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文彬
摘要:在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中,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積極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的過程首先能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氛圍,讓更多學生有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的機會。同時,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會促進學生間思維火花的碰撞,能夠讓學生積極展開交流合作,并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教師要多在閱讀教學中組織學生間的合作交流,這對提升知識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都會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有效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
想要讓學生間的合作學習規范有序地進行,這首先需要教師有效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教師要對于學生的合作學習有良好的組織與設計,給學生們選取合適的合作學習主題,設置靈活多樣的合作學習任務。同時,教師也可以適當參與到學生合作學習中來,結合學生們碰到的一些問題給予有針對性的引導與啟發。這些都是對實際教學過程的推動。教師只有充分發揮自身在學生合作學習中的主導作用,才能夠讓更多學生有參與進來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間自主學習的規范與有序。
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教師則要積極引導學生,啟發學生發散思維,幫助小學生進行正確的理解,糾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一些理解偏差。在對學生觀點進行點撥時,教師要堅持適時、適度和鼓勵為主的原則,確保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的積極發揮,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教學參與熱情。比如:在學習《小河與青草》這則童話故事時,教師應充分挖掘故事中的教育寓意,引導學生在合作討論中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多學習他人的優點等道理。教師在明確了合作任務后便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合作學習的主題,然后讓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探討。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與設計者,尤其是在學生間展開合作學習時一定要對課堂教學的節奏有良好把握。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氛圍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合作交流中來,這才是高效的教學過程所在。
二、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
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好的課堂教學形式,教師在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時要明確相應的訓練目標,使教學過程更有針對性的展開。學生的合作交流首先是教學主體性的一種充分體現,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也能夠充分得到鍛煉。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而言,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也非常重要,這同樣可以成為合作學習的一個訓練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思維能力一點點得到培養與深化,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是學生知識能力的體現,這也是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所能夠發揮的積極教學效用。因此,教師在設計合作學習的教學過程時要充分融入這些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有更多積極的成長與收獲。
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要確立一些相應的合作學習教學目標,還應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適當延伸,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為小學生更高層次的學習打造堅實基礎。比如:在學習《少年王勃》這篇課文時,教師可圍繞了解少年王勃的才氣,掌握《滕王閣序》的寫作背景為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置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與討論學習。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產生了多種不同觀點,教師可以進一步鼓勵學生進行交流探討,讓學生對很多問題的理解能夠進一步深化,這樣才能夠促進教學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三、營造好的合作探究氛圍
想要更好地發揮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積極效用,教師要善于給學生們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這是提升學生的教學參與熱情的很好的方式。一方面,教師要給學生們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與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有合適的安排與設計,無論是在分組的過程中,還是在合作交流問題的創設上,都要有一些更好的安排與設計。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充分地融入到積極的教學氛圍中,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合作學習的趣味性,進而促進教學目標的良好實現。
營造課堂教學氛圍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幾個固定的學習小組,同時多開展一些游戲教學,拉近各小組成員之間的距離,便于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閱讀比賽,讓學生在與他人競爭過程中得到提高,同時也促進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合作學習對閱讀教學的促進作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組織與設計上一定要從多方面進行充分考慮,要讓更多學生有參與到合作學習的機會,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四、結語
合作學習能夠極大地為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提供積極的教學輔助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有良好的組織與設計,給學生們選取合適的合作學習的主題,并且設置靈活多樣的合作學習任務。教師在采用這種教學方式時同樣要明確相應的訓練目標,這樣才能夠讓教學過程更有針對性地展開。此外,想要更好地發揮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積極效用,教師要善于給學生們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這是提升學生的教學參與熱情的很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