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華+左林林+翟小玉+婁玉晗+程蓉納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轉基因食品(GMF)被消費者接觸,因此GMF的安全問題逐漸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基于此,本課題以鄭州市消費者為調查對象,調查GMF在鄭州市場上的流通狀況并深入分析消費者對GMF的認知及接受度,由此提出相應建議,為未來GMF在鄭州市的商業化發展提出理論依據。
導言:轉基因技術已成為人們討論的有關環境和健康的中心話題,支持者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反對者者認為科學實踐似乎走的“太快”。在1957年,美國技術評估機構(US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已經開始關注消費者對生物技術的接受度。隨著技術與經濟的不斷發展,轉基因技術不再只停留實驗室,而是真正進入市場并擺在了餐桌上,因此消費者對轉基因生物技術認知及接受度這一問題的關注也迅速升溫。
隨著轉基因技術的發展,中央一號文件多次提及轉基因技術,并于2015年首次提出”加強農業轉基因技術的科學普及。”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加強農業轉基因技術的研發與監管,在確保安全基礎上慎重向全國推廣。”因此及時了解消費者對GMF的認知,探究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因素,聽取消費者的建議并及時對銷售市場做出合理管制。
一、問卷設計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調查對象為鄭州市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回族區、金水區等五個區不同類型的購物廣場、居民小區、各大小型公園的消費者,主要采取隨機問卷調查與重點訪談,其次網上問卷調查占小部分。
(二)問卷基本情況與回收處理狀況
本次課題問卷設有22道問題,其中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1)消費者的基本信息(2)消費者對GMF的認知狀況(3)消費者對GMF的基本態度 (4)對策及管理建議。為此在2017年1月-3月發放問卷686份,回收率100%,經篩選有效問卷為615份,有效率為90%。用Excel建立數據庫分析數據,經統計調查男女人數比例為1:1。基本情況見表1。
二、問卷結果與分析
(一)消費者對GMF的認知
據調查樣本看,消費者雖對轉基因一詞并不陌生但了解程度并不高。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GMF缺乏科學認識和了解。例如:有人問“什么是GMF?GMF是不是從外國引入的食品?”甚至還有人說:“吃了GMF可能會導致受孕機率降低甚至不能生育。”這些滑稽又可笑的話語大概是消費者對其不了解而盲目的害怕、排斥所導致。
1.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接受度
經分析消費者對GMF接受度偏低,并隨著年齡增長消費者對身體健康愈加重視,對食品安全性關注越多。本課題研究結果和鄭雅梅的一樣,其結果是(1)大多數消費者會選擇傳統食品,僅13.50%消費者選擇GMF(2)與年輕消費者相比,40歲以上食用GMF的頻率很低,60歲以上約有26.30%從未食用過。而隨著收入水平增加消費者對GMF接受度變化不大,但隨著學歷升高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關注就愈高,此現象在鄭雅梅研究中也是如此。
2.轉基因標識
隨著人們對GMF關注增高,針對GMF包裝標識問題,有關部門在管理辦法中做出具體規定,例如必須在明顯位置標明“轉基因××食品”等。但生活中消費者買東西時并不是非常關注GMF標識,據調查20歲以下消費者僅11.82%一直注意標識,并隨著年齡段的增長,消費者對標識關注度逐漸升高,但從調查總樣本看其占比例非常低。消費者對轉基因標識關注雖在逐漸上升,但消費者實際在購買食品時并不是時刻都注意標識,這說明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沒有深入生活。
3.消費者的了解途徑
從表2知:消費者主要從網絡、電視獲知GMF信息,相較于張萍等研究消費者認為網絡及新聞媒體宣傳途徑占54.85%;隨著科技發展,人們越依賴網絡、電視等工具而通過朋友家人了解相當少,說明目前GMF沒有成為人們日常交流話題。根據訪談消費者對GMF的科普相比社區宣傳、報刊等,消費者更愿意通過網絡等新穎途徑獲取轉基因知識。張萍等研究表明47.83%的消費者認為國家政策對開展轉基因科普工作的影響比較重要。
(二)消費者對轉基因技術的態度
1.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基本特征的了解
