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勇
摘 要:綜合性學習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最新突破,它不僅僅起到了開闊學生視野的作用,還可以讓學生對于語文知識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對學生的人文品質以及綜合素養也起到了很好的提高作用。不管是對學生目前的學習還是以后的學習,綜合性學習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綜合性學習
在眾多科目中,語文就是一門包含豐富知識的科目,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語言和文字,還要讓他們學會寫作和口語方面的表述。要對學生的視野進行更好的開拓。隨著新課程的不斷創新與改革,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的培養是我國當前最為重視的,根據這個重點,我們在以下文章中更加深入地探究了新課程的創新和改革,并且凸顯出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對綜合性學習的措施進行了著重的分析,使得綜合性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得到更加全面的展現。
一、堅持語文核心觀和大語文觀的有機統一
對于語文綜合性學習來說,主要是對調整性進行強調,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要有效避免惟智主義。也要突破和改變以往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避免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出現偽語文現象,還應該避免其他科目對語文的影響,要讓學生們重視語文的學習,在這個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展開語文綜合性學習,使學生能夠得到綜合性的發展。
另外,教師應該對新教材中綜合性學習的設計意圖進行深入的分析,明確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和目標取向,確立自己的角色定位,用正確、科學的教學觀來進行指導教學。只有教師的案例設計以及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水平都得到整體的提高,才能使綜合性學習的選題、活動的內容更加切合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更好地將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從而使綜合性學習的實效得到真正的提高,有了這個“實效”,教師、學生乃至家長才能更加重視綜合性學習,使綜合性學習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二、努力構建課程資源,拓寬學習渠道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這門課程就應該結合現實,并且面向整個世界。應該讓學生注重運用自身的語文能力。讓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在課堂上進行,還應該把學習更好地延伸到課外領域,也就是讓學生通過家庭、社區、學校等教育資源,來展開綜合性的教育學習,使學生的學習空間得到更好的拓展,為學生增加更多的機會進行語文實踐。老師們要對教材進行合理地運用,對于綜合性學習的教育資料進行創造性的開發和建設,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因此學習的資源無所不在,而課堂上的教學資源以及課下的學習資源都是很好的語文綜合性課堂資源,對于這些學習資源,我們應該進行更好的加工和優化,這樣才使得課堂資源提升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程資源。第一,我們要選擇一些比較貼近學習生活的資源,也要選擇切合學生實際思想的學習資源。第二,要了解學生們最喜歡做的事情、最想說的話,并且以此為根據設計出更加全面的學習內容。第三,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來開闊學生的視野,更好地豐富學習資源。
三、采取靈活多變的學法和教法,關注學習過程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占有主體性地位的。這也是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來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身心情況,以及學習語文的特點來制定教學的目標,因為每一個學生學習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教師應當觀察他們的不同之處,并且利用他們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和集體合作學習的方式。
語文綜合學習的好處就是在自主活動中讓學生在感性上獲得更加全面的語文素養,這也是培養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團隊合作的最重要的途徑,讓學生能夠敢于創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參與的精神就是綜合性學習的目標,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主動設計課程活動,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自己鉆研問題的過程更加注重,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學生對語文學習積極主動的參與精神,并且讓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搜集信息,并且有能力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讓學生具有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并且能夠對學習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綜合性學習是一種非常靈活的學習方式,學習到的知識都是活的。學習的體驗過程、學習的方法和手段也都是活的,教師和學生應該全面地運用好各種各樣的教學策略和學習策略,從而更好地展開綜合性學習。我們在展開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突出體驗學習和探究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運用科學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對語文知識進行更好的學習和運用,最終使學生的主體人格得到更好的培養。
總之,綜合性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將學生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還可以將語文和其他科目融合起來,對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團隊合作的精神進行更好的培養,最終能夠共同學習和進步。
參考文獻:
[1]蔣仙.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綜合性學習”的開發與利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1).
[2]姚向紅.創造語文學習的嶄新天地:淺談綜合性學習[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