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敏
(蒙山縣中醫醫院,廣西 梧州 546700)
胃大部切除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的護理要點分析
梁世敏
(蒙山縣中醫醫院,廣西 梧州 546700)
目的分析在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治療中予以胃大部切除術的臨床護理要點。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胃大部切除術進行治療,采用隨機數字法進行平均分組,予以綜合護理的30例患者為實驗組,而予以常規護理的30例患者為對照組,護理后將2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相較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較低,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采用胃大部切除術進行治療的同時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對患者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應用和推廣。
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胃大部切除術;護理要點
在臨床上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作為急危重癥的一種較為常見,以大出血為臨床主要表現。有研究顯示,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出血發生率可高達20%。胃十二指腸大出血主要特點為發病急,同時進展較快,在其治療中關鍵為血容量糾正和止血[1]。采用胃大部切除術治療具有理想的效果,同時予以有效的護理干預是提升治療效果的關鍵,本研究主要對綜合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和分析,選擇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患者60例進行分析,以下為分析過程和結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胃大部切除術進行治療,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0例,實驗組予以綜合護理,其中包括男20例,女10例,年齡21~60歲,平均年齡(35.2±8.5)歲;10例發病部位為胃部,12例發病部位為十二指腸,8例發病部位為復合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其中包括男22例,女8例,年齡22~61歲,平均年齡(36.5±8.0)歲;9例發病部位為胃部,11例發病部位為十二指腸,10例發病部位為復合型,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護理為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方法,主要為用藥指導、病情觀察、基礎護理等。而綜合護理干預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方法,具體護理內容為:
1.2.1 心理護理干預
患者在面對疾病時難免會將心理壓力增加,同時在面對手術治療時也會產生各種不良情緒,也會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因此,在手術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尤其是針對手術治療的療效,并告知患者大出血可進行有效控制,且手術治療效果顯著,并使患者明確胃大部切除術的安全性和重要性,告知患者一個良好的心態對疾病和治療的重要作用,使患者用積極的心態對待疾病和治療[2]。在手術之后,護理人員要將手術結果告知患者,對患者迫切的心理需求進行滿足,對其不良情緒消除,以此對術后護理進行有效配合,促進患者康復。
1.2.2 健康宣教
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主要以動作演示法或者口頭講解法進行教育,使患者適應術后的生活方式,在術前實現訓練,并以患者個體情況和手術常規為依據,予以藥物準備、腸道準備、皮膚準備等[3]。
1.2.3 保暖護理
在手術中由于應激反應,會導致液體入量及體溫發生變化,因此,在手術中要將室溫進行合理調節,并予以患者毛毯等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同時要合理控制入液量,以此,將患者應激反應減輕,對并發癥進行預防。
1.2.4 術后全面護理
術后,予以患者體位護理,保證患者體位護理舒適,促進患者修養,嚴密監測各個引流管,保證通暢的引流,良好固定引流管,對消毒滅菌要求為依據,對引流管口保持清潔,對感染進行預防;對患者飲食進行指導,促進患者飲食合理化,以此實現科學營養支持;對患者早期活動進行鼓勵,并以患者的實際恢復情況予以康復訓練和護理干預;予以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并發癥進行預防,尤其是術后出血、休克及感染等的預防護理干預[4]。
1.3 評價指標
護理干預后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和對比;采用調查問卷形式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和對比,其中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三項,護理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度+一般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相較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n(%)]
2.2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實驗組患者中發生并發癥的例數為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33%,而對照組患者中發生并發癥的例數為6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0.00%,相較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作為一種危重疾病,一旦患病較為兇險,同時變化速度快,一般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在臨床上采用胃大部切除術進行治療有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但是此項手術需要較長的手術時間,同時有較大的手術范圍,有較多的并發癥發生,因此,面對疾病和手術患者難免會產生各種心理及情緒問題,極大影響療效[5]。本研究予以患者全面護理干預,其中最主要強化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在整個手術期間均加強心理支持,使得患者用積極的心態去接受手術治療,同時提升護理的依從性,提升患者配合度。另外,依據患者的實際需求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在術中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在術后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同時加強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并發癥進行預防。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相比,實驗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6.67%,并發癥發生率3.33%均明顯較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全面護理干預護理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在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采用胃大部切除術進行治療的同時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對患者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應用和推廣。
[1] 姚文艷,劉曉文,楊 俊,等.小兒十二指腸潰瘍并大出血行急診胃大部切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5):406-408.
[2] 郭學清.胃大部切除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的護理體會[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4):155-156.
[3] 周 麗.整體護理干預在小兒十二指腸潰瘍并大出血急診胃大部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4):235-236.
[4] 黎小春.1例胃大部切除術后病人大出血行7次手術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8):767-768.
[5] 王 慧.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患者的急救治療及護理方法[J].實用醫技雜志,2016,23(1):106-107.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04.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