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嶠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必須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努力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提供動力,為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貢獻一份力量。文章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角度提出了一些見解,以期推動人們形成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強大力量。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價值觀;傳播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中共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理論是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深刻理解所創造的創新成果,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概括,也科學地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
1.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這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涵的提練,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提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符合我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要求。“富強”是國家繁榮昌盛和社會穩定的物質基礎,“民主”是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諧”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統一、協調發展的訴求。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這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涵的提練,也是對美好社會藍圖的勾畫。“自由”不是沒有限制的自由,在自由的基礎上,我們應當遵循當前的社會規則。“平等”,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系,是精神上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依法享有平等的權利。“公正”,是在尊重每個公民自由平等權利的基礎上,通過一定制度性的安排,調節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保障全體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法律等方面權利的公平。“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
3.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準則。這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涵的提練,覆蓋著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和踐行的主體。“愛國”是公民對國家應有的態度,公民應該自覺報效祖國,以振興中國為己任。“敬業”是公民對待工作的態度,是公民的職業行為準則。“誠信”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應保持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友善”要求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和睦相處。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方式
1.網絡媒體
網絡媒體是一種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以信息傳播為目的,通過寬帶、無線通信、衛星傳輸的方式,按照新聞信息傳播的流程,形成的媒體交互、信息共享的信息傳播平臺。現今社會網絡普及,論壇、貼吧、微博等成為政策、報告和言論等傳播的重要陣地,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的重要渠道。可以利用各種社交軟件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平臺,使廣大網民在上網的過程中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2.新聞媒體
新聞媒體包括紙質媒體和電子媒體兩種。政府可以利用新聞媒體的各種形式,滲透式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可以運用新聞媒體營造積極的輿論環境,給受教育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直接地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國家儀式
國家儀式,是由國家政府部門主導的制度化和程式化活動,它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價值觀念、時代精神等元素的儀式化表達,其形式包括國家典禮、紀念儀式、傳統節日以及各種社會習俗。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材編寫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王 晶.網絡媒體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式與機制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4.
[3]宋增偉,周 棟,李 康.試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原則與傳播方式[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1):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