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君
[摘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的重要教學目標和任務,新時期對小學語文的閱讀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以學生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讓學生更容易掌握閱讀教學的重點。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分析,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閱讀 悅讀 小學語文 自主性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和目標,老師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引導學生在進行自主閱讀的同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閱讀感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多元的、個性化的閱讀觀,給學生充足的發展和想象的空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投入閱讀的過程中,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愉悅,以達到更加深刻理解文章內容的目的,讓學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一、閱讀與悅讀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注重強調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老師常常會給學生的閱讀附加一些額外的任務,如:找出中心思想、概括主旨以及得出啟示等等。這種帶著任務閱讀的方式,極大地扼制了學生學習熱情,其后果可想而知。新課程標準下,真正的“閱讀”是在于“悅讀”,只有讓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下去閱讀文章,學生們才會用心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內容,讓學生愛上閱讀,他們才會主動去增加自身的閱讀量。而只有增加了閱讀數量,才會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因此,老師需要在教學中注重關注學生的內心思維和情感變化,需要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更好地進行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
二、學生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閱讀是學生從課本中獲取知識的活動,是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學習過程,不同的學生對同樣的知識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由于學生的自身特點、理解能力、認知行為以及思維活動都大不相同,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一定會對閱讀內容產生個性化行為,對文章的理解和領悟往往也存在個性化傾向。老師需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把閱讀作為調節心情的一種休閑方式,讓學生在通過閱讀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陶冶自身情操。營造和諧的閱讀氛圍,有效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對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老師在教授《冬天是個魔術師》一文時,首先讓學生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想象文章中所描繪的情境,要求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語氣,在學生朗讀到雪地中的情境時,思考冬天這個魔術師都變出了什么。在學生對課文通篇朗誦后,老師播放迷人冬景的有關課件:魅力的冰雕展覽、大雪覆蓋的森林以及正在雪中盡情玩耍的孩子等。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以及雪景照片的展示,將學生帶到文章內容中去,再加上老師的引導和輔助,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感受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能力
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單是了解文章內容,而是要在閱讀文章的同時,獲得閱讀心得,通過對文章的賞析,填補自身的藝術缺陷,從而有效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教學的個性化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效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在講授《春天的手》一文時,老師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如果春天到來了,會給我們的周圍環境帶來什么樣的變化呢?讓學生在課堂結合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自主閱讀后,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時,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得到拓展,讓學生回答問題,然后老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并進行點撥,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思維能力,進行不斷思考和閱讀,從而不斷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效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三)使用多媒體設備,使閱讀生動形象
老師需要在課前精心設計閱讀教學方案,做到將創意解讀、正確解讀相融合。多媒體設備可以把文章內容、圖像、文字以及動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出生動形象的教學動畫,使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讓學生帶著一種愉悅的身心去投入閱讀中,進行創造性和想象性的閱讀活動,從而產生愉悅的審美效果,喚醒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老師選擇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提高閱讀效果。多媒體課件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掌握閱讀中的重點和難點,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參考教學大綱的要求設計課件,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翅出來。例如,在《獵人海力布》一文中,老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本文的教學難點和重點充分地展現出來,讓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同時,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更容易完成此節課的教學任務。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在多媒體設備輔助下的思維拓展能力,確保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中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
三、結語
閱讀是學生和作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產物,文章的意義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產生。小學生因為年齡和認知的影響,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老師積極地啟發和引導。老師要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同時從自身的角度去領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變“閱讀”為“悅讀”,以達到自身審美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