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雄+鄧志明
摘 要:2011年以來,金壇區氣象局作為國家財政“三農”專項示范點之一,通過努力,在為農氣象服務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績。本文詳細闡述了金壇為農氣象服務的現狀,加強關鍵農時和重要農事活動氣象保障服務及強化農業防災減災氣象服務。探討了金壇區如何提升為農氣象服務品質的對策。
關鍵詞:氣象;為農服務;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S1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68
引言
2011年以來,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作為國家財政“三農”專項示范點之一,通過5a的努力,在為農氣象服務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績,氣象為農服務能力明顯提高,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和本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大農業的耕作制度有所變化,各類新型特色農業也逐漸多樣化崛起;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的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不斷增多,農業生產、農村發展、農民生活對氣象服務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隨著時代的發展,氣象部門需分析當前氣象服務現狀,同時調查了解金壇區氣象為農服務的最新需求,在此基礎上,分析認清今后氣象服務的著重點,有效開展精準服務,積極利用本地氣候資源,趨利避害,使農業因氣象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達到農業高產優質目的,充分發揮氣象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科技支撐作用。
1 金壇區為農氣象服務現狀
金壇區氣象局在日常工作中加強關鍵農時和重要農事活動氣象保障服務。尤其在春耕春播、夏收夏種、秋收秋種等重要農時季節每天向農戶和農業生產企業發布早晚2次短期預報和5d滾動預報,讓農戶能及時了解最新的氣象情報。在這3個重要農時季節,每天向農林局及農業企業發布春耕春播服務專報、夏收夏種服務專報和秋收秋種服務專報。在金壇區主要農作物(小麥、水稻、油菜)播種、施肥、噴藥、灌溉、收獲、晾曬等重要農事活動時,及時與農林部門和種植大戶進行溝通。如施肥、噴藥的時間要與近期的降水預期來進行規劃,如果預計未來48h有明顯降水過程,施肥、噴藥的時間就要延后,所以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給農林部門提供的5d滾動預報非常重要,能根據5d的晴雨走勢進行施肥、噴藥、晾曬的安排。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在各鄉鎮都布點顯示屏,及時用顯示屏發布各類為農氣象服務產品。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根據農業生產的需求向農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及村委會提供滾動專題氣象服務。在關鍵農時季節,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組織以氣象臺工程師為主的專家聯盟,多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調查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和生育期狀況,實地指導農戶抓住有利天氣開展農業生產工作,有力地保障春種春管、夏收夏種、秋收秋種等重要農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還在氣象局大院內,專門劃出一塊0.13hm2的區域作為油菜農氣試驗田,進行生育期觀測、作物地段土壤水分分析及產量分析,找出氣象要素和農作物生育期及產量的相互關系,來提供更精準的氣象服務。
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強化農業防災減災氣象服務。在發生或將要發生對本地農業生產影響較大的農業氣象災害時,及時發布各類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通過國家突發災害預警平臺、預警信號平臺、金壇氣象微博和微信平臺、短信發布平臺及時發布各類預警信號。對于過程時間長、災害強度大的氣象災害,如暴雨、雷暴、暴雪、臺風、大風、霜凍等氣象災害,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及時組織災情調查小組,及時了解農戶和農業企業的災情狀況,評估災害的可能影響。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氣象臺不斷鉆研預報預警業務,盡可能提前準確地發布預警信息,針對性地對指定農作物提供氣象服務。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與農林局進行合作,在茅麓茶場部署便捷式自動氣象站,開展霜凍對春茶影響的研究,對霜凍的防御措施提出了科學的建議,取得了一定成效。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進行了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調查,結合降水預報,及時發布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預報,保障了茅山山區農戶及農業企業的生活生產。除了監測預警、提早防御、發布各類專業氣象服務產品外,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主動出擊,通過人工影響天氣的方式,緩解氣象災害。2013年,金壇區遭受了幾十年不遇的高溫干旱,對農作物生長極為不利,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抓住一次弱降水過程的機遇,主動出擊,調來幾輛人工增雨火箭車,到指定作業點,向云層發射了數10枚增雨火箭彈,此次人工增雨作業增雨效果明顯,及時地緩解了旱情,減少了農戶的損失。2015年和2016年汛期,連續2a出現了大暴雨過程,2016年5月、7月、9月、10月,連續多月出現連續性強降水,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全體人員7×24h堅守崗位,加強與省市氣象局會商,及時向區政府、鎮政府及時發布準確的預報,為農戶和農民企業加密發布天氣預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金壇區提升為農氣象服務品質的對策
自2011年以來,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團結一心,盡心盡力,為農氣象服務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追求氣象服務的更好品質目標是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科技的出現,互聯網+概念的出現,氣象部門更應與時俱進。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從更新氣象裝備出發,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增加投入新建觀測場,更新了能見度儀等儀器,采購安裝了硬件集成控制器、降水現象儀和積雪深度儀等一批新氣象硬件,這些設備能更加準確地測量各氣象要素;加強科研,研究如何提供精細化預報服務,針對作物提供如地溫、草溫等要素預報,使氣象要素預報更有針對性;加強部門協作和聯動,成立為農服務聯合專家組,加強氣象信息共享,使農戶和企業及時了解最新氣象情況。最重要的是,常州市金壇區氣象局要更加貼近農戶,多走訪,多調查,了解農戶的需求和意見,并加以改善,提供更好的為農氣象服務。
參考文獻
[1]中國氣象局.農業氣象觀測規范(上卷)[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3,6.
[2]王云.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基層氣象部門為農服務對策研究[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4(03).
[3]商兆堂.江蘇省建立氣象為農服務長效機制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農業科學,2013(05).
作者簡介:黃玲玲(1968- ),女,從事氣象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