斜坡總體坡向261°。在滑坡西北老108國道旁有一斷裂發育,斷裂面傾向250°,傾角70°,斷裂上下兩盤均為海口組地層。斷裂東盤地層傾向270°,傾角50°,巖層有拖拽和產狀變化現象。斷裂走向北西-南東,長度大于3.3km,為張性正斷層,受斷裂影響,上盤巖體裂隙發育、破碎。滑坡范圍位于上述斷裂上盤,地質構造為巖層西傾的單斜構造,該滑坡為典型的順層滑坡,巖層產狀:245~250°∠35~45°。
1.2 滑坡變形特征 滑坡分布在坡度10~25°的斜坡-陡坡地形上,局部有滑動形成的寬1~2m,長3~6m,坡度5~10°的滑坡平臺,滑坡前緣一帶地形總體較陡,一般40~55°,滑體已下滑到與房屋接觸。后緣最大高程1982m左右,在最后一條裂縫后為潛在滑動區,裂縫前為滑動區,滑坡前緣高程1948.24~1949m,相對高差最大34m,滑坡后緣是村民封堵裂縫時開挖,形成高0.8m~2.4m陡坎而露出滑坡壁,滑體上滑坡裂縫十分發育。
1.3 滑坡結構特征
1.3.1 滑體 上部0.5~3.2m的坡殘積物,為粉質粘土夾砂巖碎石、角礫,下部為海口組強風化泥質頁巖夾粉砂巖及少量泥灰巖。強風化層巖體頁巖(泥巖)呈土狀,滑體巖土體松散,粉質粘土呈硬塑-可塑狀態。滑體厚度2~3.4m,平均厚度3.0m左右,加上破碎帶平均1.6m總體厚度平均4.6m。滑體滑動方向沿著最大重力作用方向滑動,主滑方向261°。
1.3.2 滑面(滑帶) 滑坡滑面為強風化基巖面,分布在巖土界面上,強風化基巖面相對密實,主要為粘性較強的灰白色風化粘土層,透水性相對差,降雨入滲后在此處形成含水相對高的滯水帶,造成地下水軟化巖體,降低巖土體的抗剪強度,形成力學強度相對薄弱帶,再加之該層粘土具有膨脹性,清水性較強,易吸水變軟,從而降低滑體阻滑能力。
1.3.3 滑床 滑床為強風化基巖,巖性為泥質砂巖夾少量泥灰巖,巖體風化裂隙發育,較破碎,巖質軟,力學強度低。
2 滑坡成因分析
2.1 破壞模式 該滑坡為土質滑坡,遇不利荷載,暴雨、坡腳切坡、坡頂加載、地震等,土體沿著基巖表層的粘土產生滑動。
2.2 滑坡誘發的因素 斜坡下端接近坡腳段坡度較陡,阻滑力小,滑體在降雨時,滑帶土變軟,強度降低,且降雨增加滑體質量,下滑力增加,斜坡體應力平衡被破壞,加之前緣凌空,致使斜坡失穩發生滑坡。故誘發滑坡的主要因素為降雨[2]、滑體、滑帶土的工程地質性質、地形條件,巖土界面的傾角,斜坡凌空條件等。
3 滑坡治理措施
3.1 清方[3] 清除滑坡體,按四級放坡進行清方,每級邊坡高度按照10m。清方坡比1:1.5~1:1.9。清方處理區面積約為3330m2,清方土方量約16438.48m3。其余地段應盡可能地少對現狀坡體擾動。
3.2 框格錨桿護坡[4] 在清方基礎上,對邊坡進行框格梁錨桿護坡。框格梁縱梁間距采用3.0m,橫梁間距按照2m高差進行設計,節點處設置錨桿。錨桿長度分為4m、6m和9m。框格梁縱梁截面為0.4×0.3m,橫梁截面為0.3×0.3m,框格梁采用C25的砼澆筑。橫梁總長1029m,豎梁總長1332m。錨桿采用Φ32的鋼筋,錨桿傾角為25°,造孔直徑為Φ91mm,錨孔采用水灰比0.45∶1的水泥砂漿灌注。
3.3 擋墻 清方后,在坡腳設計一護腳擋墻,墻高2.2m,基礎埋深1.0m,墻頂寬0.8m,底寬1.0m。擋墻長58.5m,合計121.5m3。框格梁地梁坐落于護腳擋墻墻頂上。
3.4 截(排)水溝 1、2、3、4號截排水溝位于各個平臺坡腳上,5號截排水溝位于坡面的左側,6號截排水溝位于坡的中間。1、2、3、4、6號截水溝凈斷面為0.3m×0.3m,5號截水溝凈斷面為0.5m×0.5m,1、2、3、6號按照0.7m×0.5m的矩形截面設計,4號按照1.1m×0.6m的矩形截面設計,5號按照1.3m×0.8m的矩形截面設計。
4 結論
①該滑坡為順層土質滑坡,形成滑坡的主要原因是降雨。②清方+框格錨桿護坡+擋墻+截排水溝的治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阻止滑坡規模的擴大。③文中的治理措施是有針對性的、科學有效的,能夠及時保護居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陳飛,柳開彥,李俊,張月峰,孫琿.山體滑坡綜合治理方案及施工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2016(30):233-235.
[2]羅渝,何思明,何盡川.降雨類型對淺層滑坡穩定性的影響[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4(09):1357-1363.
[3]任志丹,呂力行.某露天銅礦采場滑坡因素分析及治理方案[J].價值工程,2014(02):33-34.
[4]李樂超,彭釗,李士青.滑坡治理中格構式錨桿框架結構設計[J].低碳世界,2016(2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