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亨香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早已經滲透到了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當中,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改變。因此在我們的小學數學教育中,我們需要開展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的整合。這對于改進我們的數學教學方式,提高我們老師的教學效率與質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都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于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進行良好的整合提出幾點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化早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生活早就已經離不開信息技術,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的時代。教育制度不斷改革創新,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都在不斷改進完善。因此,在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小學數學教育要想順應時代的變遷,也就必須要加強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這對于我們國家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而這對我們數學老師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戰,但它同時也是一個機遇。于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去改變、去創新,讓我們去適應信息化教學,讓信息化服務我們的教學。
一、小學數學的本質及意義
數學是一種能澄清混淆的思考方式,它是一種語言,能讓我們把世界上混雜的局面翻譯成可以去管理的方式。簡單來說,數學就是數的理論,高深一點就是,數學是數的哲學。沉浸在數學世界里不斷探索尋求,能凈化升華我們的思維到至純至凈的層面。數學是打開科學大門的敲門磚,就是這些數字讓我們得以探索了解這個神秘而美麗的大自然,浩深邃的宇宙。學有用的數學,獲得必要的數學。數學教學是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用最簡便的方法,讓學生掌握人類幾千年的數學知識來適應社會需要。小學數學知識點較多,大多比較簡單,小學數學的基礎和學習方法直接影響到的不僅有中學數學學習,還有物理、化學、生物這幾門理科。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明確小學數學的性質,肩負起身上的重任。
二、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形式進行整合
將知識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演示。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中,由于過分依靠課本進行教學很多內容無法讓學生清楚、直觀地了解。而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的有機整合為我們的教學增加新的形式,因此我們可以創新教學形式,使我們的教學能更加生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很多課本上無法展現出來的內容演示給學生,甚至讓學生自己進行演示,主動參與進課堂。比如:在學習三視圖的知識時,傳統的教學模式更獲得是依靠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對于想象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更是一個巨大的難題。在信息技術的引入之后,我們可以運用技術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三視圖的樣子,讓他們更好的理解。
觀看與數學有關的影視資料。在以前的課堂中,我們只能通過課本進行教學,現在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吩咐我們的課堂,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比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與數學有關的影視劇,我組織學生們觀看了電影《美麗心靈》,這是一部關于20世紀偉大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人物傳記片,在電影中男主人公的出眾直覺因為精神分裂癥受到困擾,然而這并沒阻止他向學術上的最高層進軍的步伐,在深愛他的妻子艾麗西亞的鼓勵和幫助下,他走得雖然艱緩,卻始終沒有停步。而最終,憑借十幾年的不懈努力和頑強意志,他如愿以償。多觀看這類作品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他們學習故事中主人公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精神,讓他們將這精神運用到學習之中。
三、因材施教,加強學法指導,激發自主學習
一個班級之間的同學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每個班級又存在自己的整體特征,一本教學方案應付幾屆幾個班級的教學明顯不能有效地落實素質教育。但幾千年前,孔夫子就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了解每位學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長,據此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鑒于小學數學的特殊性(知識點較多,但都相對簡單),學生容易產生焦躁心態,容易漏掉一些小知識點和積累一些小問題,教師要及時調整好學生的學習心態。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妥善引導,讓他們增加興趣。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唯一不變的就是這世界總在變,這呼吁和要求我們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我們目前的數學教學課堂中,主體還是老師,老師黑板上算,學生筆記本上記。我們的學生普遍不會自學,缺乏自學的能力。我們的教學要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教師只能引導學生,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特別是數學學習。我們人類幾千年這么多這么迷人的數學,僅靠教師教授的點滴是不足以讓他們適應自身和社會需要。
小學教育作為一項基礎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素質。擴展深化素質教育是振興我們民族的必經之路,只有提高國民素質,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教育課程,對學生今后發展有深遠意義,因此小學數學教師的工作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把握數學本質滲透數學思想》,學術期刊《小學教學參考》.
[2]《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的整合》,學術期刊《科學大眾(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