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分析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的未參與課程準備、實踐機會少、缺少課程實施環境問題及現狀。進而提出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調動學生的主體性、通用技術實施環境教學對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進步與發展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密不可分,需要從設備投入、人才投入上加大通用技術課程教學實踐的研究,加大對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研究力度,滿足當前高中生學習和發展的需求,并培養高中生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實踐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積極性。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對策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已經逐漸的受到了社會以及學校的關注。雖然其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仍然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在通用技術課程的設備、材料的準備等方面不足,師資力量比較落后,使得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難以全面的開展。而且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較小,學生由于考試壓力大,學習任務重,對于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研究時間較少,課后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就造成了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通用課程無法得到真正的落實,不能充份的發揮通用技術課程在高中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科學的解題方法的能力。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逐漸暴露出缺陷,對其在今后的課程改革中將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指明了通用技術課程課改的方向,明確了其在高中課程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研究了新課改背景下高漲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幫助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環境進一步優化。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現狀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之中,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程實踐中,在課堂上動手操作、積累實踐經驗、參與分析討論實驗、總結結論等。課堂上在教師的有目的、有意識的指導下進行課堂實踐活動,學生有意識的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動手操作,對事物深刻的理解。高中生動態的感知客觀事物,將外部語言轉化成內部的意識形態。學生在參與實驗操作的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到了鍛煉,高中生在課堂實驗中通過動手實際操作,習得了知識和技能、綜合素養等,高中生通過參與、觀察分析思考等,尋找個中規律,由感性思維上升到理性思維,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形成解題技巧。
二、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的問題
1.未參與課程準備
高中生參與課程準備的機會較少,學生與教師進行課堂討論、教學內容和方案探討的機會同樣不多。主要由于通用技術操作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較少,難以引起學校以及學生的注意。由于高考壓力大,學生無暇顧及通用技術課程。高中生雖然對通用課程十分感興趣,但是由于課程緊張,沒有太多的時間投入到通用技術課程學習中,也就構成了通用課程實施的制約因素之一。
2.實踐機會少
由于專門的通用技術操作實驗室等操作條件限制,高中生普遍存在動手實踐機會少,不能滿足高中生實踐的要求。尤其是實驗材料的匱乏,難以滿足人手一份的需求,學生的構思難以變成現實中的作品,從而影響高中生學習通用技術課程的積極性。高中生在通用技術操作課程中受到教學環境、教學水平的限制,導致高中生實踐的機會有限,并不能滿足高中生對于通用技術課程實踐的要求。
3.缺少課程實施環境
高中生參與通用技術課堂實施的內外部環境都比較不夠理想。校內環境能夠提供給學生的實踐資源有限,教師獲得通用技術資料的途徑有限,絕大多數的學校不夠重視通用技術課堂教學,學校實驗室設備、材料培養高中生綜合應用能力、思考能力較弱。通用技術課程資源設備欠缺,導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較差,限制了預期目標的實現。缺少高中生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的環境,導致高中生在通用技術課堂中自身素質的培養力度不夠。
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對策
1.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作為通用技術教師應該從自身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激發高中生學習通用技術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具有理論修養的同時,應該具備足夠的實踐經驗,能夠為高中生設計足夠深度和內涵的通用技術操作空間,以培養高中生理論技術修養和實踐能力為根本目標,激發高中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建構高中生抽象思維能力,實現高中生實踐操作的多元性發展。總之,通用技術教師必須在具備更多的知識技能的前提下,積累大量的知識,發揮高中生積極主動關注實際生活的能力,重視對課程的評價和建構,將高中生看作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參與者,引導高中生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中學習更多的技能和實踐經驗。
2.調動學生的主體性
高中生學習通用技術課程必須端正學習態度,明確自身學習的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通用技術課程中培養自身的技能、鍛煉個人的品質和毅力,從而保證高中生在通用技術課程中習得更多的探究、發現問題的能力和經驗,增加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擴展思維方式,充分調動高中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體現學習的主體性。讓高中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調節學習習慣、形成學習方法,鍛煉解題技巧,總結經驗等。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有更多發揮的空間,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形成通用技術課程創新的意識,在促進高中生改變以往學習習慣的基礎上,提高高中生積極主動參與的程度,賦予課程內涵,得到高中生價值的充分認可。
3.通用技術實施環境
學校為高中生提供盡量多、全面的通用技術設備資料,滿足高中生學習的需求。師生共同努力,全面的提高高中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高中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增強通用技術課程師生的凝聚力,在課外給予學生以更多的發展和認知空間。學校根據自身辦學的特點購置符合要求的技術實驗室設備,為高中生提供優質的通用技術教育環境和良好的學習環境。科學有效的利用通用技術資源,保證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不僅有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鍛煉了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發展,在滿足自身對通用技術課程學習的要求的基礎上,發揮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環境助力高考,提高高中生備考的積極性和能力,從而保證高中生在通用技術課程學習中,培養自身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四、結論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通用技術課程實施存在高中生實踐機會和經驗少的問題,相應的通用技術課程教師資源質量層次不齊,教學方式方法還在摸索中。絕大多數的學校對于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抱有敷衍了事的態度,對通用技術課程學習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達不到新課改的要求。新課改背景下通用技術課堂實施必須以教師為依托,發展高中生為主體的地位的積極性,努力實現高中生在通用技術課程實施環境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建構高中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操作能力,并在通用技術課程學習中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以此來保證高中生通用課程實施環境課程改革的目標,促進高中生技術實驗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尹弘飚,李子建.論學生參與課程實施及其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5.1:12-18.
[2]劉啟迪.試論學生與課程實施的關系[J],課程·教材·教法,2002.22(2):8-11.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19-120.
作者簡介:
傅華平(1978.7~),男,籍貫:浙江金華人,民族:漢族,學歷:本科,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通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