由表2數據知,隨著年齡的增大,消費者越認為轉基因食品不安全。根據對其特征的描述:20-30歲的消費者對GMF安全性基本特征的了解較其他消費者廣泛,對GMF相比于傳統食品增加產量的了解占69.70%;在增加作物抗病蟲害、抗病毒等能力的方面占61.11%;而在提高農作物耐貯性、擺脫氣候影響低成本供應等比例較低。另外由訪談知“2012年黃金大米事件”也產生了負面影響。據分析當前GMF主要集中在為作物種植者降低成本、提高作物單位產量、抗病抗逆等優良特性的植株,而沒有很好的迎合終端消費者的需求。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媒體宣傳時應更多的考慮終端消費者的需求,GMF發展不僅取決轉基因作物的種植者、加工者,更取決于終端消費者的接受能力。
2.對轉基因技術未來發展前景的看法
據調查,16.59%的消費者認為轉基因技術是科技的進步;36.26%的消費者認為轉基因技術有很多優點,也有一些缺點,以上兩部分消費者流露出對GMF擁有市場的樂觀看法;而31.06%的消費者認為轉基因技術一般;還有16.1%的消費者認為轉基因技術很差。據蔣中馳等研究,消費者認為轉基因技術存在缺陷和不安全因素而得不到較好發展的占10.75%;又由周峰的研究知,消費者總體上對GMF較為積極的態度。
3.對目前我國轉基因食品監管政策的看法
據調查,49.11%的消費者認為應實施嚴格的安全管理和審批制度;37.07%消費者認為應對GMF加以醒目標識,保證公眾知情權; 13.82%消費者認為應完全禁止GMF流入市場,這些數據表明有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可行性。鄧郁瓊等研究就指出制定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其可行性。
(三)GMF種類及市場流通狀況
據調查,消費者對轉基因大豆、玉米、馬鈴薯等認知及接受度較高,其對轉基因大豆的了解為85.04%。重點訪談了解到除以上GMF類型外,消費者對轉基因瓜果蔬菜也有些了解。隨著年齡增長,公眾對GMF認知及接受度逐漸降低。此現象正與張雅梅調查現象相似。另,目前在鄭州市場流通的GMF主要為大豆油、馬鈴薯、玉米及一些瓜果蔬菜等。
三、結論
隨著人們對GMF主觀認知水平提高,大部分消費者對GMF表現排斥傾向。因此本課題通過對“鄭州市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及接受情況”調查中得知以下結論:(1)鄭州市場上流通的GMF主要有大豆油、馬鈴薯、玉米及一些瓜果蔬菜等(2) 總體看消費者對GMF的認知及接受度不高,并且消費者教育水平、月收入越高,其對GMF的認知水平愈高,接受度愈低(3)在現在經濟型社會,消費者雖對標識關注很高,但對其安全性考慮卻沒深入生活(4)多媒體宣傳方面,消費者主要從網絡、電視等途徑了解轉基因技術。
本次課題最終總結以下幾點建議:(1)相關部門應加強對GMF以及相關轉基因技術安全性的知識宣傳(2)加強GMF標識管理制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3)提高檢測技術(4)制定政策應落實到相關部門及處罰方案。
參考文獻
[1]蔣中馳.劉信南.翟力紅.大學生對轉基因食品認知態度的調查-以襄陽市大學生為例.湖北文理學院醫學院.2015.
[2]張婉瑩.消費者對轉基因食用油的認知及態度分析.2009.12.
[3]孟玲先.楊樂.程景民.山西省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認知現狀的調查.山西醫科大學.2016.
[4]鄭雅梅.石家莊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認知情況的調查研究.2016.11.
[5]張萍.吳自超.邊翠翠.李振陽.濟南市消費者轉基因食品認知度的調查與分析.山東中醫藥大學.2016.05.
[6]高楊.消費者對轉基因大米的購買意愿-基于價格反應的消費者分類研究.中國農藥大學.2017.
[7]劉文強.王成棟.李寧.濟南市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態度的調查與分析.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7(1):52-58
[8]陳桂榮.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對昆明市消費者的調查與分析.昆明理工大學.2005.
[9]周峰.消費者對食品的認知態度及因素分析.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3.
[10]鄧郁瓊.鐘玉清.楊曉.市場對轉基因食品的認知接受程度對政府部門在轉基因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研究.廣東檢驗檢疫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