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賢
(廣西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西 欽州 535000)
責任制護理對宮頸癌手術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研究
郭志賢
(廣西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西 欽州 535000)
目的探討責任制護理對宮頸癌手術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宮頸癌手術患者49例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方法護理,實驗組患者接受責任制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宮頸癌手術患者臨床護理后,物質生活、心理狀態、社會功能和軀體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定指標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宮頸癌手術患者實施責任制護理,有助于患者護理質量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因而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責任制護理;宮頸癌手術;護理質量
宮頸癌是一種婦科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也是唯一由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建議開展全球篩查的一種腫瘤疾病。宮頸癌患者癌前病變時間較長,且具有可逆轉性,因此,強化宮頸癌危險因素的檢查與控制,有助于宮頸癌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對于宮頸癌患者疾病的治療和預后的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手術治療是現階段臨床上最為常用的宮頸癌以及癌前病變治療方法,對于存在明顯手術指證的患者,只要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則需要早期實施手術治療,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有效性。本研究對責任制護理對宮頸癌手術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宮頸癌手術患者49例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年齡35~70歲,平均(47.2±16.3)歲。按照患者入選研究順序的單雙數將其分為對照組(24例)和實驗組(25例),且不同病例之間治療前檢查結果和數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觀察對象接受常規的臨床護理,實驗組觀察對象接受責任制護理,具體措施包括:(1)疼痛護理。護理人員應于患者術后4 h內對其進行“簡易疼痛評估尺”疼痛程度評估,與臨床醫師共同研究制定疼痛處理方案。若患者疼痛評分超過4分,則需實施相應的心理干預,主動與患者交流,為其提供鼓勵和支持,從而減輕不良因素所致的疼痛感。同時,通過音樂療法、心理干預、分散注意力等非藥物措施對其實施疼痛干預。對于4~6分疼痛評分的患者,需要在上述干預措施基礎上,進行抗炎藥物和弱阿片類藥物等聯合治療。(2)飲食干預。護理人員術前對患者實施血生化和血常規等檢查,準確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對于合并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需實施護理會診。(3)心理干預。傳統臨床護理模式對于患者心理護理的關注程度較差,而責任制護理則能夠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其提供從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護理服務,并設定責任護士提供一對一的護理服務。責任護士需要為患者提供圍術期健康教育、用藥指導、常規檢查、疾病健康教育和入院檢查等護理服務,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狀態,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從而消除其焦慮和緊張情緒,保證患者獲得歸屬感、信任感和安全感,更加積極地配合手術治療和護理。第四,功能鍛煉。護理人員于術后4~6 d時開始協助患者開展踝關節跖屈背伸鍛煉和股四頭肌的舒縮活動等功能鍛煉,10~15次/min,并逐漸增加次數,避免引起患者的疲憊感。隨后逐漸將被動鍛煉轉為主動鍛煉,術后2~3 d可以適當下床活動。(5)體位護理。對于硬膜外麻醉的患者,術后6 h內應保持去枕平臥位。待其病情恢復穩定后,術后第1天改為半臥位,從而減輕腹部切口張力,保持腹部肌肉松弛。半臥位有助于患者深呼吸,降低肺不張癥狀的發生率,腹腔引流較為方便。患者術后在重力作用下血性液體會直接流入直腸窩,且腹腔內滲出大量炎癥液體,半臥位有助于減輕液體對于臟器造成的刺激。
1.3 觀察指標
通過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30)對兩組觀察對象的生活質量加以評定,共涉及物質生活、心理狀態、社會功能和軀體功能等四個評定維度,每個維度包含4個評定因子,30個問題,每個問題為1-5分,患者得分越高,則其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宮頸癌手術患者臨床護理后,物質生活、心理狀態、社會功能和軀體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定指標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宮頸癌手術患者臨床護理質量對比分析 [±s,分]

表1 兩組宮頸癌手術患者臨床護理質量對比分析 [±s,分]
組別 n 物質生活 心理狀態 社會功能 軀體功能實驗組 25 52.05±2.42 62.80±4.23 46.64±1.53 62.34±2.12對照組 24 50.95±1.76 51.17±5.23 37.85±0.6 49.74±1.06 T值 4.644 4.585 4.636 4.675 P值 0.03 0.03 0.03 0.02
宮頸癌是一種婦科常見惡性腫瘤,該疾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因而加強患者宮頸癌前病變的篩查與診斷,對于患者預后改善和生存質量提高具有重要意義,避免腫瘤的快速惡化,減小治療的難度。健康生活質量是指在人類生命過程中,其社會、心理和勝利功能均處于健康的狀態[1-2]。為了最大限度提高宮頸癌以及癌前病變患者的生活質量,使其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狀態,本研究在宮頸癌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了責任制護理模式,為其提供包括性生活指導、 加強社會關系的利用、 并發癥預防、心理干預及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等在內的系統性護理,患者的生存質量得以顯著提高[3-4]。同時,責任制護理模式的應用,還有助于患者疼痛程度的減輕,提高患者的圍術期護理質量和舒適感,緩解手術治療所致的恐懼和緊張情緒,提高患者的疾病康復速度,縮短住院治療時間,提高臨床護理的滿意度[5-6]。
由本次醫學研究結果可知,實驗組宮頸癌手術患者臨床護理后,物質生活、心理狀態、社會功能和軀體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定指標結果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宮頸癌手術患者實施責任制護理,有助于患者護理質量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因而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1] 呂麥青.責任制護理對宮頸癌患者護理質量的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23):78-180.
[2] 程 宛,鄧翠珍,楊 穎.整體責任制護理工作模式在宮須癌手術患者護理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科學,2013,3(8):146-147.
[3] 黎玉媚.整體責任制護理對宮頸癌手術患者護理質量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82-83.
[4] 段美玲.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7):104-106.
[5] 曾紅學,王 蓉,李金偉.心理干預對宮頸癌同期放化療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2):34-36.
[6] 蔡鳳勤.自理能力評估對宮頸癌患者術后早期活動指導的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5):100-101.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04.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