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臣
摘要:2015年,國家調整臨儲玉米收購政策,即:玉米臨儲價格每斤下調0.11元,同時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收儲標準,不再放寬生霉粒含量等相關質量標準。本文結合黑龍江省玉米主產區實際,對政策中收儲價格降低、收儲標準提高“一低一高”兩個值得關注的核心問題進行了調研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臨儲玉米收購政策;建議
2015年,國家調整臨儲玉米收購政策,即:玉米臨儲價格每斤下調0.11元,同時要求嚴格執行國家收儲標準,不再放寬生霉粒含量等相關質量標準。對此,我們結合黑龍江省玉米主產區實際,對政策中收儲價格降低、收儲標準提高“一低一高”兩個值得關注的核心問題進行了調研。經過調研,我們認為,調低玉米收儲價格,是市場倒逼的結果,也是種植結構調整的必然選擇。臨儲價格貼近市場價格,才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引導糧食價格回歸市場,政府在推進過程中的地位和角色是合適的。
但同時也要看到,玉米臨儲價格的大幅度下調,對農民或其他種植者利益的沖擊也是實實在在的,特別是對于黑龍江省玉米主產區,問題反映得尤為集中和明顯。
一、政策影響
(一)農民人均收入水平下降。綜合2015年1.1億畝種植面積、2014年的收購價格、降價幅度和農民總人口等要素對比分析,玉米臨儲價格每斤下調0.11元后,黑龍江省農民人均收入較上年下降720元左右。
(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受到沖擊。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效益大幅下滑,凝聚力下降。雙城市周家一個經營3.1萬畝土地的合作社,今年將虧損613萬元,一些農戶要退社,合作社也表示明年不再種植這樣大的面積。
(三)土地規模經營者收益下降。合作社規模經營主要是農戶帶地入社,地租連同其他收益一起核算。而絕大多數土地規模經營者是租地經營,哈爾濱周邊玉米每畝地租金2014年、2015年600-800元,全省平均450元左右。由于土地流轉價格是建立在2014年糧食價格基礎之上的,但政策2015年9月才公布,年初租金已付,年終這些規模經營大戶收益將大打折扣,對于2016年的土地適度流轉產生一定影響。
(四)可能出現“賣糧難”問題。由于2015年要嚴格執行國家收儲標準,不再放寬生霉粒含量等相關質量標準,達不到質量標準的玉米由地方政府按糧食安全省長負責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負責制組織收購。黑龍江省目前玉米深加工企業普遍開工不足,倉儲庫容缺口近700億斤,且第四、五積溫帶跨區種植的玉米發生生霉粒的潛在風險較大,屆時,這部分玉米銷售問題較大,一部分將憋在農戶手中。
(五)當前的價格降幅對明年黑龍江省種植結構的調整作用不是很明顯。按照平均畝產1000斤計算,價格下調0.11元,每畝減收100元左右,但仍比種大豆效益多400元左右(去年玉米每畝效益600元左右,大豆100元左右)。水稻效益高一些,但黑龍江省北部地區和水源匱乏地區不具備種植水稻的土壤、氣溫和水源等條件,農民只能選擇繼續種植玉米。據預測,如果還是這個價格,繼續執行臨儲政策,2016年黑龍江省玉米種植面積下降的幅度不會太大。
二、采取措施
針對糧價調整可能帶來的問題,黑龍江省省委、省政府未雨綢繆,積極應對。
(一)做好政策宣傳解釋工作。有關部門和媒體對價格調整在促進農業產業健康發展、種植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方面的市場意義進行了廣泛宣傳,廣大農戶在第一時間對政策調整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
(二)切實做好維穩工作。近幾年,王憲魁書記在基層調研時多次明確要求各地各部門通過上烘干設備、增加倉儲能力、擴大加工能力等措施,幫助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和增加收入的措施與辦法。國家政策出臺后,省委、省政府立即采取措施,督促各地做好玉米收購工作。主產區綏化市派出工作組深入48個重點糧食收儲企業進行督導檢查,督促企業提高糧食收儲能力,并在篩選、烘干等環節為農戶提供便利條件和技術支持,盡可能地增加農民收入。輿情部門適時掌握重點產區農戶動態和反映?;鶎咏M織及時與種糧大戶等經營主體溝通,確保產區社會穩定。
(三)對農業結構調整做出部署和安排。在2015年10月10日召開的全省現代農業改革推進會上,王憲魁書記就調整農業結構做出了“把優勢作物調強、把區域布局調優、把經濟效益調高”的部署,并要求種植結構18當代農村財經2016年第6期“往優質高效作物上調、往現代畜牧業上調、往綠色食品上調”。陸昊省長要求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由“賣得好”倒逼“種得好”,以此加快由數量向質量和效益轉變的步伐。目前,黑龍江省正在部署開展減農藥、減化肥、減除草劑“三減”行動計劃,優質品牌逐步做到“三不用”,切實提高糧食品質。
(四)積極支持玉米加工企業提高開工率、加工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省政府出臺對玉米深加工企業競購政策性糧食和自購糧予以補貼的政策,通過企業加工能力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加快玉米銷售,穩定產區玉米價格。五是積極謀劃推進糧改飼、糧改豆試點工作。目前,各地正在制定發展青貯玉米和苜蓿草種植計劃,進一步加快結構調整步伐。
目前,黑龍江省重點玉米產區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玉米臨儲價格下調的反應總體上還是比較平穩的,沒有出現有組織、有規模的群體事件。廣大農戶對于近年來玉米臨儲政策形成的價格持續走高,國內外兩個市場價差較大,倉儲庫容居高不下、玉米深加工企業開工嚴重不足以及市場形成價格機制的認識還是比較清楚的。但對價格下調的心理準備明顯不足。
三、建議
(一)對農民和其他種植者減少的收益予以補貼。以每斤1.11元的臨儲收購價格為目標價格,采取相應措施將下調的0.11元減少的收益補給農民和其他種植者,確保其收入保持合理增幅和一個緩沖空間。特別是對大戶、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要在融資、生產資料購置等方面予以積極支持,防止其資金鏈出現問題影響將來生產。
(二)深化玉米目標價格改革,取消玉米臨儲政策。2015年降低玉米臨儲收購價格的措施是比較生硬的,沒有配套措施跟進,農民不滿意,部門有阻力,效果不明顯。建議深化玉米目標價格改革,實現價格降到位,補貼可彌補,通過完整到位配套的措施,在促使玉米價格向市場回歸的過程中,達到農民接受、部門認可,企業得實惠,產業健康發展的改革目標。政策一旦明確,就應盡快把目標價格和改革的具體措施公布出去,給農民一個自我調整的心理預期。
(三)對東北玉米主產區實施政策傾斜。特別是在糧改飼等種植結構調整、深加工企業提升加工能力、發展現代畜牧業,以及新上玉米乙醇等項目方面予以政策支持。目前,黑龍江省三積溫帶下線和四、五、六積溫帶玉米種植面積近2000萬畝,總產量超200億斤。這些地區玉米多屬跨區種植,品質差,易色變、霉變,不易儲存,大部分靠臨儲政策涌入國有倉儲企業,且庫容仍在不斷加大。有必要采取補貼等措施予以調減,力爭到2020年,將黑龍江省玉米種植面積調回三積溫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