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
摘要:公共藝術——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之一,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中職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通過音樂課課程的學習與鑒賞,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價值觀,提高學生鑒賞美,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音樂教學過程是根據教學目的和任務,通過師生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使學生系統的學習掌握音樂文化知識和音樂鑒賞技巧的特殊認知過程。學生們有了濃厚的興趣,思維才會變得靈活,才會找到自己的音樂感覺,從而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結合音樂實踐教學淺談幾點體會。
關鍵詞:中職;音樂課堂;效率
一、教師具備較高的音樂教學素養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必須有豐富廣博的知識,尤其在職專學校,由于社會對學前教育專業所培養人才的特殊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和素養,掌握作曲知識、中外音樂史及重要音樂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樂理論,同時對文學、歷史、美學、地理、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諸方面的邊緣學科知識也要有所了解??梢?,一堂音樂課質量的高低與教師的綜合音樂能力是分不開的。音樂教師只有博學多才,教學時才能運用自如,才能改變那種迂腐陳舊、形式呆滯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真正勝任中職生的音樂課教學工作。中職學校的音樂老師在職業認同感,擇業成就感,生活幸福感方面的差異造成其在角色轉變的程度參次不齊。加深對角色轉變的內涵認識,既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全部掌握。教師做好領路人和課堂教學的指導者,讓學生在有限控制范圍內張揚個性,全面發展。
二、多給學生創造聆聽音樂的機會
在中職音樂的欣賞課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聽”設置為四個階段,四個階段分別是初次聆聽、復聽、分聽、重點聽。在初次聆聽階段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并體驗音樂中的情緒,讓學生靜靜欣賞并獲得初步的音樂印象;在復聽階段中,教師可以適當地讓學生了解作品的作者和創作背景,之后讓學生在這個基礎上再次聆聽,加深他們對音樂主題的理解;在分聽階段,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各個分段之間的聯系以及各個分段與主題之間的關系,向學生介紹相關的創作手法;在重點聽階段,學生應該在理解音樂要素的基礎上重點體會音樂的情緒,這樣,學生就會深刻地將音樂主題記在心中,也能夠使自己的欣賞能力得到升級,欣賞能力升級之后,能夠進一步喚醒自己的音樂感覺。
三、啟發式教學,多種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在音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教師因為學生學習效率不高而困惑的問題。許多音樂知識和技能是抽象的、不好理解的,而要想使這些知識由抽象變形象,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消化,就需要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運用啟發式教學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抽象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同時可以采用多媒體展示情境,用語言描述情境,用形體來表現音樂情境。在多媒體有聲、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能很快的把學生帶進緊扣教學內容的特定的音樂情境中去。教師在用音樂語言引導學生進入所構筑的音樂情境之后,還必須及時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用口頭語言來描述音樂情境。如:音樂欣賞課《動物狂歡節》,先讓學生初聽這個有趣的音樂,在學生隨著音樂旋律的發展漸入佳境后,又及時啟發學生想象,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它,在此基礎上,簡要概括出在這個音樂中描寫的簡要概括出在這個音樂中大象的笨重,獅子的威武,天鵝的優雅等音樂形象,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童話音樂的藝術魅力。
四、講究語言藝術活躍課堂氣氛
課堂教學語言是教學內容成功實施的重要手段之一。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地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弊鳛橐魳方處?,除了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認真鉆研教材以外,還必須注重語言修養,中職音樂教師要從言行舉止上散發音樂的魅力,吸引學生,進而讓學生模仿自己甚至是超越自己。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帶著飽滿的激情給學生傳授知識點,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尤其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師,我們是未來幼兒教師的榜樣,在教學中講究語言藝術至關重要。其實,教師的豐富知識和經驗的應用,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多種教學方法的實施最終都是通過語言得以實現的。在教學中,教師的語言不僅要準確、簡潔、生動、形象,還要富有情感和個性。在欣賞音樂作品時,講究語言對意境的營造是極為重要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被公認為是交響音樂民族化成功的代表作之一,國外的音樂家稱之為“蝴蝶的愛情協奏曲”。在欣賞這樣的經典名著時,為了讓學生深入到音樂的意境中去,在欣賞音樂之前,我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學生講述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的愛情故事,使“草橋結拜”、“英臺抗婚”、“墳前化蝶”的情景牢牢地印在學生的心中。接下來,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根據音樂向學生介紹每一個主題的呈現,并用優美的語言淋漓盡致地再現故事畫面,使學生將美麗的故事與凄美的音樂聯系起來,進一步領會協奏曲的深刻內涵。這樣的欣賞課定會給學生留下終身難忘的印象。
五、堅持與時俱進,感受流行音樂的美
在新的經濟背景下,包括音樂在內的各行業都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中職音樂教師應該與時俱進,讓學生聆聽一些具有時代氣息的歌曲,喚醒他們的音樂感覺。 例如,在學習傳統音樂時,學生對課本中的內容比較陌生,沒有過多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聆聽一些具有時代氣息的流行歌曲,比如,《我的好兄弟》《我們都一樣》《最炫民族風》等,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幫助學生擴展課外音樂,能夠使教師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明星是學生內心的“榜樣”,當教師為學生演唱《清粼粼的水來藍瑩瑩的天》時,學生心不在焉,毫無生機,但是,如果教師讓學生聆聽明星演唱的版本,學生會立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為現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非常喜歡明星,大部分學生都有自己的“明星夢”,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中職音樂教師還可以利用明星效應讓學生欣賞音樂,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喚醒學生的音樂感覺,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
音樂教育的過程也是智育教育的過程,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充分發揮藝術的魅力,多給學生創造聽音樂的機會,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堅持與時俱進,讓學生感受到流行音樂的美,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才能喚醒學生的音樂感覺,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
參考文獻
[1] 姜峭巖. 提高中職學校音樂課堂教學效率措施探究[J]. 青海教育,2016,(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