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玉婷+胡菁華+關玉珍+陳玉峰+孫曉慧

過去的201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纖檢局積極進取,深化改革,在新形勢下,“一手抓穩定,一手抓經濟”,不斷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在以維穩大局為重的同時,提升發展戰略思想,應對新挑戰,推動纖檢改革創新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尤其是在黨員隊伍思想教育學習,加強紡織服裝產業戰略地位,建立上下游聯動機制,服務供給側改革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并被評為2016年全國纖維質量監督工作先進單位。
近日,《中國纖檢》記者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纖檢局黨委書記、副局長艾海提·肉孜進行專訪。
記者:2016年新疆纖檢各項工作中,您認為亮點和重點體現在哪里?
艾海提:(一)優化“專業倉儲監管+在庫公證檢驗”工作模式,不斷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2016年度,累計完成入庫公檢395萬噸,其中我局組織承擔的6個監管庫完成入庫公檢75萬噸。在開展公檢工作中,縮小檢測儀器檢定周期,對全疆42家監管庫所有在用水分電測儀進行再檢定,加強區域橫向對比,對存疑數據,增加檢驗次數,與鄰庫檢驗機構進行數據比對,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有效,為核定新疆棉花產量提供了科學依據,為測算棉花市場價格提供了數據基礎,有效防止了“轉圈棉”等違規套取補貼行為,保障了改革過程中棉花市場交易秩序,提高了補貼發放的精準性,提高了纖檢機構公證檢驗的公信力,有效控制了棉花信貸資金風險,促進了現代物流發展。
(二)深度融入促紡戰略發展大局,不斷完善產業技術服務。一是加快完善國家、自治區、園區服務中心三級一體紡織服裝產品質量檢測體系,目前,國家棉花毛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新疆)、國家棉紡織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新疆)已通過驗收,伊犁、塔城、石河子三地建成自治區級紡織產品檢驗中心等待驗收,喀什、巴州兩地已得到批復,已開始籌建自治區級紡織產品檢驗中心,博州、奎屯纖檢機構正申報建設自治區級紡織產品檢驗中心。二是成功舉辦第二屆新疆紡織服裝技術論壇,探索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內在動力,搭建科研機構與企業的技術橋梁,有效推動了疆內外資源技術優勢互補、深度融合,增進了全國紡織服裝產業交流與合作。
(三)狠抓質量監督檢查,打好提升纖維質量組合拳。一是對全疆831家棉加工企業進行質量誠信登記評定;二是派出7個綜合檢查組、2個專項檢查組對全疆棉花質量進行持續性督導檢查,檢查企業覆蓋率100%;三是確定監管重點區域和重點企業,組織開展異性纖維、混等混級、“轉圈棉”專項整治工作,組織開展有資質企業為無資質企業打掛條碼、成包皮棉刷嘜情況監督檢查。
(四)持續做好執法打假工作,嚴守纖維質量安全底線。一是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力度,圍繞“七五普法”,通過實驗室開放日、新疆廣播電臺“法律與你同行”節目、“3·15”等法制宣傳活動,向廣大消費者宣傳纖檢法律法規、講授絮用纖維制品真假鑒別方法,介紹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有效途徑。二是持續開展“陽光纖檢”絮用纖維制品質量消費警示宣傳活動,全區共出動執法人員2000余人次,檢查幼兒園163所,工地66個,學校172所,發放宣傳資料11000余份,檢查床上用品30000余床,學生服34000余套,提高了群眾辨別“黑心棉”能力,保障了廣大消費者健康安全。三是在棉花收購加工期間,加大力度對全區棉花收購加工質量開展質量監督執法檢查,辦理案件34起,罰沒款54萬元,其中一起案件移送公安部門。
(五)科研創新水平不斷提升,基礎服務能力穩步增強。《新疆機采棉軋花工藝優化分析》榮獲自治區質監局優秀論文一等獎,《便攜式棉花新國標顏色級快速檢測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榮獲自治區質監局科技成果二等獎。承擔的科技廳創新合作項目《新型生化傳感器的研制》,申請專利4項,收錄EI論文兩篇。承擔自治區科技廳經費資助項目已順利結題,1項國家級公益行業專項項目和4項區局科研項目均已完成。獲批1項國家質檢總局檢驗檢測能力提升項目,獲批2項區局科研項目。
(六)加強自身建設,筑牢發展根基。一是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每周定期進行黨性教育,堅定理想信念,領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保證長期出庫、入庫在外的黨員干部在學習教育的長征路上不錯一課、不落一步,成立臨時黨支部和臨時黨小組,及時傳達學習中央、自治區最新重要會議文件精神。二是深化作風建設“三項治理”,開展專項檢查,對照問題清單,領導班子帶頭查,干部職工相互查,建立問題整改臺賬,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時限,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三是加強民族團結,全員參與“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全力支持“訪惠聚”駐村工作,打牢穩定和發展的基礎。
記者:自2014年國家在新疆進行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以來,新疆纖檢為推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順利實施做了大量的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否介紹一下,過去一年在棉花目標改革試點工作方面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艾海提:在棉花價格目標改革試點工作中新疆纖檢承擔的主要工作:一是依據中纖局有關公檢規定,制定《監管棉花公證檢驗管理辦法》《監管棉花公證檢驗實施辦法》、《自用棉花公證檢驗實施辦法》等;二是配合有關部門制定《棉花目標價格補貼加工企業加工資格的授權認定實施細則》,并完成審查工作,進行聯合公示;三是負責對棉花質量的監督監測工作,加強公檢力度,做好公檢數據統計工作,嚴禁疆外棉通過公檢,杜絕“轉圈棉”問題的發生;四是通過監管庫重量檢驗、核查,正確掌握新疆棉花實際產量。
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工作啟動后,新疆纖檢通過抓服務、促改革,推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順利實施。在召開棉花質量監督工作會議的同時,將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內容納入其中,一起動員、一起部署,實現了推進棉花目標改革與抓質量監督的雙輪驅動。
記者:在棉花改革的新形勢下,如何把握棉花監督工作重點?
