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曉莉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下,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采用先進科學的教學思想、方式來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信心、策略和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多元化;藝術化;創(chuàng)新化;情感化
新《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信心、策略和學習習慣,從而為他們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小學階段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并保持他們的信心、策略和學習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則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可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運用多元化、藝術化、創(chuàng)新化、情感化的教學方式來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一、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個性良性發(fā)展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小學生喜歡教師注意自己的閃光點,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應根據(jù)學生各自的特點,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肯定其優(yōu)點,恰當?shù)睦盟麄兊摹叭秉c”并加以正確引導。譬如讓語調好的學生領讀,寫字好的學生出板報或手抄報,這樣的因材施教,能讓學生的特點得以展露,個性得到張揚。
二、用藝術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身全面發(fā)展
藝術化的教學能使課堂呈現(xiàn)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如在學習park, zoo,garden??這些單詞時,教師便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繪畫、音樂、表演等才能,進行藝術化的教學。譬如新授zoo這個單詞時,可以讓學生自帶實物、自我畫畫、自我錄音、自做面具等,提前將教室布置為一個“動物園”。課上,學生看見自己的杰作,爭先恐后地介紹: This is a tiger. Thats an elephant. Its a bird.也能主動扮演小老師:Whats this? Whats that? Its a zoo. In the zoo, we can see many animals.既學了單詞、操練了句型,又創(chuàng)設了學習氣氛,學生說的好,記的牢,用的準。
小學生喜歡感受藝術的“聲”“形”“色”美,合理的運用藝術化教學,能使你的課堂特色鮮明、個性凸顯,他們的興趣、激情和活力也會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課的激情澎湃和妙趣橫生,學生自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小學生會在聽、玩、畫、做和想中感受和體會英語課的多姿多彩,他們會沉醉于你的課堂,你也能輕松而又自如地駕馭著課堂,在輕松自如的氛圍中促進他們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三、用創(chuàng)新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創(chuàng)新化的教學既能營造出一種創(chuàng)新氛圍,又能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培養(yǎng)自主的探究能力。如牛津英語5A Shapes單元,就可以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What can you see? Look at the following three pictures carefully.How many squares/ rectangles/circles/triangles are there?(如圖1)
還可以設計一些新形式英語活動課,如設計一個尋人啟示來認讀所學的形容詞Find the lost girl :
Read a note, try to find the lost child
Mrs Lee lost her daughter.
Who is her daughter?
Read the notice and write her daughters name in the right place.
通過創(chuàng)新化的教學設計、活動等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獲取、運用知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創(chuàng)新化教學,使學生的良好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得到了培養(yǎng),讓他們在探究中學會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他們在學習中學會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讓他們學的開心,學的自在。
四、用情感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形成情感態(tài)度
情感化教學能給你的課堂教學注入生命的活力,它會縮小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用真心、真情、真誠來打動學生,學生便會在親師過程中走進教師的心里,和教師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他們的感悟自然會多一些,教學的層次感也會因此而更深刻。曾聽過這么一課:牛津英語3B Unit 3 Family members,授課教師課前發(fā)動學生自帶一張全家福,開展“Guess,whose father?”這一游戲。課上教師任選三張照片,照片上三位父親各有不同的特征,先是教師描述,請學生來猜教師描述的是哪一個,第一次描述學生立即猜出是誰的父親,在教師描述另一位父親的特征后,沒有學生能猜出來,這時教師說出了答案,但很明顯這個答案是錯誤的。于是該教師說道:“剛才Miss Zhou 描述錯了,難怪你們答不上來,那么請你們來出題,讓其他同學來猜吧。”教師的話鋒一轉,班內學生都躍躍欲試了。這樣既保護了學生容易受挫的心靈,又讓學生有臺階可下,可謂一舉兩得。
在情感化教學中,學生的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促進他們情感態(tài)度的形成。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只要堅持使用以上的“四化”教學方式,勢必會極大的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這“四化”教學方式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能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