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紅衛
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動了全國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職業教育也因此吸引了眾多青年才俊,每位踏上講壇的職業學校青年教師,都雄心勃勃,熱血沸騰,都想開拓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為祖國培養優秀工匠盡一份力量,使自己的人生走向卓越,但是,成長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如何面對和克服這些困難是青年教師能否成功的關鍵,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工作十幾年來的一些體會。
首先,樹立獻身職業教育的職業理想。職業理想是個人對未來職業的向往和追求,既包括對將來所從事的職業種類和職業方向的追求,也包括對事業成就的追求。作為一名青年教師一定要樹立自己的理想和擬定發展規劃。
青年教師要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職業理想是激發青年教師自主發展的內在動力。有了職業理想,才能轉化成為教師個人的發展品質,成為教師自主發展、專業成長的不竭動力。青年教師只有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以真情、真心、真誠去教育和影響學生,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書育人的本領,才能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一代技能新人。
青年教師要擬定自己的專業發展計劃。青年教師參加工作后要及時在學校的指導下擬定自己的專業發展計劃,確定專業發展的目標。要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甘為人梯,樂于奉獻,靜下心來讀書,潛下心來育人,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第二,利用各種平臺,不斷學習提高。我們正處于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據英國專家測算,人類的知識目前是每三年就增長一倍,一年不學習,你所擁有的知識就會折舊80%。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是青年教師成長的唯一途徑。
青年教師要學習什么。學習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師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師對教育工作本職的理解,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教學行為,對其成長有重大影響,而青年教師的最大優勢就在于能輕松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學習并拓展自己的學科知識。學科知識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必須具備的基礎性知識,一個教師的學科知識是影響有效教學的重要因素。達到“揚棄”教材、“超越”教材的境界,才可能在教學中隨意揮灑、新穎別致,才可能夠靈活自如、出神入化,才可能圍繞教學宗旨進行多彩多姿、千變萬化的程序活動,才可能讓學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習并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教學技能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教與學的有關知識和經驗,為促進學生的學習、實現目標而采取的教學行為方式。
教師要掌握的課堂教學基本技能有:導入技能、講授技能、提問技能、板書技能、觀察技能、傾聽技能、演示技能、討論技能、診斷與補救技能、結課技能、作業技能等等,這些技能的掌握絕不是一日之功。學會在工作中創新、創造。教師是教材的實施者,是教材的開發者。青年教師必須要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使教學成為具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創造。
第三,培養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職業教育不同與學歷教育,職業學校學生走出校門便走上工作崗位,步入社會,所以,職業學校教師比普通初高中學校教師又多了一份責任,職業學校青年教師的成長比初高中學校教師成長就多了一道門檻——學生的成才教育。
職業學校學生是以技能學習為主,文化專業理論知識學習為輔,知識技能雙重學習,雙重“修煉”的特殊人才,學生離開學校,走上工作崗位,還要繼續拜師學藝,在崗學習,不斷提高技能水平,千錘百煉,精益求精,才能成才。所以,職業學校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成人、成才教育,尊重師傅、尊重知識、尊重技能、尊重人才,教師如果能做到以身作則,身體力行,那便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學生會受益一生,感激一生。
第四,通過各種途徑,深入學習。古人云:“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是:“教,然后知困;困,然后知學。”只要有學習之心,時時是學習良辰,處處是學習場所,事事是學習契機。
師徒結對,促進提升。青年教師要干有方向,學有榜樣。虛心地向老教師學習,學習老教師的優良品質、愛崗敬業和奉獻精神,同時也要幫助老教師轉變陳舊的教育觀念,適應時代的發展。
及時反思,助力提升。葉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學后記便是最簡單的反思,在教學后記中反思成功之舉、失敗之處、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學生之見,能使我們經常梳理自己的課堂,調整教學心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深入教研,相互學習。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把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結合起來,有利于教師進行思想碰撞,萌發出新的思維。青年教師一定要學會與同科教師合作,切磋技藝;學會與同班教師合作,各科協調發展。
借助網絡,共享資源。網絡上豐富的教育資源可以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反思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青年教師要習慣上網搜索相關資料,聽網上名師的示范課,借鑒優秀教學設計與課件,自己在工作中有了困惑或者心得,也可以在網上與同行進行溝通交流。
參加競賽,鍛煉自己。各種競賽活動能給青年教師搭建良好的交流及展示平臺,使青年教師在競賽中歷練、成長。青年教師要追求進步,就應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競賽活動,授課、教案、教學論文、教學設計等競賽活動要踴躍參加,不斷深化對教學效果的認識。
參與科研,促進成長。青年教師要在有經驗的教師帶動下,積極參與并大膽承擔各級各類教學科研課題,運用新理論、新方法分析、研究教學中的疑難問題,不斷提高自己解決教學問題的能力,增長經驗和才干,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教師是一個需要用心經營的職業,我們正處于一個知識、技能大變革的時代,處于弘揚“工匠精神”的大好時代,是職業教育大發展、快發展的大好時代,弘揚“工匠精神”,要求我們具有鍥而不舍的執著精神,甘于寂寞的奉獻精神,勇于創新的探索精神,具有帶徒傳藝的傳承能力和凝聚團隊的人格魅力。培養更多更好的技能人才是我們的神圣職責,每位教師都應做一個職業教育的有心人,不斷充實自己、鍛煉自己,用心經營我們的職業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