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興
摘要:語文的教學不同于數學,它并不是死板的,也不是有規律的,這就要求高中生需要思考創新。學習高中語文不僅僅是為了學生語文基礎的提高和理解表達能力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高中生要面臨高考。近年來,高中語文的作文命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原來的命題作文變為現在普遍的材料作文,老師的作文教學方式也發從模式化教學改為創新實用性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創新性
學習高中語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今天學了很多內容,明天考試就能考得出的,它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大部分同學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最害怕的就是寫作文,因為很多同學在寫作文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該寫什么,就像快要用完的牙膏,怎么擠都擠不出,這樣老師在教學生寫作文也是很苦惱。這就要求高中生多讀一些課外書,多積累一些課外知識。
一、目前我國作文教學的現狀
1、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所欠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素質水平。現在很多老師都是用傳統的方法去教學,不懂得如何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不能提高語文寫作水平。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很多老師只會找一些高考滿分作文或者是一些獲獎作文,將這些作文在班級里朗讀點評,要么就是將這些作文打印出來讓學生自己去領悟欣賞。通過看了這些作文,老師就會開始講作文的模式布局,如果每個學生都按照這種模式寫下來,學生就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就沒有了自己的寫作的方法,結果很多學生的寫作都是千篇一律的,沒有特色,分數只能在平均分左右,無法得到高分。雖然這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果的,但是學生只會一味地模仿,知道自己的分數低,但卻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從而不能提高自己的語文寫作能力。
2、過分強調“量”,忽略了“質”的重要性。 說到底,高中語文作文寫作主要是與高考相關的,所以處于高中時期的學生和老師壓力都是很大的。很多老師就開始找一些優秀美文去打印給學生,讓學生大量地去背誦美文美句,甚至老師從高一開始就大量地進行語文寫作訓練,出不同的題目和材料讓學生去寫作,學生也只是機械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他們只是在追求量的進步,不懂得去總結寫作的技巧,創造出自己的創作模式,從而導致質的退步。在這種大規模的集中訓練下,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力只能原地踏步,并不能有質的飛躍。
二、高中作文教學要點
1、作文寫作的基礎。首先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先將作文分類:記敘文,寫景文,議論文,散文,小說等;其次,作文寫作需要一些寫作方法,比如說,在寫記敘文時,一定有人物的出現和事情的經過,從而就需要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語言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將事情的經過要詳細描寫,但并不是什么都說,要選擇能夠人物性格的重點內容;在寫景的時候,為了把景物寫得生動美麗,可以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的手法,賦予對象生機;在寫議論文和散文的時候,這就要求高中多讀書,多積累,寫這種作文是要舉例說明;很顯然,寫小說靠的是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剛開始寫作文,可以先模仿,但不能抄襲。
2、激發寫作興趣。人們都說興趣好是獲得知識的第一步。首先,教師要鼓勵孩子去寫作,在他們不愿意的時候也不能強求,否則他們會更加不喜歡寫作文;其次,要多夸夸孩子的寫作,即使他們寫得不好,也不要批評他們,要好好教導,告訴他們寫作方法;最后,要讓高中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記錄下每天的心情和感受,多和他們交流。興趣一旦被激發,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他們就會愛上寫作,從而寫作能力就會不斷提升。
3、積累知識及其重要性。高中語文寫作,反復強調的就是積累閱讀,只有多讀書,才會有寫作材料,才有內容去寫,而不是空想。首先,家長和老師要為孩子創造大量的閱讀條件,每周安排幾節課讓同學們自由閱讀,家長也要多買些課外書給孩子看;其次,高中生的語文學習靠的就是自覺,自覺讀書,讀自己喜歡的書,當然不是那些不健康的書。多積累一些素材,寫作時就有話可說,寫作也輕松了很多。俗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這就是積累知識的重要性。
三 高中作文教學的實用與創新
1、語文作文教學創新性的培養。 創新是世界進步的動力,人類才能的體現,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源泉,有了創新,我們才會有電燈,電話的出現。高考為什么會出現滿分作文呢?這些滿分作文的優勢就在于創新,他們的寫作方式敢于突破傳統的寫作模式,想常人不敢想的,寫別人不敢寫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但是創新并不是隨便亂編,首先要聯系實際生活,在掌握各種題材的情況下,尤其是在寫議論文舉例子時,不能老是寫魯迅、史鐵生、司馬遷、李白、杜甫的例子,因為他們的事跡人人都知,人人都有可能會寫,閱卷老師是會看膩的,分數自然不會太高,應該在課堂上多播放一些新聞,了解時事,讓學生自己去領會,讓這些新的內容例子進入閱卷老師的眼中,這樣會讓老師眼前一亮,分數自然會高。接著,如果是在寫記敘文時,不要按照一貫的寫作方法,比如從事情的開頭寫到事情的結尾,閱卷老師會覺得很枯燥無味,教師可以教學生用倒敘的方法,先講述事情的結果,造成懸念,吸引閱卷老師的閱讀興趣。創新也就是說要與眾不同,作文內容和格式要新穎,不光光是這兩種寫作方法,還有更多的點子等著學生們自己去開發。
2、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的培養。很多中學生認為學習語文沒有實用性,這就錯了。其實,語文作文的實用性就是要面對高考,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在現代社會,競爭力如此強大的情況下,高考在每個高中生、教師、家長看來比什么都重要,它就是一個分水嶺,決定著學生未來的道路,而作文在語文的學習中非常重要。因此,老師就應該在課堂上傳授一些高考滿分作文的亮點內容,教學生自主安排好作文的整體結構模型。當學生們掌握了寫作的實用性,一種寫作模式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教師應挖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自己去選取適合自己的寫作內容和方法,從而提高語文寫作水平。
四、結語
高中語文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文的教學就是一個重要的體現,學習高中語文要從小養成學習習慣,多讀一些課外書,每天寫日記抒發自己的情感。學習語文可以讓我們提高語文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知道名人事跡,以這些偉人為榜樣,樹立自己的目標,寫作讓我們擁有創新和探索能力。如果現在的教師能夠改變傳統的語文作文寫作方法,知道自己的欠缺不足,挖掘學生的寫作潛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數,讓學生在語文考試中獲得高分。
參考文獻
[1] 王瑞霞.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教育教學論壇, 2013(10):234-235.
[2] 石慧.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J].才智, 2013(26):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