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莎莎
【摘要】眾所周知,科學實驗是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家庭小實驗則能夠彌補科學實驗教學中的不足,進而更好地對初中生自身的知識結構水平以及實驗能力進行培養。文章對科學家庭小實驗有效開展策略進行詳細探究,希望能夠推動學生各方面水平的提升,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科學 家庭小實驗 指導策略
科學家庭小實驗就是充分使用家庭生活中的物品來完成相應的小實驗,進而有效對科學學科進行探究和學習。家庭小實驗自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行性以及靈活性等多種特點,它作為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外的一種形式,不僅能夠對課堂教學的不足進行補充,還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進一步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處理問題能力進行培養,并且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在科學方面的素養。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進行家庭小實驗時,教師要對其進行相應的指導,避免出現意外。
一、在進行家庭小實驗時,保證實驗選題的多樣性
首先,聯系生活。科學本身就是一門較為基礎的學科,學科發展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之間聯系得十分緊密,并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因此,在課堂教學結束以后,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布置一些和生活相聯系的實驗讓學生回家完成,這樣不僅讓學生感覺到自身所學能夠得到應用,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完《溶質質量分數》以后,要讓學生在家中配置相應的溶液,如含量為0.9%,質量為500g的生理鹽水。通過配置溶液讓學生體會不同濃度溶液在實際生活中的用途,充分體驗科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
其次,實驗選題要與教學目標相吻合。不管是在課前還是在課后,學生所進行的家庭小實驗一定要與實際教學目標相符合,進而達到對科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探究的目的,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自身實驗能力和水平。
最后,注重趣味性。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布置實驗任務時,一定要布置趣味性較強的實驗,以實驗帶動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對科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讓學生在家中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酸堿指示劑,讓學生觀察液體的反應以及顏色的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要保證家庭小實驗形式的豐富性
(一)多設置一些獨立操作的實驗,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布置家庭小實驗不僅能夠提升學生自身操作水平,還能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布置一些能夠獨立完成的實驗,進而對其自主能力以及主觀能動性進行培養,提升學生各方面素質水平。例如,讓學生繪制等高線地圖,這樣學生不僅動手能力得到訓練,還能加深對地圖繪制原理的理解。
(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實驗,提高學生合作能力
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要提高學生日常溝通交流以及合作能力,因此家庭小實驗一定要符合新課改要求。可以組織學生在同學家中進行合作實驗,提高學生間的合作能力,增進學生間的溝通和交流,進而在互幫互助狀態下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
三、保證家庭小實驗選取器材的科學性
在進行家庭小實驗之前,要對實驗器材進行選擇,一定要保證器材的合理性以及與生活之間的貼近性,使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來代替實驗室器材。而生活中的這類器材是比較廣泛的,例如玻璃杯、鏡子、小藥瓶以及破舊玩具等等,這些都可以被當作實驗器材。因此在生活中學生要對這類物品進行收集,并擺放整齊,為小實驗做好準備。例如,在進行觀察鐵釘生銹的試驗中,就可以使用礦泉水瓶來代替實驗室中的燒杯。
四、要保證家庭小實驗操作的規范性
家庭小實驗是課后學生在自己家中完成的,雖然遠離教師,但是又不能完全沒有教師的指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較難購買或者是很難獲得的物品,如pH試紙等,并且還要對學生的實驗報告進行指導和分析。
此外,學生在進行家庭小實驗的過程中能夠積累諸多知識,提升實踐操作的能力,進而把實驗所具有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合理評價在家庭小實驗這個活動當中屬于最主要的環節,等學生完成實驗以后回到學校,教師一定要對他們的實驗情況進行及時評價和反饋,進而讓學生了解自己還有哪些不足之處。
五、結論
總而言之,在學生進行家庭小實驗時,教師要盡可能地保證實驗選題與實際生活的關聯性,使用器材的合理性;要進行效指導以及良好評價,讓學生順利地完成家庭小實驗。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有效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以及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