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
摘 要: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電力的持續供應,因此電力配網管理上技術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飛速進步,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對電力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在電力配網制定和完善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我國電力事業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水平,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實現電力事業的進步和發展。文章主要分析電力配網管理技術的運行和維護,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健康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電力配網;管理技術;維護;運行
電力配網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基礎性作用,但是其中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只有分析并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保障電力配網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才能夠實現電力配網管理技術的建立健全。因此,分析電力配網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就成為了亟待解決的事情。
1 配網運維管理的現狀
現階段配網的網架基礎較為薄弱,自動化水平較低,相對落后的檢測手段,再加上配網的特點如面廣、線長、點多等會增加電網運行維護工作的難度系數。相較于國外配網運行維護情況而言,我國在配電投資比率、輸電、發電等環節中頻繁暴露出許多問題。隨著近些年逐漸增加配網資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配網的運行狀況,但是其網架結構薄弱、基礎較弱等缺陷依然比較突出,尤其是臺區低壓設備過于陳舊的問題日益突出,增加了在用電高峰期間故障發生的頻率,從而影響供電搶修工作的順利展開。
隨著不斷加快的城市化進程、不斷提高的居民生活水平,社會逐漸增高的電氣化程度,使得社會各個領域都無法接受停電所帶來的損失,這就對配電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
2 電力配網管理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有效的專業化管理
在電力配網實際運行過程中,會出現管理部門人才缺失的情況,再加上管理缺乏專業性,直接導致管理目標也缺乏有效性。在實際工作中,陳舊單一的管理模式缺少創新,工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沒有明確自己的職責,配網維護與運行出現問題也是在所難免。
2.2 配網結構不科學,配網形式不合理
電力配網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配網結構是否科學。目前,在電力配網管理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較高的配網線損率,究其原因是沒有充分的重視電力配網的規劃與建設、不合格的網架結構、電力用戶的負荷要求與輸電線路設計不吻合等等。實現電力配網結構的科學合理性是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基礎和前提。
2.3 缺乏標準化管理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電力配網中應用管理技術缺乏標準化,缺失統一的標準就無法保證相關工作人員的行為及行為后果,就無法保證合理的進行配網施工項目規劃。缺乏統一的規章制度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缺乏統一的監控流程規范來實時監控施工現場,缺乏統一的考核標準來調動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4 缺乏對自動化系統和設備的充分運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供電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電力配網要在保證正常運作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和供電質量,這就需要充分運用先進科學技術和自動化系統,這在解放勞動力、提高工作效率、及時發現故障、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等方面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現階段我國電力配網還沒有做到充分運用自動化設備,如智能開關、監控檢測終端等等。
3 新形勢下針對電力配網管理中存在問題提出具體解決對策
3.1 加強對電力線路及電力配網設施危害的安全檢修
(1)對配網線路設備進行定期的巡視工作,及時的清除線路臺區范圍內的障礙物,如樹木等;定期檢查避雷器和絕緣瓷瓶,最大程度的避免停電事故的發生。另外,管理末級漏電要加強管理,安裝與維護總保護器的工作也要真正的貫徹落實下去,盡可能的降低由于單個用戶出現故障或單臺配變出現故障而造成主線停電的可能性。
(2)充分利用新設備,在實際供電中盡可能的采用地埋電纜、架空絕緣導線及架空電纜等,使故障發生率大大降低。
(3)定期檢修配電線路及配電變壓器的運行狀態,如果遇到線路或設備出現異常情況,應該及時上報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中。
3.2 提高配網基礎設施管理水平
首先,對電力配網建設工作進行科學規劃,盡可能的簡化線路布置以降低安全事故出現的頻率,這就需要電力配網各個部門之間要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聯系,明確配網結構框架,確保科學性、合理性的配網規劃得以在實際工作中貫徹落實,為后期的配網的檢修和維護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在電力配網建設中應該加強管理的規范化和統一性,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來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為配網的正常運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最后,加強人員專業化管理,明確崗位分工,劃清職責界限,必要時可以開展有規律、有計劃的培訓,來提高工作人員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養。
3.3 標準化管理
(1)工程管理制度標準化。嚴格遵守《配電網工程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規定,嚴格執行公司及國家電網統一制定的專業管理制度,包括審計、物資、財務、計劃、規劃等方面,將分層管控職責落實到位。
(2)業務實施流程標準化。定位機構職能,使流程管控不斷強化,明確業務界面和銜接職責,將橫向崗位與部門之間內部流程進一步細化,使業務流程框架體系符合內控要求,并可以覆蓋到各個部門。
(3)評價考核機制標準化。明確工作事項、技術事項、管理事項的責任,將指標量化,定期分析與統計指標,盡早的發現管理中出現的薄弱環節和問題,增強對參建隊伍的考核力度和檢查,確保全過程、全面、全員的貫徹執行相關標準。
3.4 充分應用自動化系統及設備
首先,智能開關。即便沒有通訊線路,智能開關也可以實現自動恢復費故障段、自動隔離故障段、自動診斷故障的供電,通過主站與子站的控制單元實現遙控、遙測自動化。
其次,監控、檢測終端。其主要包括出線開關終端、開閉所開關終端、聯絡開關終端、分段開關終端等等,其可以有效地采集、處理信息,接受、執行遙控指令,上報事件記錄等等,此外,還具備參數設置、保護電源、通訊、自恢復、閉鎖功能、自診斷功能等等,其在電力配網的正常運作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力配網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實際工作中,務必要重視電力配網的建設工作。為了滿足經濟的發展需求,實建立健全生態、科學、協調、環保的電力配網系統至關重要,是我國電力事業健康、快速、有效、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鄭斌.試論電力配網管理技術的運行和維護[J].電子制作,2014(19):212.
[2]郭莉.對電力配網管理技術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2):7718.
[3]陳巍.電力配網管理技術運行及維護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6(19):308.
[4]劉國益.試論電力配網運行和維護管理技術[J].低碳世界,2015(10):38-39.
[5]湯志銳.電力配網調度管理實踐及其技術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19):121-122.
[6]曾偉明.電力配網調度管理實踐及其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