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芬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婦科,湖北 武漢 430000)
?護理教育?
普通留置針與正壓留置針的應用效果分析
徐 芬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婦科,湖北 武漢 430000)
目的探討分析普通留置針與正壓留置針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來我院婦產科住院治療的患者150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75例采用普通留置針,觀察組75例采用正壓留置針,對兩組患者靜脈輸液時最大滴速、留置針留置時間、外周靜脈炎、堵塞、回血、針刺傷等護理問題進行臨床觀察。結果在所觀察的三個時間段內,觀察組的最大滴速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前24 h觀察組的留置針留置完好例數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余時間段觀察組留置完好例數均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留置針留置期間,觀察組出現外周靜脈炎、堵塞、回血、外滲、針刺傷等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正壓留置針操作簡單快捷且準確可靠,不僅能提高留置針留置的完好率,而且能降低患者外周靜脈炎、堵塞、回血、外滲等護理問題的發生率,減輕病人的痛苦,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有效防止護理人員被針刺傷的發生率。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普通留置針,正壓留置針,應用效果
靜脈留置針是臨床常用的基礎護理操作之一[1],在國外臨床工作中已得到廣泛應用,自20世紀90年代初起,其在國內的應用也逐漸增多。靜脈留置針可使藥物快速、有效地進入人體內從而發揮藥效,在危重病人的搶救、臨床疾病的治療、靜脈營養及化療藥物的輸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受患者的歡迎。應用靜脈留置針可以減少靜脈穿刺次數,延長靜脈穿刺間隔時間,使輸液更加方便,保證靜脈用藥,從而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護理人員的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滿意度[2]。正壓留置針的設計原理是通過拔出輸液裝置從而產生正壓,它的應用可有效避免血液回流、減少血管損傷和堵塞[3]。為探討分析普通留置針與正壓留置針的應用效果,筆者通過對我院婦產科收治的共住院患者150例進行研究,對比分析應用普通留置針與正壓留置針的差異。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婦產科住院的患者150例,年齡在25~70歲,平均年齡45歲,隨機分為兩組,各7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種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材料
所有留置針均由美國BD公司提供,有普通式和正壓式兩種,Vialon材料制成,管壁光滑,血溫下柔軟度高,與人體親和性好,可減輕對血管內膜的機械性刺激,防止靜脈炎的發生。
1.3 方法[4]
兩組患者靜脈輸液時均采用普通穿刺法進行穿刺,選擇血管粗直、血流豐富且無肢體活動限制的部位進行穿刺,用不同的留置針進行處理。兩組靜脈留置針時間均為48~37 h。
1.3.1 對照組
采用一次性普通留置針。將輸液器頭皮針刺入經碘伏消毒后的肝素帽內,按照常規操作程序進行套管針穿刺。輸液結束后,拔出頭皮針,并將其與輸液器分離,再次消毒肝素帽后用生理鹽水注射器穿刺進行脈沖式沖管,后用稀釋肝素注射器穿刺,邊推邊退進行封管。
1.3.2 觀察組
采用一次性正壓留置針。穿刺前,對留置針的正壓接頭進行消毒,連接輸液器后進行排氣,穿刺方法與對照組相同。輸液結束后,直接關閉單手夾進行封管。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靜脈輸液時最大滴速、留置針留置時間、外周靜脈炎、堵塞、回血、針刺傷等進行臨床觀察。
1.5 統計學處理
2.1 兩組患者靜脈輸液時最大滴速的比較
在所觀察的三個時間段內,觀察組的最大滴速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靜脈輸液時最大滴速的比較
2.2 兩組患者留置針留置時間比較
前24 h觀察組的留置針留置完好例數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其余時間段觀察組留置完好例數均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留置針留置時間比較 [n(%)]