艾海提:首先,開展“轉圈棉”、混等混級和異性纖維專項整治工作。一方面我們積極研究對策并下發《2016年度“轉圈棉”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各地纖檢機構采取有效措施,杜絕“轉圈棉”問題和套取國家補貼資金情況的發生。對自用棉加工企業和紡織企業,建立檔案,跟蹤監管,切實保證了自用棉花用于紡織企業紡紗,并根據中纖局的要求,檢查、核實、查處、上報入監管庫中涉嫌“轉圈棉”、雙面切口等問題。另一方面組織開展了異性纖維和混等混級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各級纖檢機構下大力氣,全力以赴、克服困難,將異性纖維和混等混級問題作為棉花質量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出了成效。
其次,加強監督檢查的有效性以及質量監督工作有效性。組織各地開展有關有資質企業為無資質企業打掛條碼,對于有資質多條生產線加工企業、有條碼生產線為無條碼生產線打掛條碼,以及企業成包皮棉刷嘜等情況的監督檢查,并將檢查落實情況形成專題匯報材料,進行了上報。為促進全區棉花質量監督工作進一步規范和工作質量的提升,派去檢查組檢查督導各地棉花質量監督工作,并對各地檢查督導中發現的問題在全疆進行了通報。制定了考核方案。
再次,努力做好事中事后監管準備工作。為落實中纖局關于加強棉花加工企業事中事后監管精神,組織全疆纖檢機構召開研討會。分析、研究了棉花加工資質認定制度取消后,我區棉花產業發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以及棉花質量監管工作面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意見建議。形成我區“關于落實棉花加工企業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意見”上報中纖局。
同時,確保入庫公檢工作的工作質量。為做好新疆局主檢庫點的監管工作,確保工作質量,局領導帶隊,通過采取現場查閱入庫公檢文書、現場留樣再檢驗雜質、貨場皮棉抽驗雜質、貨場皮棉水分比對等方式,加大了抽查監管力度,促進了工作質量。
記者:下一步新疆纖檢工作將從哪些方面發力?
艾海提:今后在完善質量責任體系、服務產業結構調整、融入新疆紡織產業發展大局以及加大紡織服裝執法監督力度等方面進行努力。
(一)完善質量責任體系,強化纖維質量監督作用,建設纖維質量監督體系。積極推動建立以企業為責任主體、專業纖檢機構監管規范、公眾參與相結合的監督管理體系,落實纖維質量監督“雙隨機”抽查制度,搭建企業產品質量承諾公示平臺,建立纖維質量監督檢查結果公示平臺,增強企業法制觀念,落實企業質量首負責任,實施纖維質量問題綜合治理,發揮市場優勝劣汰作用,推動企業沿著健康的軌道快速發展。
(二)服務產業結構調整、服務農產品市場機制改革,發揮質檢的質量把關和技術支撐作用。加強對全區纖維檢驗機構開展棉花儀器化檢驗和入庫監管棉檢驗的工作質量的考核力度,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企業。加強對“轉圈棉”監管,督促地州強化對棉花加工企業和監管倉庫的監督檢查,糾正部分地州重檢驗輕監督現象,為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打牢基礎。加強對政策研究,在棉花價格改革三年試點期結束后,積極參與下一步國家棉花政策制定,努力使質檢工作在國家棉花政策中發揮作用。堅持監管棉質量分析報告制度,為政府宏觀調控、提高棉花質量提供依據。
(三)堅持融入自治區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大局。堅持和完善紡織品檢測的三級機構建設規劃,以國家棉花毛絨檢測中心和國家棉紡織品檢測中心為龍頭,以5個自治區級紡織品檢測中心和14個地州纖檢所為主干,以落戶園區的7個園區紡織技術檢測工作站為抓手,全面落實質檢對紡織產業的技術支撐平臺建設規劃。
積極和自治區有關部門聯系,全面落實纖檢技術機構對自治區主要紡織產品的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完善質量檢測和風險通報制度,定期報告和發布主要產品及主要企業的質量檢測數據,為自治區紡織產業健康綠色發展服務。
加強在紡織產業的技術介入宣傳,堅持和科技廳聯合辦好自治區紡織服裝技術論壇,樹立質檢為紡織產業服務的良好形象。
(四)加大纖維紡織服裝執法監督工作力度,強化對全區纖維和紡織服裝產品及生產企業的執法監管,強化對地州纖維紡織服裝產品質量監督執法工作的督查督導,充分發揮自治區纖檢局在纖維紡織服裝產品質量執法上的龍頭和帶動作用。主要工作方向為:大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七五”普法宣傳,提高纖檢隊伍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利用“3·15”“質量月”“陽光纖檢”等活動,開展纖維及其制品法制宣傳教育。建立纖維和紡織服裝質量執法全時段、全覆蓋執法機制,調整內設機構職能,擴充執法力量,增強執法能力,在全疆范圍內充分履行自治區纖檢執法職能,進一步加強棉花收購加工環節質量監督檢查力度,大力開展異性纖維、混等混級等問題專項整治檢查,嚴厲打擊棉花加工企業質量違法行為。建立“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探索規范事中事后監管新舉措。建立和實施地州纖維及紡織服裝產品質量執法責任監督制度和失職責任追究機制,強化執法督察,服務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