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月
摘要:小學生創新意識的養成,需要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關注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創新的基礎。面對新時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普遍存在的現象并尋找原因,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思維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問題;思維方法
新時期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不應只是淹沒在題海中,更重要的是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體現在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中,他們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才是創新的基礎。事實上,問題的提出與問題的解決相比,解決問題難度更大,也更重要,因為它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建立在對事物或現象進行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分析、綜合事物或現象的本質屬性及內在聯系,提出感到疑惑的觀點、想法。顯然,這里所說的“問題”并不僅僅局限于實際問題中和“已知”相對的“所求”,而是涵蓋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與數學學習相關的認知困惑。
一、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1、教師習慣提出問題。一節課基本上是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重在分析和解決問題,很少主動提出問題。教師仍然習慣于以自己提出問題為導向的教學實施過程的設計,這種設計多是從知識邏輯出發,將一個完整系統的知識進行分解,簡化為若干個連續的問題。于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由探求未知的“學問”變成迎合教師標準答案的“學答”,自己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機會很少。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就慢慢封閉和僵化了,不會自己發現并提出有意義的數學問題。
2、學生問題價值不大。即使有學生提出問題,有價值的問題也提不出或者提不多。教師有時也感到很苦惱,課堂上注意給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留下時間,可是學生往往較難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常常是一個學生提出某個問題后,其他學生就跳不出這個學生的圈圈,提出的多是同質化的問題。
3、教師給予的關注與鼓勵較少。偶爾有學生主動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教師有時覺得其問題的價值不大,很少給予特別的關注與鼓勵。有時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自己主動思考提出了問題,但教師可能因為這樣的問題與自己的教學設計不符,或者因為自己沒有想出合理的應對策略等原因,常常以教學時間不夠充足為借口,或者用“以后我們再來研究”等方式敷衍搪塞。教師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價值所在,因而通常很少給予特別的關注與鼓勵。
二、小學生無法自己有提出價值問題的原因
1、導致上述第一個問題的原因,是教師的教學觀念仍然沒有從教師本位和知識本位轉變過來,沒有真正意識到教學的根本是在“學”,教師的價值是在引導、促進學生的學。因而,教師應該清晰定位自己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包辦代替。所以,那種忽視學生在課堂上存在的層層遞進、密不透風的“問答式”教學設計思路,應該讓位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的生成式教學設計思路。教師的組織、引導并不僅僅是基于教學內容邏輯的,教學時更應基于學生的實際需要。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只有真正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才會自然地發現和提出問題,教學才可能真正為了學生而發生。
2、導致上述第二個問題的原因,我們鄭重思考這樣一個命題: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是需要培養的。學生的好奇心會讓我們誤解,他們天然就會提問題。實際上,基于好奇提出的問題有時是比較膚淺的,只能局限于對事物表面現象的認識和思考。而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需要基于知識的數學本質、邏輯聯系、體現的思想觀念、實際應用價值等方面進行思考才能發現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因此,那種守株待兔式的心理是要不得的。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樣,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形成,而必然有一個后天養成的過程,教師更應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的引導作用。這就是說,當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機會,而學生往往缺乏探索性的思考時,教師要做的不是簡單地抱怨學生不會思考,而應是反思自己如何才能有效加以“引導”。教師需要研究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數學的規律,結合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確定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目標,循序漸進地加以指導和培養。
3、導致上述第三個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師還沒有真正確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評價觀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出現了經過自己思考提出的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時,教師總是忘了這是學生自主思考的成果,這是學生可貴的創新意識的萌芽,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充分的鼓勵。
三、指導小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思維方法
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密切相連、難以截然分開的數學活動。總體上說,發現和提出問題都需要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
1、提取組合相關信息。小學生面對熟悉的、感興趣的具體場景總會表現出天然的好奇心。數學教學中教師也通常會創設富有情趣的現實場景,提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或建構新的數學知識。在培養小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起步階段,可以有意識地滲透如何根據具體的場景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方法。
2、意識到認知不平衡。發現和提出問題貫穿于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在數學知識發生、形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巧妙設置認知沖突,引導學生意識到認知的不平衡,發現并提出問題。
3、基于聯系,類比推理。數學知識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v向看,某一領域的知識往往是由簡單過渡到復雜,前面學習的知識和方法往往是后續學習的基礎。橫向看,不同領域的知識雖然研究對象各有側重,但在數學思想方法的統領下又常常表現出內在的整體性。教學時要把握數學知識的縱向和橫向聯系,啟發學生基于已有學習經驗,發現并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總之,不論小學生提出的問題是對是錯,對于數學教學而言是否有價值,僅舉手提問的勇氣而言,就值得給予特別鼓勵。因為這是學生圍繞學習內容所作的積極思考,我們要鼓勵的正是這樣一種積極發現和提出問題的學習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