2.3 兩組患者留置針留置期間護理問題的比較
在留置針留置期間,觀察組出現外周靜脈炎、堵塞、回血、外滲、針刺傷等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留置針留置期間護理問題的比較 [n(%)]
靜脈輸液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主要內容,靜脈留置針技術可有效避免重復性穿刺,有效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靜脈用藥的及時性[5]。但會經常出現外周靜脈炎、堵塞、回血、針刺傷等現象。有研究顯示,臨床應用結果表明,外周靜脈炎、堵塞、回血、針刺傷等現象的發生與封管方法不當、靜脈內大量營養液及局部血栓形成有關[6]。靜脈正壓留置針采用按扣式單手夾,能自動生成正壓,確保了封管的效果,且能有效避免血液回流而造成血管堵塞,輸液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何秀菊[7]等研究發現,使用靜脈正壓留置針能降低堵管的發生,有效預防再通障礙;血栓性靜脈炎是靜脈輸液治療中最常見的并發癥,表現為穿刺部位的疼痛、紅斑、腫脹,靜脈正壓留置針能明顯降低靜脈炎的發生率,并能延長置管時間;靜脈正壓留置針采用的是螺旋口設計,輸液器與注射器之間無縫連接,是無針靜脈接頭,完全克服有針輸液連接的弊端,避免了針頭反復穿刺肝素帽而堵塞或在穿刺過程中被誤扎傷,大大降低了護理人員被針刺傷的概率及職業暴露的發生;輸液過程中不需將頭皮針插入肝素帽內,膠布使用數量減少,避免膠布粘貼引起的皮膚過敏,提升了患者的舒適度;采用一體式結構,使操作更簡單,可節省時間,且方便安全,能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留置管采用先進的塑料制成,管壁平整光滑,對血管壁刺激小,有利于延長置管時間;靜脈正壓留置針輸液流暢,速度可調,保證了患者治療的連續性,可重復多次進行輸液,能減少穿刺次數,減少了因反復穿刺給患者造成痛苦,且能有效保護患者的血管,降低患者靜脈損傷及血管感染率;其長短適宜,能與被穿刺的血管壁街接緊密,從而減少滲液的發生,在保證患者輸液量的前提下,選用最小型號的正壓留置管,可減少對局部血管的刺激,從而避免機械性靜脈炎的發生;靜脈留置針技術能滿足不同年齡段患者、長期多次輸液者、搶救患者時需同時輸注多組滴速不同的藥物或因多次化療淺靜脈嚴重破壞使靜脈穿刺極其困難患者,也可用其間斷、多次地留取血液標本,用于血氣分析、血生化、生長激素或心肌酶等檢查,且不會影響檢驗結果,隨時可取,無其它并發癥,但采血時應當盡量避免在彎曲、較細的靜脈處使用留置針,因其可能會由于外力引起標本溶血。需注意的是,對與濃度較高的液體如血液制品、甘露醇、脂肪乳液等不可在最后輸入,如必須在最后輸入,輸液結束后要用生理鹽水進行沖管。
本研究對比分析應用普通留置針與正壓留置針的效果差異,結果發現,用正壓留置針進行輸液,能取得滿意療效,正壓留置針操作簡單快捷且準確可靠,不僅能提高留置針留置的完好率,而且能降低患者外周靜脈炎、堵塞、回血、外滲等護理問題的發生率,減輕患者的痛苦,并能減少護理工作量,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有效防止護理人員被針刺傷的發生率,保證病人輸液安全及護理人員的安全。療效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
[1] 肖 萍.勁外靜脈留置針在搶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國際護理雜志,2009,10(28):1377-1379.
[2] 許 燕,趙艷偉.頭皮套管針的留置時間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1999,415(12):3.
[3] 林建玲.正壓型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在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及護理[J].醫藥產業資訊,2005.2(11):27.
[4] 鄧江蘭,張 英.普通留置針與正壓留置針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雜志,2014,12(20):155-156.
[5] 劉金蘭.正壓無針連接式留置針應用效果觀察及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9):1130-1131.
[6] 林育敏.正壓無針連接式留置針在神經外科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528.178-180.
[7] 何秀菊,張 惠,伍 妃.可來福接頭在新生兒靜脈留置針輸液中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08,15(7):73-74.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2
B
ISSN.2096-2479.2017.04.1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