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
摘要: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我們偉大的祖先創造的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承載中華文明的重要工具。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生逐步掌握書面語言,培養讀寫能力的前提條件,因此識字教學成為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為了解決識字教學中的諸多難題,現代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把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信息技術能為識字教學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根據識字的需要,巧妙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的有效整合,優化教學過程、對于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的效率和加強識字的能力,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識字教學;效率
眾所周知,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載體,我們偉大的祖先創造的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承載中華文明的重要工具。近代文學家郭沫若曾經說過:“識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識字是學文化、學科學、學技術的基礎,是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就語文教學而言,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生逐步掌握書面語言,培養讀寫能力的前提條件,只有識字量大了,才能增加閱讀量,只有閱讀量大了,才能高質量表達,因此識字教學成為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一年級,許多課時都是圍繞識字展開的。所以,提高識字效率,為低年級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對中、高年級語文教學,甚至學生的終身教育都是大有益處的。為了解決識字教學中的諸多難題,現代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一把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信息技術將聲音、文字、圖畫、動畫、視頻等形式巧妙地組合在一起,以此來創造生動有趣、對多種感官形成刺激的美妙環境,優化教學過程、有效地提高了識字教學效率。
一、巧用信息技術創設識字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對于一切來說,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的識字教學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遵循漢字教學規律,采用多種形式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并能體驗到識字的快樂。《語文課程標準》也把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列入教學的第一目標。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因此,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在識字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場面, 上課一開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點燃起學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們能情緒飽滿地主動地去接受新知識。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二、巧用信息技術演示漢字動畫,突破識字教學重難點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具有形象直觀、動態演示等一些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功能,特別是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它形象地呈現了事物的形象,具體地表達了事物發展的過程,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具體、生動的畫面形象,能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運用信息技術展現文字演變過程。低年級學生難以將字形與表象統一。借助軟件,先運用“實物圖——象形字——現代漢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識字。這種由圖到字,再應用的學習過程,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并能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學習習慣。如認識“鳥”字時,設計富有動感、生動有趣的畫面教學,有利于激起學生去探索蘊含著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文字世界的欲望。
2、運用信息技術比較形近字異同。漢字中有許多形近字,它們或換偏旁,或區別僅在于點橫、長短之間,低年級學生較難區分,而網絡動畫的使用卻讓這一難題迎刃而解。如“晴”與“睛”,讀音相似,字形相近。教學時,借助多媒體,播放生字讀音,首先出現一個火紅的太陽,逐漸演變為“日”,然后與“青”字組合成“晴”字,學生一下子掌握了“晴”字的音、形、義。“睛”字也是如此,動畫中先出現眼睛,再與“青”字結合。學生輕松地識記、辨析出了這兩個形近字,教學的難點在動態的演示中得以突破。
3、運用信息技術演示生字筆順。小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我在教學中制作具有動畫效果的識字教學課件,在動畫中分析結構,運筆示范,把比較抽象的起筆、行筆、收筆等過程直接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誘發學習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化難為易,使學生正確識字書寫。如教學“再”字時,就制作一個寫“再”字的動畫,一筆筆寫出來,讓學生認識筆順,留在記憶里的痕跡就深筆順對字的結構影響很大,它不但直接關系到筆畫的正誤和書寫的速度,同時也關系到字的造型美觀與否。這樣的筆順演示,有利于激發學生習字興趣,易于理解筆畫、結構等特點,便于記憶模仿。學生直觀地感知了筆畫的走勢和布局,再跟著書空筆順,在興趣盎然中對漢字的筆順掌握得更加牢固。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識字效率。
三、巧用信息技術多種形式練習,鞏固識字教學
學生由于年齡小,遺忘現象比較嚴重,一個漢字要在學生的腦中扎下根,還必須通過反復練習,來強化記憶。信息技術可以成為能反復練習的老師。尤其是漢字中許多形近字,小學生用字不分語言環境,不管字義,隨便就用,所以必須通過練習,強化記憶,才能形成正確的用字習慣。如“渴、喝”兩字,極易混淆。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先隨圖出示“喝”字,讓學生明白喝水要用口來“喝”,閃動偏旁“口”,加深刺激,再讓學生組詞鞏固。接著隨圖出示“渴”字,讓學生明白“渴”是缺水了,讓學生反復組詞加以鞏固。最后出示幾句話,讓學生結合語言環境,辨別是用“喝”字還是“渴”字。這種由圖到字,再應用的學習過程,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所以學生記憶比較深刻,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學習習慣。
四、巧用信息技術合作互動,強化識字效果
我們在識字教學中,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地探索、發現,并對所獲取的大量信息進行分析、評價、優選和進一步地加工,然后再根據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地利用,因而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現在我們學校很多班都在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它的交互功能非常強大,在識字教學中,我們可以巧妙地利用電子白板多媒體,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也可以進行一題多變的訓練,學生完成作業,還可以用展示臺加以展示,老師適時加以點撥,這樣既鞏固了新知識,又發展了思維,還反饋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能為識字教學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根據識字的需要,巧妙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與識字教學的有效整合,我們可以營造一個人機交流、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多層次互動的良好環境,從而使學生有效提高識字效率,實現自我學習,自我檢查和自我提高。對于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的效率和加強識字的能力,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