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莉雯
〔關鍵詞〕情緒表達;正性情緒;負性情緒
【設計理念】
情緒分為正性情緒和負性情緒,正性情緒發生時自然皆大歡喜,但負性情緒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青春期內心閉鎖,不少學生在感覺到自己的負性情緒時,往往會優先選擇把它悶在心里,不愿向他人表達。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到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自己的人際關系,更不利于問題解決。對此,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情緒表達的發展性指導,讓學生學著從情緒感受本身、引發情緒的原因、對問題解決的期望三個層面進行情緒表達。
學生發展指導,就是從正面指引方向、道路和方法,具體說來,它是指從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出發,進行心理輔導,并提供行為指南。就本節情緒表達主題的學生發展指導而言,一方面要讓學生形成“真性情要表達”的思想觀念,另一方面對學生進行“表達什么”“如何表達”的心理輔導,最終讓學生掌握情緒表達的一般性行為指南。
【活動目標】
1.了解負性情緒背后的正性價值,樹立負性情緒更需表達的意識。
2.理解情緒表達的三個層面:表達情緒感受、表達引發情緒的原因、表達對問題解決的期望。
3.體驗不同情緒表達方式的不同效果,掌握負性情緒表達的一般性行為指南。
【活動準備】
1.收集學生在師生交往、親子交往、同學交往中引發自身負性情緒的經歷。
2.學生分成六組,小組圍坐。
【活動過程】
一、引入話題
呈現學生案例:老師早就在班上宣布,會推薦這次作文寫得最好的同學參加市里的作文比賽。結果張峰和劉丹作文成績并列第一。老師找張峰談話,告訴他由于名額限制,只能推薦劉丹一個人參賽。張峰聽了之后,心里一百個不樂意……
師:張峰當時的情緒有哪些?你能為張峰找到當時負性情緒背后的正性價值嗎?
小組討論,全班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案例討論讓學生從識別情緒走向理解和接納情緒。張峰不樂意、失落、委屈、不滿、憤怒背后的正性價值有:對公平的渴望,對自我價值的重視等。
二、真性情要表達
師:找到負性情緒背后的正性價值有利于我們去理解并接納情緒,進而理性思考問題。那么,理解和接納之后,張峰的負性情緒需要表達出來嗎?
學生自由發言,大多會認為張峰需要向老師去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對于個性較封閉和壓抑的同學而言,他們會擔心張峰的情緒表達會得罪老師,會讓老師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這時就要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引導。
師:不同個性的人處理情緒的方法不同,有的人個性較封閉和壓抑,不太擅長表達情緒,往往會把各種負面感受積壓在心中,長此以往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很不利。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說,一切頑固沉重的憂郁和焦慮足以給各種疾病打開方便之門。怒傷肝,憂傷肺,恐傷腎就是這個道理。因此,我們不能習慣于把負性情緒埋在心里,而是要養成表達情緒的意識。另一方面,人際沖突中產生的負性情緒,如果我們不善于表達,會對我們的人際關系產生消極影響,不利于問題的最終解決。所以,我們說:“真性情要表達;表達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人際交往,有利于問題解決。”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體驗的自由發言,引導學生認識到不表達會影響自身身心健康和人際關系,進而理解情緒表達的必要性。并進一步說明,我們的情緒表達方式也會影響到他人對我們情緒的理解程度,因此對于負性情緒不僅“要表達”,還要“會表達”。
三、真性情善表達
師:當我們做出了負性情緒要表達的選擇之后,我們就要繼續去思考——我該如何去向對方進行情緒表達呢?我需要去向對方表達哪些內容呢?
1.心理AB劇《張峰的情緒表達》
張峰覺得自己應當對老師表達自己的情緒,以下這兩種方式,你認為哪種更合適呢?請同學事先準備好臺詞,在現場演出來。
A劇:“老師,這真是太不公平了!就算是名額有限也可以讓我去啊,憑什么推薦她?我不服!老師您偏心!我要求公平競爭!”
B劇:“老師,聽到您這么說,我真是挺失落的,也有點不開心,因為我覺得我也有參賽資格的。可能老師您確實有些為難,但是我還是想請您考慮一下有沒有別的機會和可能性。”
師:看了兩名同學的情緒表達之后,你認為哪種表達做得更合適呢?
學生一致認為B劇的情緒表達做得更好,并陳述自己的見解。
師:看了他們的表演之后,我們發現同樣的情緒感受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對方的感受可能會有天壤之別,因此情緒表達不是一件簡單隨意的事,如果表達不好也會出現“因為表達壞了事”的情況。因此,我們能不能形成一個情緒表達的通用操作指南呢?請大家從心理AB劇的臺詞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的體驗入手,分組討論“情緒表達:表達什么?怎么表達?”
五分鐘的小組討論與觀點整理之后進行小組分享匯報,可采取逐一匯報,下一組先點評再匯報的方式,這樣讓各組不僅能表達自己,也能去認真傾聽其他組的發言。此處為本節課的重點。
師小結:一方面,表達出自己的負性感受,讓自己的負性情緒找到一個向外釋放的通道;另一方面,表達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獲得對方的理解;最好還要表達出希望對方怎么做,讓我們情緒背后的正性價值得以實現。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出情緒表達三步曲,即負性情緒表達的一般性行為指南。
2.情緒表達三步曲
第一步:描述客觀事實;
第二步:告訴對方你的心理體驗(不滿、傷心、難受等);
第三步:告訴對方你希望他做到什么。
結合張峰案例A劇和B劇的表達進行闡述:第一步描述客觀事實的作用在于讓自己回歸理性,與對方建立對話;第二步告訴對方你的心理體驗,目的在于釋放自己的負性感受,同時喚起對方的理解;第三步告訴對方你希望他做到什么,指向問題解決,力圖實現負性情緒背后的正向價值。
設計意圖:通過心理AB劇的形式讓學生體會“同樣的情緒感受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對方的感受可能會有天壤之別”,因此我們要去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負性情緒更合適,并在小組中討論“情緒表達:表達什么?怎么表達?”在全班分享之后,教師引出“情緒表達三步曲”,即負性情緒表達的一般性行為指南,對全體學生形成發展性指導。
四、情緒表達演練場
師:在同學交往、親子交往、師生交往中,你也會碰到引發自己負性情緒的時候,嘗試著回憶一次經歷,然后運用“情緒表達三步曲”來進行情緒表達,并體會自己在表達之后的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和交往實際進行“情緒表達三步曲”的演練,通過情境體驗和演練,加深對“情緒表達三步曲”的運用和理解,最終掌握負性情緒表達的一般性行為指南。如果表達對象在現場,可以讓同學進行現場體驗和表達;如果表達對象不在現場,教師可以引出“空椅子技術”,讓學生對著椅子進行表達。
五、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交流與分享,我們知道了真性情要表達,表達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人際交往,有利于解決問題。同時,真性情還要善表達,我們一起總結出了情緒表達的三步曲。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增強情緒表達的意識,積極使用“情緒表達三步曲”,做個會表達、能接納的情緒管理高手。
(作者單位:江蘇省天一中學,無錫,214101)
編輯/劉 芳 終校/張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