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外國語小學 徐 超
基于微課的前置性學習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的應用
——以蘇教版《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為例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外國語小學 徐 超
目前,隨著“微課”和“前置性學習”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對之都不陌生。但是,如何將微課運用于日常教學之中,如何將“微課”和“前置性學習”有效結合,最大化地實現教學目標,全面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交流辨析能力、觀察能力,這些都是開展“前置性課堂”實驗的老師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以蘇教版五下《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一課為例,介紹如何在小學數學策略教學的課堂中運用前置和微課。
【課前】
本節課的教學不以學生能夠解決教材里的各個問題為目的,而在于學生對轉化策略的體驗與主動應用。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轉化能力和意識,對今后的學習和解決更復雜的問題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將教學目標設置如下:
1.讓學生經歷轉化策略形成的過程,在過程中理解轉化策略的內涵和特點,初步掌握策略;
2.處理好多樣化策略與轉化策略的關系,既要體現策略的多樣性,又要關注策略的優化,突出轉化策略;
3.處理好方法、策略、思想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運用各種方法,理解轉化策略,感悟轉化思想。
實施步驟:
1.發現策略,例題的教學重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化復雜為簡單,感受轉化的特點與作用。
2.回顧策略,按圖形中的轉化和計算中的轉化兩方面回顧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轉化策略,在回顧過程中不僅要系統整理,還要從策略的高度進行引導和提升。
3.應用策略,在練習中給學生留足獨立思考的時間、相互交流的機會,根據學生實際指導轉化的具體方法,讓學生在練習中學會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首先要確定書上的哪些知識點可以做成微課。(1)課的開始,利用歷史上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故事——“曹沖稱像”,簡短活潑的動畫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目光,把今天上課的主題引出來——即“轉化”策略,這樣從故事入手,十分恰當而富有趣味性。(2)微課中的主體講解內容則選擇了例題。例題是關于兩個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轉化,雖然在微視頻中講解了轉化的方法,但是由于轉化的方法并不唯一,所以在“前置性學習單”中仍然設計了這一題的空白,目的是留給學生思考其他轉化方法的空間。(3)微課中還設計了關于圖形的周長的轉化,并且以題組的形式出現,目的是讓學生感受有的圖形轉化周長不變而有的則周長發生了變化。
前置性學習單的設計原則與微課基本保持一致,除了對例題多種轉化方法的補充、題組的對比練習,還有對舊知的回顧與喚醒。具體安排如下表:

例如:知識點: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轉化(感受轉化方法的多樣性);微課出示例題,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嗎(圖略)?然后引導學生用分一分,移一移的方法分別將兩個不規則的圖形轉化成長方形。動態演示轉化的過程,并且引導學生:你還有別的轉化方法嗎?請你在學習單上試一試。前置學習單:驗一驗:用自己的方法驗證這兩個圖形的面積是否相等。然后回顧應用策略,進行拓展延伸。
制作微課之前,先制作錄微課要使用的PPT。教師只有對微課的設計有了完整、清晰的思路,微課的錄制才能一氣呵成。錄制微課使用的PPT不能照搬以前或是別人的課件,它必須是教師基于對前置性教學的整體思考而制作的,和前置學習單不僅要對應,還要考慮對知識點進行取舍、整合,為上課的內容留有余地。
至于微課的觀看方式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教師將微課傳到班級群共享,讓班里的每一個孩子自行下載觀看;另一種就是教師將錄好的微課利用空余時間統一在班級播放給學生。當然,現在還有一些關于微課的網絡平臺可供選擇,教師甚至可以將微課上傳到“中國微課平臺”或是“微課網”等相關平臺,讓學生點擊觀看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就目前而言,大多數采用第一種方式,學生可自由控制學習的時間和進度。
關于前置性學習單的批改和收集,目前還是主要依靠教師手工完成,在多媒體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暢想今后學生可以在網絡上完成前置學習單。網絡幫教師批改并且分析學生的自學情況,為教師的二次備課提供了素材和依據,更好地實現以“學”定“教”。
【課中】
教師批改好學生的前置性學習單,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二次備課,調整教案和課件。
1.思考故事引入策略;
2.小組交流感受策略;
3.小組匯報激活策略;4.分層練習適度拓展;
5.課外延伸,提升策略。
【課后】
本節課的內容和生活還是有很多關系的,課后還可以設計讓學生尋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轉化策略解決了現實問題。
反思:這次使用“微課+前置學習單”的模式上《用轉化策略解決實際問題》一課和以前上同樣的內容比較,有了很大不同。
首先,在這節課上,學生表現出了極高的學習熱情和自信,課堂互動氛圍非常熱烈,舉手發言率很高。學生對于微課中提到的“曹沖稱象”的故事做出了精彩的回答,說明學生把握住了本節課的實質即“為什么要轉化”以及“怎樣轉化”。
其次,課的容量得到大幅提升。以往在沒有使用微課和學習單的時候,我們常常感受到策略教學的課堂上時間尤其緊張,往往幾道題目一做,還沒來得及讓學生好好感受一下策略,就快下課了,更別提進一步應用策略、一題多解和拓展延伸了。通過前置性學習,為教師節約了課堂的寶貴時間,引導和培養了學生的策略意識,也給了教師對新授內容拓展的時間和空間,充分實現讓后進孩子吃“好”,讓優秀的孩子吃“飽”。
其實,學習轉化策略,不僅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轉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具有應用轉化策略的意識。這種意識的激發,必須建立在充分體驗策略價值的基礎上。而微課和前置性學習單的設計為本節課讓學生充分體驗轉化策略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不斷對轉化策略的價值進行追問和引領,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轉化意識和能力,提升了學生對轉化思想的感悟,而不僅僅停留在應用轉化解決幾道題目而已。
作為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師的我們,要充分發揮“微課+前置性學習單”的作用,讓學生在微課的指導下進行有效的自主學習,讓每個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