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泉+楊志剛
摘要 近年來,在我國重視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寧夏地區退耕還林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其后續產業的發展也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結合靈武市實際,分析了其后續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退耕還林;后續產業;問題;對策;寧夏靈武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6-0176-01
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很多耕作方式不合理,并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為了實現人與自然的共同協調發展,一項重大舉措即為退耕還林,其可調整山區經濟結構,對農村經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大意義[1]。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各地結合實際,積極采取退耕還林措施。經過努力,退耕還林工作取得的成效明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態環境,減少了水土流失。與此同時,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靈武市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歷史悠久,四季分明,有充足的光照和熱量資源,蒸發強度大,氣候較為干燥,平均年降水量為200~250 mm。靈武市自2002年以來,在西部大開發的機遇下,積極結合當地實際,圍繞退耕還林、封山綠化等措施探索適宜的環境治理模式,初步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逐漸發揮出一定的生態效益,對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戶收入的增加等有積極作用。本文結合靈武市退耕還林的現狀,進一步分析其后續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
1 存在的問題
1.1 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
目前,我國各地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即沒有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予以明確,造成了2個后果。一是區域發展動力不足,不利于區域經濟的長期發展。二是無法實現產業化發展。產業化是一個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若發展方向不能明確,區域經濟的發展就沒有一致的目標,難以獲得突破性成果[2]。
1.2 未制定明確的發展模式
在退耕還林地區,后續產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即沒有形成明確的發展模式。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不完全了解區域經濟的發展基礎,難以制定出凸顯區域優勢的發展模式;二是不了解區域內的優勢資源,缺乏深入的認識,因而在制定發展模式時難以結合區域特色,不能達到模式和特色的較好融合[3]。
1.3 未制定準確的發展原則
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遇到的突出問題還包括未明確區域發展的原則。根據靈武市的實際,其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一直在優先保護生態還是優先發展經濟上不斷糾結,產生這一問題的關鍵還是沒有準確把握好發展原則。在退耕還林地區,其后續發展的一個首要原則即為因地制宜,在堅持這一原則的基礎上,可在結合當地優勢發展經濟的同時達到保護生態的效果。但是實際發展中往往不能準確把握發展原則,難以同時兼顧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
2 對策
2.1 對未來的發展方向予以明確
要使靈武市退耕還林后續產業得以持續發展,一項重要措施即為明確發展方向。一般退耕還林后,當地傳統農業結構會發生大變化。為了發展區域經濟,需要因地制宜就未來農業發展做好調整。靈武市在實施退耕還林過程中,結合寧夏黨委、政府對整體經濟的規劃,將當地生態建設作為經濟建設的基礎,堅持林草、林果、林藥三結合,積極發展后續產業。近年來,靈武市特色經濟林獲得了較快發展,特別是靈武長棗目前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農戶收入提高的重要支柱產業,靈武也獲得了“中國靈武長棗之鄉”的美譽。
2.2 結合當地實際制訂符合實際的發展模式
在退耕還林區,后續產業要獲得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地選擇發展模式尤為重要。靈武市退耕還林后續產業要獲得發展,必須將其與其他產業結構有機聯系起來,以增加退耕農戶的收入[4]。以靈武市為例,可在部分地區重點發展棗樹產業,包括對紅棗進行深加工等,還可在靈武沙區重點發展麻黃等中藥材;此外,還可利用當地的特殊地貌發展生態旅游業,如靈武市的白芨灘。
2.3 結合區域特點明確發展原則
要解決退耕還林地區后續產業的發展問題,一項重要措施即明確發展原則。一般每個地區的自然資源均有所差異,適宜的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但一個必須要堅持的統一原則即為因地制宜。靈武市的氣候、土壤等資源均比較適合長棗的生產,當地栽培長棗的歷史較久遠,品質優良,果肉口感極佳,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有開發潛力。在當地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后,靈武市因地制宜地發展靈武長棗及其相關產業,不僅促進了長棗產量及品質的提高,而且紅棗的深加工產業也得以快速發展。目前,靈武長棗已經成為當地的優勢產業之一,對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農戶收入增加等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參考文獻
[1] 莫芬.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問題的思考[J].農家顧問,2015(6):10-12.
[2] 季元祖.甘肅省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的思考[J].甘肅林業科技,2006,31(1):69-70.
[3] 楊光平,陳本文.關于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問題的思考[J].重慶林業科技,2006(1):39-41.
[4] 孟全省,譚鵬,靳愛仙.對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問題的思考[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5,20(4):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