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邱瑞卿+呂曉紅+鄒俊



公證檢驗基本情況
(一)山羊原絨。2016年度內蒙古自治區參加山羊原絨公證檢驗的企業13家,公證檢驗3063.35噸,完成任務量的100.11%,較上一年增長15.02%。檢驗顏色類別全部為白山羊原絨,其中,內蒙古纖維檢驗局檢驗8家企業2705.83噸,完成任務量的100.22%;呼倫貝爾產品質量計量檢驗所檢驗3家企業100.68噸,完成任務量的100.68%;錫林郭勒盟產品質量計量檢驗所檢驗2家企業256.84噸,完成任務量的98.78%。
(二)分梳山羊絨。2016年度全區參加分梳山羊絨公證檢驗的企業5家,公證檢驗2106.44噸,完成任務量的100.31%。其中,白分梳山羊絨1764.23噸,占公證檢驗量的83.75%;青分梳山羊絨235.39噸,占公證檢驗量的11.17%;紫分梳山羊絨106.82噸,占公證檢驗量的5.07%。
(三)綿羊毛。2016年度烏審旗羊毛儀器化公證檢驗完成103批次共3439.25噸,完成任務量的171.96%。
質量狀況
2016年山羊原絨、分梳山羊絨、綿羊毛綜合質量平穩。其中,山羊原絨整體品質與上一年相比波動不大,凈絨率較上一年有所提高;分梳山羊絨整體品質與上一年相比有所下降,平均直徑略變粗、平均手排長度變短、平均含粗率上升;烏審旗羊毛整體品質與上一年相比有所提高,平均毛叢自然長度變長、平均直徑略變細、平均邊肷毛含量和疵點毛含量下降。
(一)山羊原絨。
1.內蒙古自治區公證檢驗山羊原絨質量:平均直徑15.71μm,較上一年細0.01μm;平均手扯長度41mm,與上一年持平;平均洗凈率69.65%,較上一年下降0.15個百分點;平均凈絨率49.11%,較上一年上升2.03個百分點,具體情況見表1。
2.全年山羊原絨公檢量中2711.52噸產自內蒙古,占檢驗量的88.51%,主要產地是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興安盟、呼倫貝爾市、包頭市和通遼市10個地區。平均直徑小于等于15.50μm的有2個地區827.05噸,占30.50%;平均細度在15.50μm至16.00μm之間的有4個地區1497.90噸,占55.24%;平均直徑大于等于16.00μm的有4個地區386.57噸,占14.26%。
(二)分梳山羊絨。
1.分梳山羊絨質量:平均直徑15.76μm,較上一年粗0.15μm;平均手排長度29.56mm,較上一年短4.13mm;平均含粗率0.33%,較上一年增加0.07個百分點;平均含雜率0.15%、異色2根/5克、其他動物纖維含量0、非動物纖維含量0,與上一年持平。其中,白山羊分梳絨平均直徑15.63μm,平均手排長度29.80mm,平均含粗率0.31%,平均含雜率0.14%,平均異色2根/5克,平均其他動物纖維含量0,平均非動物纖維含量0;青山羊分梳絨平均直徑16.53μm,平均手排長度28.83mm,平均含粗率0.43%,平均含雜率0.17%,平均其他動物纖維含量0,平均非動物纖維含量0;紫山羊分梳絨平均直徑16.32μm,平均手排長度27.30mm,平均含粗率0.45%,平均含雜率0.19%,平均其他動物纖維含量0,平均非動物纖維含量0,具體情況見表2。
2.平均直徑小于等于15.5μm的分梳山羊絨589.40噸,占全區全年公檢量的27.98%,較上一年減少了23.92個百分點。這一范圍的分梳山羊絨平均直徑為15.31μm,較上一年粗0.16μm。
(三)綿羊毛。
2016年,根據中纖局毛絨質檢體質制改革的要求,我局在烏審旗建設現場檢驗實驗室,實驗室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資質認定和CNAS認可。作為試點,首次在烏審旗實施羊毛儀器化公證檢驗,按照GB 1523—2013《綿羊毛》國家標準,同時按照轉化后IWTO羊毛標準施檢,公檢指標包括:毛叢自然長度、品質檢驗(邊肷毛含量、疵點毛含量)、平均直徑、粗腔毛干死毛根數百分數、洗凈率、公量、型號規格、毛基、植物性雜質基、凈毛率、毛叢斷裂強度。
2016年烏審旗綿羊毛公證檢驗103批次,共3439.25噸,品質支數全部為66支。平均洗凈率49.72%;平均毛基41.49%;平均植物性雜質基0.40%;平均凈毛率49.25%,凈毛率最高值58.17%,最低值42.93%;平均毛叢斷裂強度18.46 N/ktex,最高值23.52 N/ktex,最低值15.62 N/ktex;平均粗腔毛和干死毛含量均為0,羊毛同質化程度高,具體情況見表3。
自2005年以來,內蒙古纖檢局持續在區內羊毛集中交易地區開展自治區地方羊毛公證檢驗,公檢工作按照我局制定的相關規定執行。公檢指標包括:毛叢自然長度、品質檢驗(邊肷毛含量、疵點毛含量)、平均直徑、粗腔毛干死毛根數百分數、洗凈率、公量、型號等級。由于地方羊毛公檢與國家羊毛儀器化公檢的規程和標準不同,公檢指標不同,部分指標不具有可比性。
質量分析
(一)山羊絨質量分析。
1.山羊原絨。
