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蓉燕
江蘇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淮安 223200
?
高職校體育教學中的安全事故與應對策略
宰蓉燕
江蘇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淮安 223200
通過研究近幾年江蘇省高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安全事故,分析了產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從學生和教師等幾個方面對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安全事故的應對策略及預防措施。
高職校;體育教學;安全事故;應對策略
職業學校日常體育教學中經常會發生安全事故,學生的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關心的熱點問題。如何避免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的發生?這是我們應該深思的問題。筆者通過研究近年來江蘇省高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發生的安全事故(見事件表),對其發生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提出了應對策略。

近年來江蘇高職校體育教學安全事故部分事件表
根據近幾年對江蘇省高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發生安全事故的調查,發現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方面的原因
1.安全意識方面的問題。很多學生參加運動時安全意識差,對安全問題不重視,就增加了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
2.學生體質問題。由于學生在中學階段,多數學校重視文化成績,不重視體育,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下降,體質差。
3.學生的心理因素。學生心理素質差,耐挫能力差。
4.部分男學生的逞強行為。
5.學生對抗得過于激烈。
6.上課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二)體育教師方面的原因
1.沒有組織好準備活動。在教學中沒有根據教學計劃中的內容而認真組織安排合理的準備活動,導致學生產生安全問題。
2.沒有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課堂教學管理水平有限或者學生有違紀行為時沒有及時批評教育等。
3.學生活動前,教師沒有講清楚活動的規則和要求。
4.課前沒有認真備課,上課時安排運動的項目難度較大或負荷過大。
5.學生練習前沒有講清楚保護與幫助的方法和要領等。
(三)場地器材和環境方面的原因
1.場地器材方面的原因。據調查了解,因為場地器材等體育設施不安全而引發的傷害事故占總體安全事故的29%。
2.環境方面的原因。除了教師不可抗拒的如地震等自然現象所引發的安全問題外,有些自然現象如高溫、暴風雨、雷電、冰雹等災害,教師可以通過氣象部門的提前通知,教師應該能夠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發生如中暑等安全事故。
從以下幾個方面上提高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的應對策略和預防措施。
(一)社會及教育主管部門方面
社會和家長要把對青少年健康、安全的認識提升到整個民族的需要上來,形成以青少年身體素質為基礎,健康第一,打鐵還需自身硬,牢固的安全根基的全面教育共識,學生家長要積極參與教育學生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讓學生認識到體育課能夠成為增強體質、減少甚至杜絕安全事故的必需環境。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需要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問題,加強法制教育,樹立責任意識;日常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專項培訓,提高教師業應對突發事件的技能;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專項資金要及時供應到位;要加強對學校購買體育器材的監管;將學校平時是否開展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培訓、學生是否投保責任事故險等內容納入對學校年度考核范疇。
(二)學校方面
學校本身更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貫穿滲透到所有教學活動過程中;平時加強預防安全突發事件知識的宣傳普及;學校醫務室對學生的醫務監督要有效地組織管理,及時處理一些傷害事故;學校后勤部門要定期檢查和維修體育設施;體育教研室和醫務室要共同建立學生的體育衛生健康檔案,及時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學校要成立以主要校領導為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班主任及體育教師等為組員的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理安全事故;完善保障體系,學生全部參加意外傷害保險和醫療保險。
(三)學生方面
學生自己要增強安全意識;嚴格遵守課堂紀律;服從老師教育管理;不要逞強逞能,不故意做頑皮動作;如果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報告。
(四)任課教師方面
任課教師是體育課堂教學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增強工作責任心、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提高安全傷害事故的預見性,采取行之有效地教學措施,盡力避免或制止安全事故的發生,認真做好以下工作:
1.高度重視安全教育。體育教師始終要有“安全第一”的意識;要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明白體育活動中容易發生安全問題的因素,掌握預防安全傷害事故方法。
2.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體育教師課前要深入了解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以及場地、器材的具體情況,做到因材施教,認真備課;安排處理好見習生,預防發生安全傷害事故。
3.學生和教師都要做好準備活動。學生做好準備活動,能有效地避免如扭傷、拉傷等一般傷害事故的發生,教師做好準備活動能防止在做示范動作時出現問題,給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4.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教師在課前要使學生明白嚴格的課堂紀律;針對學生的違紀行為,教師要用靈活的手段和方法對其進行教育處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及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5.全面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心理和身體素質。在日常訓練中因為學生畏懼,害怕等各種心理原因或者學生身體素質差,在練習中失敗次數較多,使學生對一些運動練習產生恐懼心理,甚至是排斥心理。相對就容易出現安全事故。故任課教師在教學練習活動中要適當先安排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較好的學生進行練習,以此激勵其他同學的勇氣,同時適當降低練習要求和動作標準,讓其慢慢進步并逐步掌握,教師或學生做好練習同學的保護與幫助等措施,慢慢幫助他們提高身體素質和不良心理,使其逐步提高對練習工作完成的自信心。
6.提高安全教學水平。教師要加強對上課教材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教會學生保護幫助與急救的方法。自己更要掌握基本的醫學基本常識和急救知識技能,在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出現傷害事故,教師要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急救,使傷害事故危害性降到最低。
7.教師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理,遵循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來組織教學。在教學活動中要細心觀察學生,發現有任何不良現象的學生應及時制止,防止發生事故。
8.全面加強技術教學,提高運動技能。技術教學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屬于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明白正確的技術動作的重要性及如何正確練習。任課教師應該重視學生運動技術的正確率和掌握度,使學生的運動技能逐步提高,從而避免安全傷害事故的發生。
[1]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評價技巧與案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
[2]王子樸.安全教育課程內容和結構體系的構建[J].北京:體育教學,2009,12:21-242.
G
A
1006-0049-(2017)10-0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