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艷麗
[提要]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的成長與成才直接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高校作為高級人才培養的基地,通過針對不同學生、不同需求,運用科學的生涯發展理論對大學生實施精確識別、精準輔導,幫助大學生盡早確立自己的目標,制定相應的生涯規劃方案,明確自己的職業方向,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有針對性地提高生涯能力和職業素養,幫助他們了解社會和職業,盡快適應未來將要從事的職業的崗位要求,培養自己的職業勝任力,將學習與未來的職業聯系起來。
關鍵詞:生涯發展;職業;精準指導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3月16日
大學生職業精準指導就是在對學生進行精準識別的前提下,根據大學生在個性特征、職業認知、社會背景、自身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差異,對大學生進行精準識別與指導,因人而異,使大學生有一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發展觀,促進大學生個性的成長和成才。
一、生涯發展理念下大學生職業精準指導的目標和原則
(一)生涯發展理念下大學生職業精準指導的目標體系。以生涯發展理論為依據,有利于明確大學生職業精準指導的目標體系。大學生職業精準指導的目標體系主要包含基本目標、具體目標和核心目標。基本目標就是幫助大學生識別自我、進行環境分析、做出生涯決策,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具體目標就是通過了解就業形勢與政策、就業的基本過程、相關的法律制度、職業知識、創業知識等,充分做好職業準備。核心目標就是實現大學生整個生涯的發展與成功。
(二)生涯發展理念下大學生職業精準指導的主要原則
一是科學性原則。生涯發展的個性化、復雜性決定了大學生職業指導必須堅持科學的理論指導,由于個體職業生涯發展受到個人、環境等多個方面的影響,形成了多元的就業目標。由于大學生不同的發展路徑,職業精準指導必須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輔導方法,根據學生不同需求開展個性化的咨詢和指導,加強大學生職業指導的精準性,從而提高職業指導的有效性。
二是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職業精準指導除了以職業生涯理論為依據,還需要借鑒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知識,使大學生熟知職業選擇的知識,了解職業發展的基本規律,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理論,做出合理的生涯決策,并進行生涯管理和評估。職業指導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大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開展自我探索,了解外部環境,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
三是整體和部分結合的原則。生涯發展的整體就是個人整個人生生涯的發展,由于個體的不同,同時受到個人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價值觀、認知方式、自身環境、社會層次等多方面影響,因此對大學生進行職業指導要從個體角度出發,根據不同的個體,引導大學生全面認識個人職業發展和整體職業發展的特征,根據不同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完成不同階段的生涯任務,做好生涯發展與規劃,制定適合自己發展的生涯發展規劃方案,為促成自己的生涯成功奠定堅實基礎。
二、生涯發展理念下大學生職業精準指導模式的構建
第一,將職業生涯發展理念與職業精準指導相結合。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不同的生涯任務,決定了職業生涯是一種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它會伴隨著時間和生涯階段的變化而隨之變化。在這個逐漸變化的過程中,任何一種變化都會對未來職業發展的趨向產生影響。因此,高校應確立生涯發展理念下的職業精準指導,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引導學生開展自我探索,分析外部環境,關注自身成長,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去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生涯發展伴隨著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根據不同的生涯發展階段,面臨不同的生涯發展任務,開展有針對性地職業指導。從大一開始培養學生生涯發展規劃意識,提高生涯規劃能力,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各個階段為大學生提供興趣測試、職業選擇、職業素養、職業準備、職業能力等相關職業指導服務。
第二,建立差異化、全程化的職業精準指導服務模式。差異化的職業精準指導是根據對象所需的個性化服務。針對考研、留學、創業、就業、考公務員等不同的職業發展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差異化指導。對于有升學需求的引入升學指導內容,為學生提供相關學校的學科、導師有關內容,并提供專業化的生涯規劃建議。對于有就業意向的,幫助學生發現職業興趣、確立職業發展目標、選擇職業發展路徑、提高職業發展能力,積極參與到職業實踐中去。對于有自主創業需求的學生進行創業意識、創業流程、商業模式、創業政策、創業環境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業品質。全程化的職業精準指導是將職業指導貫穿于大學幾年的學習生涯和整個人生的生涯發展規劃之中。以本科四年為例,大一年級是大學生生活的開始階段,本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適應大學生活,包括學習習慣、生活方式、人際交往等方面的適應,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如入學教育、老師面談等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新環境;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通過職業測評,測出自己的職業興趣,使學生對相關職業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大二年級,對大學生進行綜合測評,評估個人過去一年的學習生活狀況,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進一步認清自身優勢,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樹立未來的職業理想。根據未來職業目標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選修相關課程。大三年級,積極參加本專業實踐實習活動,參與第二課堂以及各種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大賽,考取職業相關資格證書和水平測試證書。通過了解學生升學、就業心理,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幫助學生調整目標,最終確定自己的生涯發展方向。大四年級,通過對就業方向的調整,進行常規指導,開展就業形勢教育、簡歷制作、求職材料準備、面試技巧、考研考公務員準備、就業手續辦理等方面的具體指導。
第三,打造一支生涯服務的專業化隊伍。根據相關部門調查數據統計,目前高校就業指導教師與學生的比例還不到1∶500,基于目前的師資力量,應該整合一支專兼相結合的生涯服務隊伍,以就業指導課教師、各學院書記輔導員為主,同時引進專業和行業背景的人員比如企業、政府、專業課教師共同組成,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與學生進行匹配,開展個性化咨詢與指導,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個性化職業指導的需求,結合學生專業進行具體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生涯服務隊伍建設應該以生涯理論為指導,目前國外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并已成功應用于指導學生上,我國高校也要在科學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指導下,對大學生進行個性化和全程化的職業指導,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學生畢業前的職業指導,認識到對大學生的成長與成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培養、塑造大學生的整個過程中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使他們了解自我、激發自我、把握自我,最終獲得個人一生的發展與成功。職業生涯服務隊伍建設應該制度化,將生涯服務納入正常的教學中,對生涯服務專職教師給予與學校一線教師相同的職稱、待遇支持,并且以制度作為保障,充分解決專職老師的崗位、職稱晉升等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星月.生涯服務模式研究——以愛丁堡大學生涯服務中心為例[J].生涯規劃,2013.14.
[2]蘭順東.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研究文獻綜述[J].教育與職業,2008.3.
[3]陶亮.我國個性化職業指導研究綜述[J].教育觀察,2013.5.
[4]董春華.美國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的啟示[J].就業指導,2012.16.
[5]戴樹根,彭立春.生涯發展理念下的大學生個性化就業指導探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6]曹媛,馮富生.結合職業生涯規劃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實效[J].現代教育,2013.16.
[7]陳怡.中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模式的比較[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4.4.
[8]周道.論職業生涯規劃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J].教育管理,2014.4.
[9]張輝.基于職業生涯規劃的就業啟航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21.
[10]蔣蓮鳳.走近美國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J].教育與職業,2014.8.
[11]孔俊英.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個性化途徑的研究[J].學生管理,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