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檳榔中學(361004)
陳延望●
?
初中電路圖常見判斷方法對比
廈門市檳榔中學(361004)
陳延望●
初中物理作為中學重要的教學內容,不但要求教給學生一些已經非常完善的物理學知識,還要求培養(yǎng)學生認識和發(fā)現自然規(guī)律的能力.在整個初中物理教學內容中,電路圖知識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旨在初中電路圖常見判斷方法對比,詳細介紹了電路圖連接方式的判別的相關概念,并闡述了電路故障的判斷與分析的教學策略,希望對初中物理的教學工作的改革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電路圖;故障;連接方式
目前新課標教育正在逐漸的普及,教學方式也順應著時代的變化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完善.在初中物理電路中,主要有兩種基本的連接電路,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如何使初中學生很好的分辨和畫出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圖是初中物理教學重要的內容.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特點如下:
1.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
(1)器件順序連接;(2)電流只有一條通路;(3)在電路中器件同時工作或者同時不工作,器件之間相互影響;(4)開關能夠控制整個電路,但是開關的位置改變并不改變對電路的控制.
2.并聯(lián)電路特點
(1)器件并列連接;(2)電流有多條通路;(3)在電路中器件之間相互不影響,能夠獨立進行工作;(4)在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開關能夠控制整個電路,支路開關只能控制支路開關的用電器.
串聯(lián)電路圖和并聯(lián)電路圖如下圖所示:
在解題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種電路的連接方式,電路的復雜度也比上圖復雜很多,但是不論器件的多少,總是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的組合.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總電壓是各個用電器分電壓之和;并聯(lián)電路中,電壓處處相等,總電流是各個支路分電流之和.在判定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時,應該看到串聯(lián)電路只有一條通路,在并聯(lián)電路中有多條通路.
下面我們通過具體的例子進行分析.
1.定義法.根據串并聯(lián)電路的的定義來判定元件的連接方式,若元件逐次連接是串聯(lián)的,元件并列連接是并聯(lián)電路,對上面電路進行分析.在圖三電路中,粗看是三盞燈的串聯(lián),但仔細分析,三盞燈不是逐次連接的串聯(lián)關系,而是并聯(lián)電路關系,三盞燈的等效電路圖如圖四所示.
2.電流流向法.可以從電路的電源正極出發(fā),順著電流的流向到達電源的負極.如果回路只有一條,那么就是串聯(lián)電路,如果存在多條路徑,那么就是并聯(lián)電路.對于并聯(lián)電路,從電源出發(fā),沒有分支的線路為干路,分支電路為支路.對圖三電路進行分析,在圖三中,電路從A點出現分支,向右經過L1到B點,再經過A2到達D;另一條支路從A1到C點,在C點進行分路,一條經過L2和A2到達負極,另一條經過L3到達負極,因此,經過上述分析可得,三盞燈為并聯(lián)關系,等效電路如圖四所示.
3.拆除法.拆除法主要是利用串聯(lián)電路中器件同時工作或者同時不工作,器件之間相互影響,并聯(lián)電路中器件之間相互不影響,能夠獨立進行工作的原理,將電路中的器件進行拆除.若電路因為拆除某個器件導致其他器件不能正常工作,那么器件之間為串聯(lián)關系.如果電路中沒有因為器件拆除后而影響其他用電器的正常使用,那么器件之間是并聯(lián)關系.
對圖三的電路進行分析,首先拆掉L4,可以分析得出L2和L3能夠正常使用.拆去L2,L1和L3能夠正常使用,同樣,拆去L3,L1和L2能夠正常使用,這說明三盞燈是并聯(lián)關系,等效電路如圖四.
4.節(jié)點法.節(jié)點法的使用規(guī)則是,如果在電路中沒有電源、用電器等器件,導線的兩端就可以認為是同一個點,在圖三中,A和C實際上是同一個點,同時,B和D也是同一個點,將等效電路畫出后,為圖四.
5.斷開移位法.斷開移位法的原理是,現將用電器與導線的連接點斷開,然后將用電器的接線點隨著導線的連接方向順次移動,,最后將其連接到所需要分析的電路的兩個端子中,在用斷開移位法時,要注意,導線不能經過電源和電阻但是導線可以跨過開關和電流表兩端.
運用斷開移位法來分析圖三的電路圖.將C點從電路中斷開,順著導線向上移動,先跨過電流表A1,到達電路中的A點,L2左端的B點順著導線進行移動,跨過A2后到達D,獲得的等效電路如圖四所示.
在本文中,我們對初中電路圖常見判斷方法進行了對比,具體研究了電路圖連接方式的判別,并且舉例說明了常見識別電路的方法.希望本文提到的相關內容對于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展開有所幫助.
[1] 談玉娟.淺談如何判斷電路的基本連接[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2,30(11):34-35.
[2] 陳銀霞.初中物理電路識別教學的一種思路[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4,21(2):69.
[3] 周正軍.談談電表的判斷方法[J].初中生輔導,2008,(36):29-31.
G632
B
1008-0333(2017)11-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