(1)山羊絨平均直徑波動平穩,變粗的趨勢得到了有效遏制。近4年山羊原絨平均直徑逐年變細,2016年平均直徑15.71μm,2015年為15.72μm,2014年為15.78μm,2013年為16.0μm。自治區內產的山羊原絨,平均直徑大于等于16.0μm的公檢量,占全年公檢量的19.73%,較上一年下降了16.01個百分點。可見市場對16.0μm以下山羊絨需求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牧民養殖優質絨山羊數量增加。自治區為加快優質羊絨生產建設,當地政府相繼出臺相關補貼政策,保護了優質絨山羊資源。內蒙古纖維檢驗局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已經連續6年免費為阿爾巴斯、阿拉善、罕山三個優質白絨山羊品種的標準化養殖示范區,提供大約5萬只絨山羊的細度檢測服務,農牧民依據檢測結果,分群飼養、釗絨、分級、出售,實現優質優價。檢測結果同時成為優質絨山羊育種、種羊出售的技術參考依據。
(2)凈絨率有上升的趨勢。2016年平均凈絨率49.11%,較上一年度上升2.03個百分點。表明農牧民在飼養管理和選育品種上已經開始重視提高山羊絨凈絨率指標,山羊絨標準化養殖效果初見成效。
2.分梳山羊絨。分梳山羊絨整體品質與上一年相比有所下降,15.5μm以下的優質山羊絨數量占比降低。原因一方面是2016年用絨企業接收訂單的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企業根據訂單產品種類需求,在滿足生產工藝、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調整用絨品質提高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用于加工分梳山羊絨的原絨采集方式發生變化,產生的剪絨方式使套子絨數量逐年增加。套子絨長度變短,土雜含量增大,也是造成分梳絨平均手排長度較上一年變短4.13mm,平均含粗率較上一年增加0.17個百分點的原因。
3.由于存在部分山羊絨的粗放式生產、交易問題,導致批量交易的山羊絨同質程度較差。一方面,傳統的絨山羊粗放飼養、山羊原絨散亂、按“堆”收購的方式,使山羊絨同質程度較差。企業收購后,需要進行細度的分選和配絨,給企業增加了負擔。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羊絨知名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缺乏品牌優勢,在外銷市場上沒有定價的話語權,山羊絨原料市場價格不高,牧民缺乏分群飼養、分級抓絨的積極性。
(二)綿羊毛質量分析。
2016年烏審旗羊毛整體品質與上一年相比有所提高,羊毛同質化程度變高。取得上述可喜變化,一是因為烏審旗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細毛羊養殖示范旗的確立,把當地細毛羊養殖技術的成熟經驗加以系統化、標準化,形成細毛羊養殖標準體系,飼養按品種、性別、年齡分群。二是因為當地擁有了一支通過我局培訓考核,取得國家專業技能資質的羊毛分級員隊伍,羊毛質量分選分級專業化。
建議和措施
(一)持續支持絨山羊保種工程。支持加快建設優質絨山羊種羊場,完善良種繁育體系,提高優質種羊供種能力,擴大實施優質種公羊補貼范圍,從根本上恢復自治區山羊絨優良品質。
(二)繼續在絨山羊集中區域推行標準化、集約化、產業化養殖模式,建立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標準體系。引導農牧民改變傳統粗放的山羊絨生產、銷售模式,逐步推廣實施同種、同齡、同性、同環境、同飼料“五同”飼養管理,最大程度實現單個羊群的一致性,提高山羊絨同質化程度。推行山羊絨分選分級員制度,對集中產區、交易地的山羊絨進行質量分選、組批、打包,在交易環節實施公證檢驗。
(三)盡快出臺關于套子絨取樣和質量分級的國家標準。近年來套子絨逐年增加,導致山羊絨品質下降,長度變短,洗凈率、凈絨率降低。建議農業部門加強對絨山羊取絨環節技術指導,分梳絨生產部門研究改進套子絨分梳工藝,纖檢部門制定相關質量控制標準,以適應目前套子絨逐年增多的形勢,提高山羊絨品質。
(四)進一步推進國家毛絨質量檢驗體制改革工作。以“實現山羊絨儀器化檢測”為研發重點,開拓創新思路,加大檢測技術研究力度,使山羊絨公證檢驗能夠及時、高效地服務于山羊絨市場交易。
(五)培育知名品牌,爭得國際上絨毛制品定價的話語權。絨毛制品的合理定價有利于推動整個毛絨產業鏈的改革,實現綿羊、絨山羊養殖標準化;建立絨毛原料公證檢驗、質量分級、市場拍賣、產品溯源的現代化流通方式;促進以質論價、公平交易,使綿羊毛、山羊絨這一優勢資源為自治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六)2016年,我局首次在烏審旗實施羊毛儀器化公證檢驗,在執行《羊毛儀器化公證檢驗工作規程(試行)》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為2017年工作順利進行,將烏審旗的工作經驗推廣到全自治區乃至全國羊毛主產區,希望中纖局繼續給予支持:
1.盡快研制便攜式扦樣設備。我國與澳大利亞羊毛產業基礎不同,養殖規模小,標準化程度低,羊毛經紀人制度尚處于培育發展階段,打包交易地點分散、規模小。以烏審旗為例,地方政府從便民服務角度出發,扶持多建交易打包點,2016年交易打包點比2015年增加4個,達到10個打包點。
2.修改《羊毛儀器化公證檢驗工作規程(試行)》。羊毛公檢在交易環節進行,公檢數據直接用于交易定價結算,時效性強。羊毛儀器化公檢工作規程應適應我國羊毛交易的實際情況,便于為廣大農牧民提供高質量快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