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占營
摘要:蹦床作為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在逐漸發展出成套動作的同時,也對騰空高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時空協同理論對于騰空高度一致性的訓練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蹦床項目;成套動作;騰空高度;時空協同;訓練對策
蹦床運動是新興的國際體育賽事,因此在比賽規則的制定上并不完善。競技體育運動中,規則作為項目比賽的指揮棒,代表的是運動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2011年,國際蹦床規則中增添了飛行時間評分指標,騰空翻難度系數也做出了調整,這些都意味著新的規則對運動員的騰空動作不僅增加了高度,更增加了難度。通過足夠高的騰空,為運動員展示有沒得體態提供了充足的時間。由此可見,騰空高度蹦床訓練的非常重要的。時間和空間是運動項目存在的基本形式。有些項目以爭奪時間為重點,有些項目則以爭奪空間為重點,但是大多數的運動項目是以空間和時間的協同發揮作為衡量的重要標準。蹦床運動,運動員騰空翻就是對時間和空間協同結合最好的體現。
一、蹦床成套動作騰空高度時空要素的組成結構
在體育項目中,時間與空間的關系多是辯證出現的。蹦床運動雖然被列為國際賽事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在體現時間和空間的辯證關系上則最為充分。蹦床運動的競賽點就在于合理利用時間與空間的關系,達成人和動作的和諧一統,
空間作為一個三維的存在,是用長度、高度與寬度的結合來體現的。在蹦床成套動作騰空高度的特征表現上,蹦床的器械屬性、人的身體屬性、運動的軌跡,都在項目中得以充分的體現。理想的蹦床運動,人體重心的運動軌跡應在網面中心點的垂直方向上下運動。但由于蹦床的器械屬性和動作特有的表現形式,決定了每個動作在完成時人體運動的軌跡是拋物線的,或者是水平方向發生移動,或是縱向發生運動。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水平位移和騰起。由此可以看出人體騰空時的空間特征表現是水平位移和縱向位移交替發生作用的。
根據能量守恒定律,人體在離網后的能量總量應該是人體獲得的勢能與水平獲得的動能的總和,也就是人體縱向和水平方向做功的綜合,所以,要想獲得單個騰空動作的足夠高度,就必須最大限度的減少水平方向的位移。
二、蹦床成套動作騰空高度影響要素
在著網時,為了增加受力面積,運動員大多采用的是兩腳開立式的壓網。要想保持這一動作,兩腳的力量和長度必須是一樣的,否則會在起網旋轉時瞬間造成運動軌跡的偏移。另外,為了完成空翻轉體動作,起網時身體需要前(后)傾和盤旋,使網面對人體產生偏心力,形成力矩。身體的盤旋必然會引發身體的左右位移,尤其是在進行多周空翻轉體時,運動員的轉體幾乎是和起網同時發生的,這個情況下,身體重心方向發生偏移的可能就增加到了百分百。如果是放在整套動作中,前驅動作的轉動慣量不足或剩余時,身體著網前需要調整身體姿勢,從而使腳與網面產生約束反作用力以消除不利因素,這樣也會使落點發生偏移,造成左右位移。所以著網和離網時身體的姿勢是造成水平方向左右位移的主要空間因素。
三、蹦床成套動作騰空高度時間要素
飛行時間作為一項客觀的指標是在2011年被引入到賽事評分領域的。飛行時間指的是運動員實際完成單個動作的騰空時間之和,它不包括壓網和起網的時間。為了準確記錄和表達運動員的飛行時間,國際蹦床技術委員會專門推出了飛行時間計時設備,該設備只對運動員網面之上完成的動作進行計時,并將各單個動作的時間進行相加得出總的飛行時間。另外,規定飛行時間以秒來計算,精確到千分位,對于飛行時間成績的表達則是按照5/1000的原則直接將描述轉化成為分數,運動員的飛行時間是多少秒,成績就是多少分。由此可見,要想獲得足夠長的飛行時間就必須精確到每一個動作的騰空高度上,騰空高度越高,人體在空中停留的時間就越長,飛行時間則越長,分數就越高。
四、蹦床成套動作騰空高度的時空協同
協同理論最早產生于哲學領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體育運動中關于時間與空間的研究,已經成為如何增強體育效益的重要指標。理論意義上來說,蹦床運動中每個動作軌跡都應該是垂直上下的,但是因為完成的動作要求不一樣,單個動作的軌跡實質上就成為一條拋物線。根據前空翻類動作與后空翻類動作交叉編排成套動作的原則,蹦床項目的動作路線就成為兩個拋物線軌跡重復交替的畫面。每個騰空動作的時間與空間是相對統一的,時間越長,高度越高,空間越大,水平位移也就越大,難度與矛盾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存在,所以在具體訓練時,人們就要積極應對和解決這對矛盾。
首先要把握好起網初速度,這一關鍵點包括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初速度的大小,速度越大,騰空的高度和時間就越充分;二是初速度的方向,根據動作的要求,選取適當的網角,向前類翻轉的動作盡量增大起網角,接向后類翻轉的動作則盡量減小起網角,通過增大和減小的辯證統一,促進時空的統一。
其次,要對無處不在的人網時空交叉進行研究,因為每當人網交叉時,就是協同在發生作用,人體被拋至空中完成一系列的翻轉動作,人體能不能被拋起的更高,動作飛行的時間能不能更長,關鍵就在于壓網過程中人與網是如何相互發生作用的。而這一相互作用的關鍵實際上是時空交叉的并行點,被稱為人網合一的最佳蹬伸時刻。過早的蹬伸不能使人體的力量發揮到最大,蹬伸太晚則會將網的阻力轉化成阻礙人體的力量,損失網本身可以帶來的彈性勢能。所以,把握程最佳蹬伸時刻是提高騰空高度的關鍵點。
另外,蹬伸時間與網面下沉的深度成正比,共同對騰起的高度發生影響,蹬伸時間越長網面下沉的深度越大,網的彈性勢能儲備也就越大,最終起網的初速度就會加速將人體拋至更高處。而蹬伸的時間完全取決于運動員的下肢力量,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對運動員的體能素質進行訓練。
總而言之,蹦床成套動作的騰空高度的影響因素在于起網角、入網角的選擇和離網瞬時的身體姿勢。蹦床騰空動作的時空協同主要表現在時空的一體化、交錯化和轉換上,任何一個細微的身體姿勢的變化都會引起蹦床的整體發揮,而訓練的關鍵點,最終仍然是要落實到運動員本身的體能訓練上。
參考文獻
[1] 朱禮金.蹦床成套動作騰空高度的時空協同及其訓練對策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1(06).
[2] 朱禮金.蹦床網上動作騰空技術的時空協同及訓練應用[J].體育學刊.2012(04).
[3] 黃強.我國蹦床單人網上競技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調研[J].中國體育科技.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