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欣

摘要:指出了景觀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化方面不但能為人們提供觀賞價值較高的美景,還能構建綠色、健康的工作與生活氛圍,讓生活在快節奏中的人們得到舒緩、調節,同時也能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發揮環保作用,保持生態平衡。分析和探討了景觀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具體應用途徑,旨在促進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和發展。
關鍵詞:城市建設;園林綠化;景觀植物;應用
中圖分類號:S7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7-0100-02
1 引言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不斷加快,城市人口愈加稠密、建筑愈加擁擠、人均綠地面積日趨減少,城市園林綠化則是有效增加城市綠化面積的重要途徑,如何在其中應用生態群落植物、鄉土植物等景觀植物值得人們深入探究,并加強實踐。
2 重視研究景觀植物,科學選育植物品種
目前有很多景觀植物,尤其是鄉土植物,依舊處于一種野生的、自生自滅的狀態,盡管它們用途廣泛、性能優良,但因人們缺乏對其栽種技術的研究、總結,制約其得到大面積的應用和推廣。所以要建立一個準確、客觀、全面且有效的景觀植物品種篩選評價體系,提高其觀賞評價的效率。例如,城市園林設計者應廣泛調查各地區城市園林綠化設計中的常見景觀植物的種類及其具體組成,同時充分了解野生植物資源,按照不同景觀植物的成活型,科學篩選多種園林觀賞價值較高的、適合在城市園林里生長的景觀植物,以期將其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當前,人們還要注重落實馴化野生景觀植物的工作,加強對景觀植物的科學研究,解決景觀植物產業化生產面臨的缺乏配套技術的問題,同時考慮培育成本、商業價值以及推廣價值,實現多品種生產、大規模生產,弱化單一品種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實際應用風險。
3 體現植物的多樣性,提高園林景觀價值
植物均具備多樣性、生態性,所以在選擇景觀植物時要滿足城市園林綠化設計要求,提高園林綠化景觀的生態效益,持續發展城市園林生態系統[1]。例如,在制定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景觀植物生態設計方案時,則要按照城市園林景觀的地理差異性、層次性等特征,選擇高低不一致的灌木、喬木,以體現植物的多樣性,并在最底層配置喜陰的植物、花草,讓園林綠化景觀更生動。同時,很多城市都有河流,且往往都建設了濕地公園,成為人們娛樂、休閑的常去之處,在河岸的兩旁種植水竹、水杉、楓楊等景觀植物,就可打造獨具特色的城市園林綠化景觀,不斷提高景觀的觀賞價值,提高景觀植物應用水平。
4 合理搭配景觀植物和園林其他要素
4.1 景觀植物搭配建筑物
城市的構成主體是建筑,落實建筑綠化工作能為人們創造良好的活動環境,增強建筑的藝術效果,同時美化市容,讓人們獲得更多的休息場所,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根本改善有重要意義。當把建筑物的墻面當做背景應用景觀植物時,植物的花、葉、果實等的顏色不適宜和建筑物顏色近似或一致,而要形成對比,從而突出景觀效果。例如,要重視景觀植物與混凝土的搭配。預制的混凝土砌塊以及現澆混凝土的色彩選擇和磚墻一樣豐富,但大多都是灰色,此時就可稍帶一點較鮮艷的其他色調,包括棕色、紫色等。紫色景觀植物則憑借其優異、新奇的裝飾性深受人們喜愛,但一般無法凸顯景觀效果;如果選擇灰色略帶紫色的預制混凝土鋪地,并將其作為背景,則能起到改善作用,所以人們往往更愿意關注紫宮珊瑚鐘或銅紫筋骨草的紫色葉子、精致小花,淡化混凝土建筑物的冷絕感,使人的視覺效果更柔和、舒適。
