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勁廷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迅速發展與壯大,高等職業院校招生量不斷增加,很多院校面臨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難開展的難題。文章對這一狀況及其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一、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于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在此次會議中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的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思想教育的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國家建設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資源之一,因此,高職院校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培養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素質高的學生十分有必要。
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及成因
1.外部因素
第一,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各種開放性社會文化思潮不斷涌現,對人們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產生了巨大沖擊。高職院校學生入校后對新事物萌發好奇心,且會受到新媒體及諸多外部因素如網吧、酒吧等的誘惑及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在人生觀、信念和理想追求上缺乏正確、理性認識,從而導致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難開展、難實施、難落實。
第二,學校本身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認識不到位、不夠徹底,且教育教學方法陳舊,沒有根據各年齡段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沒有與時俱進更新教育教學方法,因此,在疏于正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況下,一些扭曲或錯誤的輿論或價值導向使得部分高職院校學生過分崇尚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懷疑態度。
2. 內部因素
第一,現如今的高職院校中有不少學生成長于“龍子鳳女”的家庭環境,有不少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生活方式大多時候較為自我,父母及長輩的寵溺導致這些學生在生活上仍對家長有較強的依賴性,在思想上無法獨立。表現為對未來沒有明確的規劃,缺乏主見,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
第二,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普遍較低,許多學生甚至屬于“雙差學生”(基礎成績差、學習品質差)。或許是因為曾經的高考失敗使他們陷入心情失落、自卑甚至自暴自棄的創傷和陰影中,對家庭、社會和自我期望值不高。進入高職學校以后,陡然沒有為應試而學的強大動力和壓力,他們更是飄飄然、茫茫然、昏昏然,處于一種“得過且過”的常規性狀態。
三、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1. 創新和改變教育教學方法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新形式,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的形成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因此,教師要創新或改變工作方法,以適應新媒體時代需要,應改變傳統的說教模式,做到因材施教。
2.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和文化氛圍,使其健康發展;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抓好學生的紀律觀念和集體觀念教育,培養優良的班風和校風,引導學生以積極心態學習,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3. 加強學生政治能力素質教育和培養
生活在當今社會意識形態多元化的世界,要加強學生政治能力素質教育和培養,必須深入開展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堅持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提高學生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教師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將他們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紅革.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維模式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2]季海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