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金剛
摘 要: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十分重要的。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提高,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更好地領悟所閱讀的內容。我國當代初中生普遍缺少問題意識,歸其原因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學生不善于思考和發現問題,從而缺乏問題意識,二是學生不敢或不愿意提出問題。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問題意識;培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心理學當中提到,所有的思維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在當代的教育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被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重視起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更是需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問題意識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原因以及如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當今初中語文教育中一項十分重要的研究內容。
一、學生問題意識缺乏的原因
1.不善于思考和發現問題
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原因主要有兩大類,其中之一是學生不善于思考和發現問題,導致沒有問題可以提。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教育理念的缺陷和學生自身問題意識缺失以及知識積累不足等等。
2.不敢或不愿意提出問題
另一部分學生則是因為自身性格不敢提出問題或不愿意提出問題,造成學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畏懼教師,害怕同學嘲笑以及表達能力不足,或是性格過于靦腆等等。
以上情況是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主要原因,下面筆者將從這兩種導致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原因入手,探究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
二、如何培養學生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意識
1.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也指出,影響學生學習成績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學習的動機,只有讓學生熱愛學習,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成績優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同樣如此,只有培養學生熱愛閱讀,有閱讀的興趣,才能讓學生認真地去閱讀,從而在閱讀當中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對于不善于思考和發現問題的學生,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興趣才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教師不能代替學生閱讀,但是教師卻可以通過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教師正確的引導是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的主要途徑。例如,教師可以從自己所閱讀過的讀物中選擇出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或者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多種類型的讀物推薦給學生,建議學生閱讀,并且將這些讀物的精彩部分告訴學生,讓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興趣,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閱讀中的問題意識。
2.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
很多時候,學生在閱讀當中并非沒有問題,而是由于害怕不敢提出這些問題。學生所害怕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學生是因為覺得教師過于嚴肅,不敢向教師提問,而有些學生則是害怕自己所提的問題太過淺薄,受到教師的不屑。面對這些問題,教師首先應當做到與學生融洽地相處,與學生保持平等關系,與學生成為朋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更好地交流與溝通,讓學生消除心中對教師的畏懼,從而敢于向教師提出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與學生一同閱讀《老人與海》這部短篇小說,然后和學生交流對這部小說的看法和感悟。這樣既可以在討論中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也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和他們成為朋友。這樣,學生在對教師提出問題時就不會產生心理壓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3.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有些學生因為自身的表達能力有限或性格靦腆羞于表達,或是害怕自己所提的問題是錯誤的,會受到同學的嘲笑,因此不敢提出問題。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應當鼓勵他們多提出問題。這一類學生自身是有問題意識的,只是自身的問題意識缺乏表達,沒
有被激發出來。教師應當引導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在課堂上多提問這一類的學生,提高這一類學生思考問題和表達的能力。同時,在一些課余時間,教師還應當主動要求學生提出問題,養成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學習習慣。無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深入還是淺顯,也無論問題是否合理,教師都要鼓勵學生,讓他們因為提出問題產生光榮感,從而更加愿意提出問題。例如,學生閱讀魯迅的《狂人日記》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就當時的社會背景提出一個問題,之后教師應當耐心地解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并且鼓勵學生之后要保持遇到問題就向教師提問的學習習慣。
4.鼓勵學生解決問題
問題意識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解決問題,這是問題意識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問題意識的核心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之外,還應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獲得榮耀感,從而讓學生愿意發現、提出并解決新的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教師也應當積極主動地幫助和引導,防止學生的思想走彎路。只有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生才能夠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對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產生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許多問題都比較深入和復雜,需要聯系所閱讀讀物的時代背景才能解答。一旦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能夠解決如此困難的問題,學生的心里就會產生非常強烈的榮耀感,這不僅讓學生對所閱讀的讀物有了更深層的理解,記憶更加深刻,還能讓學生在日后的閱讀中更喜歡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培養良好的問題意識。例如,學生在閱讀《封神演義》的時候,如果學生對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產生疑問,教師可以將商周時期的社會背景和一些制度告訴學生,讓學生結合時代背景自己思考這些社會現象為什么會產生。一旦學生了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制度,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這樣,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封神演義》這本書的記憶和理解,也了解了商周時期的歷史,同時自主解決問題這一過程也讓學生產生了樂趣和榮耀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問題意識。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關系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只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使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助于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當中。教師應當不斷地引導和鼓勵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讓學生養成在學習中隨時隨地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同時,教師也應當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和睦地交流,與學生成為朋友,讓學生放下心理壓力,敢于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還應當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深入的講解,幫助學生自主獨立地去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通過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對所閱讀的讀物有更深刻的記憶和理解,通過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心底產生榮耀感,從而更愿意去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陳文玲.7~9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D].河北師范大學,2011.
[2]張怡敏.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D].蘇州大學,2010.
[3]趙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