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實驗學校于洪分校(110034)
何曉明●
?
初中生幾何證明題解題錯誤的解決對策
遼寧省實驗學校于洪分校(110034)
何曉明●
平面幾何作為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以發(fā)展學生形式邏輯思維能力為主要目的.幾何證明類題目是初中數(shù)學的一大難點,幾何證明能力反映出一個人的數(shù)學素質和素養(yǎng)狀況.基于幾何證明較強的難度和技術性,導致了初中學生對幾何證明問題的錯誤層出不窮.本文以此為出發(fā)點,對幾何證明錯誤提出以下解決策略:(1)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2)注重發(fā)展學生的幾何語言.
幾何證明;思維能力;幾何語言
教材中定理的證明都是由已知出發(fā),最終使問題得以解決的,這使得學生常常只是看明白解題的過程,而看不到蘊含的思維過程,通過變式教學,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提升能力.
例 如圖E、F分別是正方形ABCD的邊BC、DC上的點,且∠EAF=45°,求證:EF=BE+DF.
思路點撥 將△ADF繞點A旋轉,使AD與AB重合,從而解決問題(運用旋轉作為方法,構造新圖形)
變式1 如圖,已知在△ABC中,AB=AC,∠BAC=90°,點D是BC上的任意一點,探究:BD2+CD2與AD2的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變式2 如圖,已知在△ABC中,AB=AC,∠BAC=90°,M,N是邊BC的點,且∠MAN=45°,探究:BM2+CN2與MN2的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點評與分析 此例題是“遇90°轉90°構造垂直”的思想,還應了解此例題中有45°-90°半角模型,通過變式1可以考察學生是否掌握了“遇90°轉90°構造垂直”的思想(如圖1),易證BD2+CD2=DE2,△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得BD2+CD2=2AD2;變式2既有45°-90°半角模型也需要用“遇90°轉90°構造垂直”的思想(如圖2),易證BM2+CN2=NE2,可證 △AMN≌△AEN,進而可證BM2+CN2=MN2.通過例題和兩個變式有助于學生理解“遇90°轉90°構造垂直”的思想和45°-90°半角模型這兩個幾何對象的本質特征.
學生在八年級上冊第六章才開始要求用規(guī)范的幾何語言來書寫幾何證明,而在初學幾何時學生不適應這種書寫方式,導致心里明白,說不明白;心里明白,寫不明白.幾何證明的書寫要“先模仿,多練習,形習慣,成自然,最后才能隨心所欲.”我想從以下兩方面提升學生的幾何證明規(guī)范的能力.
1.提早滲透熟悉推理的表達格式
例如:北師大版初一下的第三章八十二頁中的想一想:如圖,AB與CD相交于點O,O是AB的中點∠A=∠B,△AOC與△BOD全等嗎?為什么?
教學時我們可以改成這樣的書寫格式:
解 △AOC≌△BOD.
∵點O是AB的中點(已知),
∴OA=OB(中點定義).
又∵∠A=∠B(已知),∠AOC=∠BOD(對頂角相等),
∴ △AOC≌△BOD(ASA).
雖然此階段教材還沒有要求學生如此規(guī)范的書寫幾何證明,也沒有學習公理化思想,我們這樣書寫的目的不是要求學生一定寫成如此規(guī)范的程度,而是一種滲透,一種榜樣和示范,這樣到了八年級下第六章學生學習用規(guī)范的幾何語言來書寫幾何證明時就不會那么吃力了.
2.記住并理解教材中的幾何概念、定理
例如:菱形的其中一個判別方法:“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1),這條定理學生要是沒記住或記成了“對角線互相垂直平分的四邊形是菱形”(2),就會對解題造成障礙,因為平行四邊形的判判定有五種.如果用“(1)”這條定理,可以用五種方式證明平行四邊形,如果用“(2)”就只能有一種方式證明平行四邊形,前者的適用范圍更廣.另外幾何證明是公理化思想,要有理有據(jù),理和據(jù)就是書中的公理定理.
學生幾何證明的學習困難會受到主觀客觀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在幾何證明解題實際教學中還應該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有待于更深入探索與后續(xù)的思考.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錢華.初中幾何證明教學研究——從說理到證明[D].湖南師范大學,2008.
[3]王建金.初中數(shù)學幾何證明的解題思維探討[J].數(shù)學教育研究,2012(39).
[4]馬瑞雅.開展學生互動解題,提高學生解題能力[J].數(shù)學與數(shù)學研究,2012(7).
[5]張麗紅.平面幾何教學中的問題解決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
[6]田甜.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幾何學習困難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
[7]王曉宏.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吉林教育,2016(1).
G632
B
1008-0333(2017)11-0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