4.2 景觀植物搭配園林道路
道路是城市園林的脈絡,是聯系城市園林各個景點、景區的紐帶,發揮著交通、構景、導游等作用。按照園林道路的性質與作用的差異性,一般將其分成三種類型,分別是主道路、次道路、散步小道[2]。在園林道路的兩旁應用景觀植物時不但要滿足道路功能需要,還要考慮綠化景觀效果。例如,某城市園林的主道路的寬度為4~5 m,兩旁則多配置不需截頂的、左右不對稱的修剪整形灌木及行道樹,方便游人觀望園林其他景點;也可結合花壇、花境等,把景觀植物設計成自然式的樹群、樹叢,豐富園內景觀。對于園林的次道路,兩旁則多用灌叢、林叢以及花境,幫助營造美麗的大自然景觀。對于園林的散步小道,則可在兩旁配置喬灌木,構成有豐富色彩的叢林,或布置花境,營造真正幽雅的、具有游憩功能的園林綠化環境。另外,按照城市園林道路鋪裝材質的差異性,應用景觀植物的色彩也要發生改變,如果道路鋪裝色彩單一、簡潔,景觀植物則適宜在形體、色彩等方便富于變化,將植物景觀作為主體;如果路面裝飾性強,是各色磚石拼成的路面或路面有冰裂紋,那么道路本身已經是景,適宜配置簡潔的景觀植物,用綠色襯托園林道路。
4.3 景觀植物搭配園林山石
山石可謂是風景的骨架,山有四時之色,春山艷冶、夏山蒼翠、秋山明凈、冬山慘淡,這實際上是植物在四季的色相[3~5]。由此可見,山因為有植物才變得秀美,才能構成四季各異的景色,而植物能賦予山體活力和生命,做好景觀植物與城市園林山石景觀的之間的搭配,能使景觀效果得到顯著提升。例如,某城市園林應用景觀植物來搭配人工假山,達到優化景觀效果,如圖1所示。
因為城市園林工程中挖湖堆山形成土山,這類山體往往要用植物覆蓋,而人工山體的山麓和山峰的高差較小,為突出山體的造型以及高度,適宜在山脊線周圍種植高大喬木;山溝、山麓以及山坡等處則適宜種植相對低矮的景觀植物;山頂則種植大片花木,形成良好的遠視效果,包括臭椿、柏樹、松樹等;在配置山坡的景觀植物時應考慮山體的成片效果及整體性,可應用花木林、色葉樹、常綠落葉混交林以及常綠林等。
4.4 景觀植物搭配水體環境
水能讓人產生柔和、親切的感覺,創造城市園林幽靜、寧靜的四周水體環境時,適宜將淺綠色景觀植物作為主體,色彩不宜過于豐富;水上有活動的水體四周則要選擇色彩豐富、喧鬧的景觀植物。形態不同、顏色各異的水生景觀植物能讓人產生各種心理活動,并形成戲劇性的效果,常見的有:在水中挺立的蘆葦、寬葉香蒲,不管是被薄霧籠罩產生的朦朧姿態,還是陽光下形成的倒影,都能讓人浮想聯翩,而在水面漂浮的浮萍、睡蓮則能讓人產生神秘感,這些景觀總能讓人嘆為觀止。例如,可把景觀植物與城市園林里的湖搭配起來。因為湖泊是陸地上面積較大的有水洼地,在城市園林綠化景觀中是很常見的一種水體景觀,湖面一般很寬闊,且視野寬廣,環境寧靜,包括頤和園昆明湖、武漢東湖、杭州西湖等。在水邊種植景觀植物時大多選擇群植的方式,重視豐富群落林冠線,增強視覺效果。
5 結語
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應按照城市園林綠化發展要求,應用景觀植物營造城市園林綠化景觀。且為保證景觀植物在城市園林里正常成長,同時提高植物的景觀價值及城市園林的綠化水平,務必要高度重視景觀植物與城市園林其他要素之間的搭配,突出城市園林綠化的韻律與協調性,建設和諧園林。
參考文獻:
[1]李瑞娟,王慧娟.植物景觀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5(15):218.
[2]藍華林,王 勇.鄉土植物與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景觀營造[J].現代園藝,2016(6):66~67.
[3]丁 凱.論華中地區景觀植物數據庫的建立[J].綠色科技,2016(11):137~140.
[4]王寶寧,包 兵,馬 躍.淺談鄉土植物對地域性景觀建設的重要性[J].綠色科技,2014(11):128~129.
[5]何 鵬,唐賢鞏,張 起,等.生產性景觀中植物的應用與分析[J].綠色科技,2014(11):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