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旭奮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也可以將其稱之為課例片段或者是微課例,這種教學手段應用在教學過程中主要的特點就是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等。在應用的過程中,微課載體大多是微視頻,其中的內容則是圍繞教學中的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是重點所展開的教學活動,其視頻長度通常在5~10分鐘之內。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能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進行自主學習和察看,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為了更好地研究借力微課增強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筆者也進行了以下的實踐探索。
一、在課前教學中應用微課
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制作一段與新知識相關的微視頻,時間盡可能控制在7~8分鐘,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掌握一些與數學知識相關的歷史背景,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都能集中到課堂上。例如,教師這一節課所要講述的知識是“比例線段——黃金分割”,那么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就可以制作黃金分割相關內容的微視頻(如圖1視頻中截圖所示),這樣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就能知道黃金分割的相關概念,認識到什么是黃金分割,并且還能知道黃金分割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大概的把握,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更好地理解相關概念。
二、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
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時,除了在課程開始之前通過微課將教學內容引出,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利用微課,數學教學相比較于其他課程而言,更為嚴謹也更為困難,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產生枯燥和為難,這時候如果在教學中應用微課將教學中的難點或者是重點內容通過視頻的方式播放出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活躍課堂學習的氛圍,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有一個較為深刻的印象,從而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勾股定理”相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勾股定理三條邊的關系進行觀察、思考和證明,在得出勾股定理的相關計算公式之后,就可以利用微視頻介紹勾股定理以及提出這項定理的數學家,這樣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漫長課程所帶來的枯燥感,還能加強對勾股定理的認識。
三、在補充教學中應用微課
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其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水平都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所以,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作業的過程中,不能對學生使用一樣的評價標準,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在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學生除了課堂學習之外,就很難獲取相關知識點,若在課堂上沒有理解也很難再跟上教師。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教學,就能讓學生在課堂之外進行學習和思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應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在補充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補充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點。例如,在對學生進行“黃金分割”教學之后,教師在補充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如黃金分割點的確定這樣的問題,在確定之后,教師可以圍繞這一內容制作相應的微視頻,在制作視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建筑圖形展現出來,然后針對黃金分割點應該如何進行確定進行演示和講解,將其上傳到班級QQ群中,讓學生進行觀看,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對黃金分割的認知能力,同時還能讓學生對之前所學的知識有更好的掌握。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微課對學生進行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將數學中難以理解的知識和內容通過重復觀看更好地掌握,并且在課堂以外的環境還能進行學習,能在一定程度上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微課的重視,在教學中合理地利用微課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周瑜珍.無“微”不“智”:“微課”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蘇州教育信息化,2015,23(2):23-25.
[2]耿華.淺議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1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