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廣友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實施,初中物理教學也在進行創新和改革。物理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策略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識。本文闡述了合作學習的基本概念,研究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 合作學習 策略
一、合作學習的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教學,很多內容需要學生合作來共同完成,而合作學習是指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明確各自的學習任務,從而相互促進,共同完成任務。合作學習要求學生融入集體中,集體解決問題,在共同解決問題的同時樹立合作意識。合作學習是課改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合作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使他們走向社會后能夠更為積極地融入社會生活和工作中。合作學習需要學生積極、有效地相互溝通,學生之間合作、交流,以集體觀念為先,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學習和合作能力。教師要分析合作學習策略在初中物理中的應用,設計教學方案,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安排教學任務,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實施策略
(一)注重合作學習小組組建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初中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階段,教師要肯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以及個性特征,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設計教學任務。分組時,教師可觀察學生的學習和興趣特點,將具備相似愛好的學生分為一組。學生的興趣相投,能夠快速高效地交流,小組的合作能力會增強,而輕松的學習氛圍能夠促進組內學生的集體討論,讓他們更好地完成任務,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另外,分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搭配,將成績優異和相對較差的學生穿插著分組,促進程度不同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精挑細選,確定適合合作學習的章節
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方法進行教學,教師要做好備課準備,精心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適合合作學習的開展,確定好合作學習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目標。教學前,教師要充分研究初中物理教材內容,選擇科學合理的章節開展合作學習,這類章節學生難以獨立較好地完成,或者難以正確地理解;這類章節要能夠激發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要有開放性的內容以助于合作學習的開展。例如,在學習《物體的浮與沉》內容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獨立分析和理解基本概念,隨后開展合作學習“下沉的物體是否都受到浮力的影響”,結合猜想、討論、設計、驗證的方式在合作學習中發散思維,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三)課前實施合作學習,讓學生養成預習習慣
課前的預習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科學地引導學習小組進行課前預習。初中物理知識以及物理現象與生活息息相關,但學生知識掌握較少,生活經驗相對匱乏,所學習物理知識難以與生活相結合。教師在課前要布置預習內容和任務,鼓勵學習小組搜集相關知識。例如,在學習《磁》的內容時,教師可在課前要求學生搜集磁現象的實際案例,方法不限,可借助圖書、計算機等。小組學生搜集案例后,再一起對這些現象展開討論。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主動進行合作性學習,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四)課中把握時機,提升合作學習成效
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時機進行合作學習,提高合作學習的成效。物理知識概念較為抽象,教師進行物理知識教學和提問時,學生常難以正確地理解和回答問題。此時,教師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物理教學,先提出較為典型的案例,鼓勵小組成員討論,再進行總結。例如,在斷路知識學習時,教師可先提出常見的電路斷路現象,鼓勵學生分析斷路的后果,以及產生斷路的原因,從而更好地理解斷路概念。初中物理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需要通過實驗的方式學習,學生既要動腦又要動手才能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可通過探究實驗、驗證性實驗讓學生動手、動腦,鼓勵小組設計實驗,對實驗的過程和結果做好記錄。教師可鼓勵學生設計電池、燈泡功率等驗證性實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斷路概念知識。
(五)合理評價,鞏固學習
教師要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競爭意識,發揮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評價時,教師要結合小組評價和個人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態度、方法以及參與程度,注重學生的合作交流情況;要對小組進行科學的評價,同時對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個人進行肯定和鼓勵,對表現較為突出的小組給予獎勵。
三、結束語
合作學習策略是初中物理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手段,能夠提升教學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采用合作學習策略時,要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合理組織安排教學方式和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合作態度進行評價,從而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